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7)
- 2023(17431)
- 2022(14432)
- 2021(13629)
- 2020(11678)
- 2019(27059)
- 2018(26809)
- 2017(51051)
- 2016(27634)
- 2015(31353)
- 2014(31093)
- 2013(30780)
- 2012(28183)
- 2011(25271)
- 2010(25275)
- 2009(23690)
- 2008(23742)
- 2007(21135)
- 2006(18148)
- 2005(16553)
- 学科
- 济(122146)
- 经济(122022)
- 业(101200)
- 管理(91437)
- 企(90011)
- 企业(90011)
- 方法(58510)
- 数学(49074)
- 数学方法(48355)
- 财(35662)
- 农(35198)
- 业经(33537)
- 中国(31255)
- 务(25363)
- 财务(25298)
- 财务管理(25253)
- 农业(24161)
- 企业财务(23917)
- 贸(23524)
- 贸易(23508)
- 制(23239)
- 易(22936)
- 技术(21460)
- 理论(20984)
- 和(20476)
- 学(20191)
- 地方(19731)
- 策(19045)
- 划(18895)
- 银(17282)
- 机构
- 学院(400227)
- 大学(396470)
- 济(171321)
- 经济(168166)
- 管理(160760)
- 理学(138783)
- 理学院(137407)
- 管理学(135032)
- 管理学院(134295)
- 研究(129330)
- 中国(102102)
- 京(83105)
- 财(78233)
- 科学(77264)
- 农(65610)
- 所(64636)
- 财经(62663)
- 中心(60123)
- 江(59097)
- 研究所(58437)
- 业大(57837)
- 经(57063)
- 经济学(52376)
- 北京(52326)
- 农业(51701)
- 范(47741)
- 经济学院(47309)
- 师范(47245)
- 州(46620)
- 院(46438)
- 基金
- 项目(264735)
- 科学(210548)
- 基金(195087)
- 研究(192458)
- 家(169769)
- 国家(168357)
- 科学基金(146435)
- 社会(123621)
- 社会科(117393)
- 社会科学(117359)
- 省(102621)
- 基金项目(102312)
- 自然(95517)
- 自然科(93431)
- 自然科学(93407)
- 自然科学基金(91785)
- 教育(89225)
- 划(86044)
- 资助(81232)
- 编号(77234)
- 成果(61314)
- 部(59340)
- 重点(59310)
- 创(57182)
- 发(56428)
- 创新(52928)
- 课题(52406)
- 国家社会(51912)
- 教育部(51279)
- 科研(51045)
- 期刊
- 济(185444)
- 经济(185444)
- 研究(113439)
- 中国(74608)
- 财(64358)
- 管理(63346)
- 农(59761)
- 学报(57854)
- 科学(56227)
- 大学(45052)
- 学学(42651)
- 农业(40931)
- 技术(39014)
- 教育(37701)
- 融(35404)
- 金融(35404)
- 财经(31446)
- 业经(31007)
- 经济研究(30421)
- 经(27149)
- 业(25121)
- 问题(24403)
- 技术经济(22726)
- 统计(21627)
- 贸(21130)
- 策(19937)
- 世界(19321)
- 商业(18525)
- 财会(18446)
- 现代(18344)
共检索到58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跨国交易案例和金额大幅增加,交易模式呈多样化变动特征。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采用连续指标"纵向一体化水平"以反映企业交易模式的动态变动特征,选取2000~2010年跨国交易比较频繁的30家代表性企业,综合分析了跨国交易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跨国交易模式选择对企业绩效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企业选择交易模式是动态变动的过程,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支持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主要假说,但绩效分析的回归结果不完全支持交易成本经济学假说。研究认为,当我国企业选择跨国交易模式时,应采用"成本+绩效"的动态分析模式,并且应该关注中国跨国企业的主体特征,例如,国有企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元钊
本文利用2009~2013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通过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跨国并购中,中国企业并非"风险偏好型",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呈现出负的显著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资本缺乏型的发展中国家其投资会流向资本充裕型的发达国家。同时,东道国(地区)经济波动情况、市场潜力、信息化程度、工资水平也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政治风险 跨国并购 负二项回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强 李志翠
运用经济学和博弈论相关理论建立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影响我国企业在中亚国家跨国经营的市场因素、成本因素与税收因素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我国企业在中亚跨国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亚 投资 区位选择模型 跨国经营 税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冬梅 杨义 贾宪洲
从文化差异、交易成本和投资动因3个方面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选择路径进行了分析,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和逻辑回归方法对中、德投资者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投资者选择的FDI进入模式和经营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并购和合资模式下的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以及绿地投资和独资模式下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增加。指出:企业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内、外部交易成本进行权衡,结合FDI的投资动因正确选择投资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运用制度因素和组织学习的经典理论,根据制度约束和国际经验,就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模式提出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对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的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中国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越强,FDI时越倾向于合资,而企业的国际经验越丰富,FDI时越倾向于并购的结论。同时,还揭示出一系列在制度转型和加速国际化背景下,影响企业选择并购和合资的宏微观层面的特定因素。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跨国并购 制度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宝
TCL与明基的欧洲并购给中国企业提出了警示,即文化差异是跨国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进行文化整合的明智策略,就是正确选择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模式。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探索阶段、碰撞阶段、磨合阶段、创新阶段,各个阶段文化整合工作的侧重点和具体措施也不同。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文化整合 模式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桥 崔新健
