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5)
2023(18672)
2022(15244)
2021(14188)
2020(11945)
2019(27176)
2018(26517)
2017(50377)
2016(26748)
2015(30280)
2014(30067)
2013(29782)
2012(27527)
2011(24661)
2010(24604)
2009(23218)
2008(22998)
2007(20442)
2006(17731)
2005(16222)
作者
(76471)
(64170)
(63941)
(60996)
(40997)
(30585)
(29005)
(24912)
(24350)
(22709)
(21900)
(21480)
(20398)
(20104)
(19876)
(19734)
(19083)
(18830)
(18475)
(18420)
(15908)
(15677)
(15529)
(14745)
(14529)
(14357)
(14112)
(13896)
(12776)
(12750)
学科
(135481)
经济(135350)
(97824)
管理(89595)
(86342)
企业(86342)
方法(56096)
数学(46568)
数学方法(46091)
(36266)
(35418)
业经(35400)
中国(32745)
地方(25698)
农业(25374)
(24672)
财务(24626)
财务管理(24584)
(23417)
(23396)
企业财务(23300)
(22917)
贸易(22903)
(22268)
(21026)
技术(20857)
理论(19841)
(19200)
(19022)
环境(18569)
机构
学院(396682)
大学(392399)
(178495)
经济(175348)
管理(157236)
理学(135031)
理学院(133676)
管理学(131810)
研究(131511)
管理学院(131045)
中国(102676)
(81075)
(80165)
科学(76260)
(65222)
财经(64282)
(62641)
中心(60342)
研究所(58814)
(58736)
(58383)
经济学(55595)
业大(54308)
北京(50915)
经济学院(49995)
农业(49142)
(48228)
师范(47794)
财经大学(47353)
(46826)
基金
项目(258251)
科学(206161)
研究(191112)
基金(190587)
(164307)
国家(162911)
科学基金(141865)
社会(125678)
社会科(119296)
社会科学(119267)
基金项目(100115)
(100072)
自然(89382)
自然科(87351)
自然科学(87326)
教育(87189)
自然科学基金(85823)
(83075)
资助(77474)
编号(76277)
成果(60712)
(58229)
重点(57843)
(56774)
(55896)
国家社会(53152)
课题(51789)
创新(51730)
教育部(50622)
人文(49607)
期刊
(201382)
经济(201382)
研究(117130)
中国(72114)
(65542)
管理(61889)
(57982)
学报(54632)
科学(53859)
大学(42465)
学学(40356)
农业(39790)
技术(37335)
(35407)
金融(35407)
教育(34236)
财经(32989)
经济研究(32934)
业经(32400)
(28570)
问题(26171)
(23497)
技术经济(23269)
(22078)
世界(20752)
统计(20639)
(18954)
国际(18932)
现代(18617)
商业(18616)
共检索到591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继翔  刘方健  
中国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节能减排,但节能减排会增加企业成本导致推行难度很大。文章分析了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经济学动因,并从博弈论视角解读节能减排能顺利实施的保障因子。文章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用市场机制引导转型、建立严厉的奖惩机制才是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根本关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建新  
本文分析了钢铁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的意义,总结了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成效,提出了我国钢铁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路: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优化调整企业用能结构;充分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实施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降低企业铁钢比;推进污染物治理;开发和使用节能减排技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白聪  
作为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企业要素升级、重塑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其能否进一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而且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构优化,实现节能减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节能减排效果受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在外部环境上,无论是环境规制强度的加大,还是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均会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节能减排效果;在内部环境上,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也能强化数字化转型对其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这对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节能减排的协同发展有所启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进先  
企业技术化技术企业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根本途径刘进先科技与经济结合,受多种因素制约,归根结底,受需求与供给制约。既定的生产结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决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速度和规模。我国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症结在于,一是市场晚育,企业技术经营机制没形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士杰  
能源生产的经济学评价能使能源结构向清洁化及与环境保护协调的方向调整,这有助于加快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首先分析了能源生产的经济学评价对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及必要性;然后给出了包括指标体系、计算方法体系与优化方法体系的能源生产的经济学评价体系;基于上述体系,采取征收环境税的形式来实现外部成本的内在化,对几种不同能源的效后发电成本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煤炭是经济性最差的能源选择,节能减排应首先从减少煤炭的开采与生产着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左林甫  毛运意  
