- 年份
- 2024(11252)
- 2023(16207)
- 2022(13415)
- 2021(12796)
- 2020(11017)
- 2019(25555)
- 2018(25217)
- 2017(48523)
- 2016(26454)
- 2015(30347)
- 2014(30180)
- 2013(30185)
- 2012(27639)
- 2011(24741)
- 2010(25140)
- 2009(23994)
- 2008(24528)
- 2007(22429)
- 2006(19597)
- 2005(18345)
- 学科
- 济(116726)
- 经济(116606)
- 业(102567)
- 管理(93812)
- 企(91186)
- 企业(91186)
- 方法(56098)
- 数学(46673)
- 数学方法(46048)
- 财(36781)
- 农(33302)
- 业经(32308)
- 中国(31090)
- 制(27009)
- 务(26199)
- 财务(26130)
- 财务管理(26079)
- 企业财务(24709)
- 贸(23922)
- 贸易(23905)
- 易(23291)
- 农业(22343)
- 银(20905)
- 银行(20880)
- 技术(20445)
- 理论(20251)
- 行(19854)
- 和(19727)
- 策(19363)
- 划(18850)
- 机构
- 学院(385885)
- 大学(383743)
- 济(168026)
- 经济(164714)
- 管理(156556)
- 理学(132079)
- 理学院(130756)
- 管理学(128793)
- 管理学院(128049)
- 研究(125899)
- 中国(106399)
- 京(81798)
- 财(81540)
- 科学(72415)
- 所(64176)
- 财经(63550)
- 农(62515)
- 江(59653)
- 中心(59064)
- 经(57813)
- 研究所(57346)
- 业大(52684)
- 北京(52565)
- 经济学(51308)
- 农业(49137)
- 财经大学(47113)
- 州(47106)
- 经济学院(46294)
- 范(44756)
- 院(44535)
- 基金
- 项目(241712)
- 科学(191425)
- 基金(177767)
- 研究(177564)
- 家(153417)
- 国家(152133)
- 科学基金(132108)
- 社会(113896)
- 社会科(108094)
- 社会科学(108063)
- 省(92765)
- 基金项目(92489)
- 自然(85351)
- 自然科(83477)
- 自然科学(83457)
- 自然科学基金(82071)
- 教育(81637)
- 划(77710)
- 资助(75251)
- 编号(71574)
- 成果(57472)
- 部(54905)
- 重点(53799)
- 创(52280)
- 发(50959)
- 课题(48620)
- 创新(48301)
- 教育部(47514)
- 国家社会(47448)
- 业(47393)
- 期刊
- 济(191320)
- 经济(191320)
- 研究(117306)
- 中国(79246)
- 财(68597)
- 管理(64274)
- 农(56642)
- 学报(52780)
- 科学(52002)
- 融(44429)
- 金融(44429)
- 大学(40885)
- 学学(38479)
- 农业(38162)
- 技术(36523)
- 教育(34950)
- 财经(32920)
- 经济研究(30753)
- 业经(30697)
- 经(28335)
- 业(25389)
- 问题(24375)
- 技术经济(22658)
- 贸(22204)
- 统计(20691)
- 国际(20070)
- 世界(20044)
- 财会(19039)
- 策(18957)
- 商业(18625)
共检索到598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平 孔杰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购主体多数是我国的龙头企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来自企业内部,区位选择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规模将迅速扩大,"国家领军型"企业将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角。但是,短期内"纯市场"型的跨国并购不会全面爆发。我国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化解国际政治风险、企业规模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风险管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速建 刘建丽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的核心内容。进入模式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绩效。传统的经济学选择模型都是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构筑"成本一收益"分析框架,这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有一定指导意义;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多数企业还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它们进入海外市场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必须考虑特定战略动因的实现。针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构造了一个分层次树型选择模型和动态的多目标进入模式决策模型.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有所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俞锋 池仁勇
在常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国际律师协会(IBA)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基于律师实务而做出的"法律风险"定义纳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研究。以"吉利-沃尔沃并购案"为案例对象,运用风险矩阵和Borda序值评价和分析了并购双方的7个法律风险识别因素,即国别风险、行业风险、并购方式风险、组织形式与上市地风险、主营业务风险、采购以及销售行为发生地风险、企业管理行为风险,总结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法律风险防控的"浙江模式"。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中心,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跨国并购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并购融资 法律风险 风险防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宁宁 杜晓君
基于组织污名视角并结合组织合法性理论与资源基础观,采用2006—2015年间中国企业对特定东道国首次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t回归分析法探究组织污名对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分析母国地区制度环境和企业所有制性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污名对中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组织污名的存在使得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而母国地区制度环境强化了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所有制性质对上述负效应具有弱化作用。
关键词:
组织污名 合法性门槛 独资 合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崇 蔡婷婷 孔蕤
新兴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与绩效研究中交易成本视角、制度基础视角的相互补充与完善。论文在整合这两种理论视角相关变量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进入模式及其对市场绩效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研究后发现:交易成本视角与制度基础视角的相关假设得到了部分印证;整合两种视角理论要素的检验模型提高了中国企业战略选择预测的有效性,符合两种视角一致性要求的进入模式选择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有着创新绩效提升的现实意义。总体来看,中国企业尚处于早期规模经济、低水平经验积累的国际化初级阶段,规模经济对创新投入转化积极,学习曲线效应还未体现,私营企业在市场扩张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文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一段渐进式的主要是内向化的跨国经营后,正面临由内向化向外向化、由非股权性向股权性跨国经营的转型。这一转型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们同时要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想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来自于目标国和母国,以及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的语言文化、法律习俗、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和风险。
关键词:
跨国经营 转型 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宝
一、跨国并购风险与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所谓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就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并购项目的复杂性以及并购方自身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跨国并购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运用制度因素和组织学习的经典理论,根据制度约束和国际经验,就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模式提出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对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的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中国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越强,FDI时越倾向于合资,而企业的国际经验越丰富,FDI时越倾向于并购的结论。同时,还揭示出一系列在制度转型和加速国际化背景下,影响企业选择并购和合资的宏微观层面的特定因素。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跨国并购 制度约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伟 古广东
从总体规模、分布结构、并购动机、方式与效应等角度入手,考察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向作了前瞻性预期。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跨国并购 现状 趋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宝
TCL与明基的欧洲并购给中国企业提出了警示,即文化差异是跨国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进行文化整合的明智策略,就是正确选择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模式。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探索阶段、碰撞阶段、磨合阶段、创新阶段,各个阶段文化整合工作的侧重点和具体措施也不同。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文化整合 模式 路径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宁
如何有效实现跨国并购,无论是对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完善外资并购税收立法、建立短期与长期的财务预警系统、重视无形资产的作用、正确进行国际融资战略设计、建立科学的评估定价体系等。
关键词:
跨国并购 财务风险 融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瑜洁
本文通过对中国吉利集团跨国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整合过程的案例研究,揭示出中国企业在并购全球领先企业时的一种有效整合方式:并购双方应维持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独立性,以保护被并购全球领先企业的品牌价值,降低文化冲突,减少企业间调和成本;并积极地融合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球规模化生产以及基础资源共享,追求整合的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并购交易完成后迅速、简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组织间交流机制的确立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整合模式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瑜洁
本文通过对中国吉利集团跨国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整合过程的案例研究,揭示出中国企业在并购全球领先企业时的一种有效整合方式:并购双方应维持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独立性,以保护被并购全球领先企业的品牌价值,降低文化冲突,减少企业间调和成本;并积极地融合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球规模化生产以及基础资源共享,追求整合的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并购交易完成后迅速、简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组织间交流机制的确立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整合模式 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