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8)
2023(14439)
2022(11736)
2021(10804)
2020(9402)
2019(21566)
2018(20961)
2017(40589)
2016(21629)
2015(24524)
2014(24322)
2013(24540)
2012(22789)
2011(20476)
2010(20781)
2009(20200)
2008(19908)
2007(18045)
2006(15684)
2005(14661)
作者
(61900)
(51461)
(51449)
(49070)
(32987)
(24583)
(23584)
(19977)
(19696)
(18427)
(17650)
(17265)
(16714)
(16197)
(16106)
(16029)
(15346)
(15153)
(15024)
(14666)
(12683)
(12568)
(12520)
(11720)
(11675)
(11610)
(11445)
(11341)
(10400)
(10196)
学科
(101007)
经济(100898)
(90649)
(80205)
企业(80205)
管理(74052)
方法(46532)
数学(37952)
数学方法(37730)
中国(32543)
(32143)
业经(31109)
(30738)
(29089)
金融(29087)
(28126)
银行(28102)
(27129)
(24769)
(23503)
财务(23479)
财务管理(23441)
企业财务(22224)
农业(21704)
(20580)
贸易(20564)
(20109)
技术(18331)
地方(17220)
(17030)
机构
学院(318670)
大学(315271)
(146679)
经济(144108)
管理(127391)
理学(108199)
理学院(107179)
管理学(105923)
管理学院(105319)
研究(104714)
中国(93237)
(70024)
(65712)
科学(58333)
财经(55512)
(52478)
(52462)
(50465)
中心(50281)
(47663)
研究所(47090)
经济学(46555)
业大(42464)
经济学院(42280)
北京(41999)
农业(41304)
财经大学(41163)
(38143)
(36743)
商学(36283)
基金
项目(200188)
科学(159679)
研究(148964)
基金(148933)
(127577)
国家(126461)
科学基金(110062)
社会(98679)
社会科(93733)
社会科学(93710)
基金项目(77934)
(76434)
自然(68559)
自然科(67036)
自然科学(67017)
教育(66608)
自然科学基金(65947)
(63401)
资助(61637)
编号(59069)
成果(47189)
(46073)
(44712)
重点(44711)
(43556)
(42188)
国家社会(41932)
创新(41143)
教育部(40121)
课题(39717)
期刊
(161921)
经济(161921)
研究(98848)
中国(61294)
(57780)
管理(49793)
(48927)
(48127)
金融(48127)
科学(41977)
学报(41877)
大学(32631)
农业(32484)
学学(31164)
财经(28723)
技术(27985)
经济研究(26426)
业经(26110)
(24721)
教育(22891)
问题(21168)
(20342)
(19204)
技术经济(19140)
世界(17497)
国际(17143)
财会(16003)
统计(15677)
理论(15402)
现代(15382)
共检索到489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是中国企业融资的主体。在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融资的过程中 ,由于非对称信息和政府行政干预的存在 ,导致了国有银行债务约束软化及国有企业融资成本和破产成本约束软化 ,使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得以生成并转嫁给国有银行 ,产生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问题。据此 ,笔者认为 ,应通过降低融资过程中的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解决上述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在企业向银行融资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政府行政干预导致的银行债务约束和企业融资成本约束软化,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进而产生拖欠债务的纳什均衡(融资风险生成与转嫁),出现巨额的银行不良资产。因此,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本途径在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硬化银行债务约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秀林   穆争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中国企业融资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在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融资的过程中 ,由于非对称信息和政府行政干预的存在导致了国有银行债务约束软化及国有企业融资成本和破产成本约束软化 ,出现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 (融资风险生成与转嫁 )的问题。因此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降低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阳  胡怡建  
在经济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纳税义务人并不是税收承担者,纳税人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转移税收负担。所谓税收转嫁就是纳税人不实际负担政府课于他们的税收,而通过购入或卖出产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承担的过程。税负归宿是税收转嫁过程的终点,是指税收负担者无法将其负担再转嫁到其他人身上,而最后由自己来负担的状况。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晓英  
通过资产负债率、负债结构、股权融资额、债务融资额、股东权益比率等一些重要的量化指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的严重问题——股权融资畸重、债务融资畸轻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注重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先治  张晓东  
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基本情况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融资涉及到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各个层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和公告板市场(OTCBB)都有中国企业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苏林  王玥  
跨国并购往往伴随大规模融资需求。本文分析了跨国并购趋势和中国企业并购融资基本情况,深入探讨了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做好跨国并购融资,从路径、市场、金融机构作用和企业内部提升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付代红  王丛  
融资渠道和支付方式的选择是海外并购中至关重要的财务决策。资本市场不够成熟、银行信贷规模有限等因素导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渠道狭窄、支付方式单一,进而影响了海外并购的效益。文章在分析上述现状及其根源的基础上,从资本市场的完善、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支付方式的创新等层面提出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支付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萌  戴慧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历史机遇及融资风险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对外合作重点,通过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加快投资便利进程、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等内容,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贸易交流活动。目前,我国各省已积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晓莉  
本文主要阐述企业风险的非保险转嫁,非保险转嫁的选择与实施问题,以及采用非保险转嫁的优点和局限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祥荣  胡赛  
文章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贸易方式中企业出口比重变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2)低生产率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实证研究采用海关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假设。中国出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比重的边际调整来最大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得失,因此若想通过"出口学习效应"更快成长,政府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松解融资约束和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祥荣  胡赛  
文章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贸易方式中企业出口比重变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2)低生产率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实证研究采用海关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假设。中国出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比重的边际调整来最大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得失,因此若想通过"出口学习效应"更快成长,政府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松解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燕  崔喜君  
基于融资的新视角,本文运用192家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FDI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更为依赖外源融资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合资民营企业和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融资缓解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当地融资则加剧了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困境;对合资民营企业而言,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商直接投资,而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融资约束的缓解则主要依赖于金融市场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