本文通过介绍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我国目前的减排困境,初步分析了减排的可行性路径。借助数学模型,把减排的边际成本作为主要衡量指标,比较分析了各路径的经济绩效,并指出,碳排放指标交易市场上排放指标的均衡价格实质上就是减排的机会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敏  温宗国  杜鹏飞  
为了评估我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途径及其潜力,应用AIM/enduse模型建立基于水泥行业生产过程和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自底向上分析模型,围绕生产效率提高、结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设置了4种减排途径情景,对水泥行业2010-2030年间的能源消耗量和CO_2排放量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产品需求是影响水泥行业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的主要原因;与基准情景相比,3种节能减排方案均可降低水泥行业能耗和CO_2排放量,累计最大可实现0.41亿t标准煤节能潜力与2 66亿1 CO_2减排潜力;2010-2020年节能减排效果主要通过提高能效与结构调整,但总体节能减排潜力空间较为有限,而节能减排技术推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代应  宋寒  蒲勇健  
为了分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监测部门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过程中的博弈,假设博弈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建立了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在各自不同的策略选择时的成本和收益模型,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博弈双方的稳定性策略。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改造成本和通过技术改造后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政府对企业是否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奖励和惩罚,以及环境主管部门的重视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金林  
深化改革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倪金林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从我们安庆市金属材料公司这些年的发展情况看,只有坚持改革,不断创新,企业才有活力,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形成了32个项目的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问卷,再对江西和江苏两省300家企业进行调查,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由4个维度(14个项目)构成,分别是:持续发展支持度、政府支持度、绩效支持度和社会环境支持度,这4个因子共解释了支持度感知总变异的81.26%。最后通过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计算得出各因子与总分的α系数在0.807~0.919之间,分半信度在0.813~0.921之间,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各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证实了该问卷构想效度的合理性。将企业个体特征作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的前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证实了企业节能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湘莲  陆敏  李岩岩  
节能减排的动力主要来自微观主体的企业,但节能减排自身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又让企业缺乏行动积极性,同时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的非主营业务也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障碍。本文从企业面对高排放和低排放项目的行为选择出发,建立信贷部门与企业的效用函数,基于非合作、合作博弈视角分析不同参数的变化对各自效用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非合作博弈情形下,罚款的边际效率会越来越低;而当企业与信贷部门经理合谋时,罚款不会改变企业高排放概率和金融机构的审查概率;(2)信贷部门经理的管理惰性一方面会诱发较高的企业高排放概率,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放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3)加大失信企业的粉饰成本和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化中  陈晓暾  
本文根据CGE模型的知识建立西安市税收CGE模型,在PM2.5污染严重及西安市企业减排政策效果不明显的背景下,运用CGE模型分析在不影响经济宏观发展的情况下,模拟资源税的改变对能源使用量的影响,以进一步分析对西安市企业PM2.5的减排效果。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资源税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正  官峰  
基于我国的绿色信贷制度背景,依据企业从事碳减排活动的成本、技术、获利途径等因素,本文研究了企业碳减排活动对债权人、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碳减排活动有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我国的绿色信贷政策发挥了作用;但是,碳减排活动越多的企业,其公司价值越低,表明企业的碳减排活动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抵触。根据我国的制度背景和经验证据,我们建议金融机构继续履行绿色信贷职责,支持并监督企业的碳减排活动;政府管理部门可通过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增加企业碳减排补贴的范围和标准来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彦宇  吴之雄  
文章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制度障碍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利用WIND资讯2004-2010年海外并购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正式性制度约束会通过产业保护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非正式性制度约束不仅能单独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并且能通过并购经验对正式性制度约束产生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