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6)
- 2023(8749)
- 2022(6924)
- 2021(6441)
- 2020(5499)
- 2019(12444)
- 2018(12119)
- 2017(23332)
- 2016(12355)
- 2015(14079)
- 2014(13684)
- 2013(13886)
- 2012(12644)
- 2011(11195)
- 2010(11180)
- 2009(10875)
- 2008(11191)
- 2007(9915)
- 2006(8733)
- 2005(8288)
- 学科
- 业(76343)
- 企(72949)
- 企业(72949)
- 济(66002)
- 经济(65923)
- 管理(57742)
- 方法(30310)
- 财(26079)
- 业经(25463)
- 数学(22961)
- 数学方法(22911)
- 务(21554)
- 财务(21551)
- 财务管理(21535)
- 企业财务(20536)
- 农(20509)
- 中国(16567)
- 技术(15275)
- 农业(15099)
- 策(13863)
- 制(13803)
- 划(13178)
- 贸(13071)
- 贸易(13063)
- 易(12833)
- 和(12128)
- 企业经济(11973)
- 体(11652)
- 经营(11336)
- 体制(10551)
- 机构
- 学院(188436)
- 大学(183395)
- 济(94015)
- 经济(92916)
- 管理(80630)
- 理学(69376)
- 理学院(68843)
- 管理学(68423)
- 管理学院(68066)
- 研究(59227)
- 中国(51436)
- 财(43588)
- 京(37916)
- 财经(35013)
- 经(32098)
- 科学(29975)
- 经济学(29330)
- 所(28638)
- 农(26907)
- 江(26698)
- 经济学院(26564)
- 财经大学(25927)
- 中心(25880)
- 研究所(25392)
- 商学(25028)
- 商学院(24819)
- 北京(24365)
- 经济管理(22752)
- 业大(22247)
- 农业(21060)
- 基金
- 项目(116119)
- 科学(95521)
- 基金(89794)
- 研究(88078)
- 家(75926)
- 国家(75258)
- 科学基金(67676)
- 社会(61434)
- 社会科(58559)
- 社会科学(58547)
- 基金项目(46830)
- 省(42621)
- 自然(41612)
- 自然科(40764)
- 自然科学(40754)
- 自然科学基金(40189)
- 教育(38611)
- 资助(36798)
- 划(34725)
- 编号(33222)
- 业(31080)
- 部(27848)
- 创(27772)
- 国家社会(26759)
- 成果(25505)
- 重点(25327)
- 创新(25025)
- 发(24942)
- 教育部(24779)
- 中国(24573)
- 期刊
- 济(104648)
- 经济(104648)
- 研究(57901)
- 财(38851)
- 管理(35612)
- 中国(33266)
- 农(25722)
- 科学(23218)
- 学报(19478)
- 财经(18742)
- 融(18642)
- 金融(18642)
- 农业(18242)
- 经济研究(17773)
- 业经(17613)
- 技术(17383)
- 大学(16460)
- 经(16272)
- 学学(15899)
- 问题(13628)
- 世界(13237)
- 贸(13117)
- 业(13091)
- 技术经济(12964)
- 财会(11909)
- 国际(11490)
- 会计(10355)
- 现代(10164)
- 教育(9871)
- 经济管理(9238)
共检索到284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璇 白云霞
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股票市场对中国企业IPO定价差异的问题,以及公司声誉对赴美上市企业IPO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可比的企业赴美上市比国内上市拥有更高的IPO发行价格和更低的首日收益率;但是,中概股信任危机使得中国企业的集体声誉受损,从而降低了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的IPO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内市场上IPO发行价格更加偏好企业过去的盈利性,而在美国市场上发行价格则更加侧重企业未来的成长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企业赴美上市和证监会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声誉机制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IPO定价 赴美上市 政府管制 公司声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先治 张晓东
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基本情况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融资涉及到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各个层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和公告板市场(OTCBB)都有中国企业挂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董为众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国内企业走向世界,以此打破国际贸易壁垒,最终促进中国经济的再发展。本文旨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向美国,开拓商机。文章从讨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开始,探讨对应的走出去方式。然后,着重解释在美国注册成立子公司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如选择适当的州和地方以满足其业务拓展的需求。最后,概述了企业在美国注册成立的各种行政程序,如从美国国内收入局获得美国联邦税务号码,州务卿和市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及各州财政部颁发的各种税务识别号码等。希望本文可以作为中国"走出去"企业进入美国的指导,并对其在美国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世新 桂詠评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开放,海外上市对于一些在国内上市无望的中小企业无疑开辟了一条明路。本文着眼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研究,对于目前中国概念股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结合这些原因寻求相关解决方法。对于是否要去美国上市,选择如何的上市方式,上市之后的运作注意点等的探讨对目前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赴美上市 反向并购 IPO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尽管中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阵容奔赴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并且在华尔街刮起了一波又一波强劲的"中国风",然而,伴随着美国监管机构紧追其后的稽查风暴以及纷至沓来的投资人诉讼大潮,中国赴美上市公司随即又陷入到了极其被动的"包剿"与恐慌之中。特别是当一颗又一颗财务造假地雷在"中国概念"身上引爆时,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所遭遇的诚信危机已经变得十分严峻而沉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轶雯
持续了近两年的"三一重工风电项目并购案"终于有了最新进展。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7月15日10点,美国巡回法院判决CFIUS(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和奥巴马政府此前禁止中国三一集团子公司RALLS(罗尔斯公司)在俄勒冈州风电项目的决定违反程序正义,侵犯了中方合法权益。与此同时,RALLS公司还获得了质询对方叫停项目建设相关证据的权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冀承