经济全球化促进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转移的过程;能否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与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跨国经营的成败。本文从中国企业角度入手,探讨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的路径、过程及关键环节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知识转移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跨国经营 知识转移 转移路径 转移环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文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一段渐进式的主要是内向化的跨国经营后,正面临由内向化向外向化、由非股权性向股权性跨国经营的转型。这一转型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们同时要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想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来自于目标国和母国,以及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的语言文化、法律习俗、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和风险。
关键词:
跨国经营 转型 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元钊
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The 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CGIT)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人类发展水平、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道国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正的显著影响,政治风险指数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负的显著影响,表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虽然是风险偏好型,但多会选择人类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分样本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人类发展水平影响更大,而工程项目投资则更多的是受政治风险影响,这一发现对中国
关键词:
人类发展指数 政治风险 对外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元钊
本文利用"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The 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CGIT)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人类发展水平、政治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道国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正的显著影响,政治风险指数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负的显著影响,表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虽然是风险偏好型,但多会选择人类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分样本来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人类发展水平影响更大,而工程项目投资则更多的是受政治风险影响,这一发现对中国企业的"二元性"投资行为有较强的解释作用。同时,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率以及经济自由度等均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人类发展指数 政治风险 对外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昕 牛蕊
文章利用2003~2009年中国对40个国家的投资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对投资与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既存在互补关系,也存在替代关系,且对外直接投资对零部件贸易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体现出中国企业正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融入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并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鹿
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何种进入模式直接关系到技术获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高层管理者认知—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选择分析框架,识别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技术寻求类型、企业规模、产业变革程度4个影响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假设命题。通过对康希诺生物、鹦鹉乐器和天津药业三家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企业倾向于决策与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技术寻求类型的差异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规模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处于产业变革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组织弹性大的进入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平 孔杰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购主体多数是我国的龙头企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来自企业内部,区位选择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规模将迅速扩大,"国家领军型"企业将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角。但是,短期内"纯市场"型的跨国并购不会全面爆发。我国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化解国际政治风险、企业规模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风险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文章以2005年~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为分析对象,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企业规模与利润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正相关,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利润会增加。同时,文章也对企业规模变量与企业利润变量进行了协整分析,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企业规模每增加10 000元,企业利润增加116元。文章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企业不断扩大规模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
面板数据 协整检验 企业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卓 刘杨 陈永清
本文以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环境为背景,尝试建立了一个针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最优国际化战略选择问题的内生性模型,考察要素禀赋优势、贸易成本、市场容量以及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等因素对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经营环境和国际化诱因的不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尽管基本遵循跨国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般原则,但是并不能照搬发达市场环境下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跨国公司 国际化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