美国为增加对华经济博弈和谈判的筹码,加速推动外资审查制度的改革,出台《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以强化外资监管。本文以美国外资审查制度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外资审查制度改革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产生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2017年以来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规模显著下滑和投资交易频频受阻。基于此,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积极应对不利影响,应全面了解美国外资审查新制度、加快推动中美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并提前评估赴美投资的法律和监管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天龙 刘向东
在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中国企业在美实施并购和绿地投资的动机多样,或出于公司战略定位上的考量,或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虽然可能会遭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安全审查和来自当地政府、媒体、民众等多方的误解,但只要在美国这个成熟开放的市场上遵照游戏规则办事,找好合作伙伴,加强多方沟通,做到入乡随俗,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投资的风险和挑战就会大大降低,出于国家安全的审查也不会成为投资障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蓉
跨国股权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发展壮大,赴美上市的融资模式被国内大多数小微互联网公司推崇。小微互联网企业能够通过赴美上市在短期内实现快速融资,也暴露出较多问题,主要是因为在赴美上市后融资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加剧了公司的窘境。为了对国内互联网赴美上市的情况做充分的了解,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进行分析,以成功赴美上市的M公司为例,对其上市后的融资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赴美上市后的融资利弊,为后续想要赴美上市的公司提供较高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赴美上市 融资效果 动机 互联网企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檀学文
在中美两国扩大经贸交流背景下,一个中国企业赴美捕捞淡水鱼项目对双方消费者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互利多赢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经营模式的特征及其对资源合理利用、产品开发、经贸关系促进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支持项目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经贸关系 淡水鱼 双边投资协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双燕
以沃顿研究数据服务(WRDS)、发行美国存托凭证(ADR)的存托银行官方网站为主要数据来源,搜集了1996-2011年间通过ADR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样本,实证研究了交叉上市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对比交叉和非交叉上市企业两组样本发现,在上市后的十年里,两组样本盈余调低趋势明显,越是非交叉上市的企业,其盈余管理幅度就越大,且是否交叉上市变量对上市当年的盈余管理影响最为显著,控制上市所在地与企业总部所在地后的结果整体稳健。
关键词:
交叉上市 盈余管理 美国存托凭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燕 阙紫康
2004~2007年我国内地57家中小企业以IPO方式在纽交所和NASDAQ上市。本文收集整理了这批企业的招股说明书、交易数据等资料,数据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这批企业的主营业务、IPO、市场表现、上市前财务状况等具体情况,从多个层面反映出了中美两国证券市场制度安排、市场运行特点的差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詹浩勇 陈成
近年来,我国在美国上市公司遭遇集体诉讼案件不断上升,不仅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影响了企业形象,对持续融资造成了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中国企业难以适应美国集体诉讼制度与严格的证券监管法规,与美国企业存在着管理和文化上的差异,同时也受到了美国资本市场投机力量的冲击。对此,我国企业一方面应立足于主动防范,改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降低被诉讼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采取积极可行措施减少诉讼损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颖博 徐阳
本文在介绍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不同上市板块的准入标准和后续义务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在德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数量变化、行业分布、交易类型和板块选择进行分析,发现上市成本是多数中国企业选择德国上市的主要原因。同时,以在德国欧盟监管市场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就该类企业上市前后的业绩对比和市场反应进行了综述,并选择三家典型企业展开了案例分析。文章针对中国公司德国上市困局,形成了包括科学甄别民营企业、形成资本市场比较优势以及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市场规则和企业制度在内的几点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屈源育 吴卫星 沈涛
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借壳上市数据检验了影响中国企业上市路径选择的因素。以往文献发现较差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借壳上市而不是IPO上市,然而本文发现中国借壳上市的企业无论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业绩表现均显著好于IPO企业,即更好的企业选择了借壳上市而不是IPO上市。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这些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原因。本文发现选择借壳上市的企业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在IPO管制下,借壳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更快上市缓解融资约束,同时有效利用市场择时降低上市成本。最后,本文排除了会计信息质量、信息不对称等其他对企业上市选择的竞争性解释。面临融资约束的优质企业选择借壳而不是IPO上市,说明中国现行的IPO审批制度对企业上市的筛选是缺乏效率的。
关键词:
IPO借壳上市 市场管制 融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