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0)
- 2023(15958)
- 2022(13543)
- 2021(12775)
- 2020(10787)
- 2019(24818)
- 2018(24305)
- 2017(46513)
- 2016(25042)
- 2015(28236)
- 2014(28056)
- 2013(28056)
- 2012(25605)
- 2011(23008)
- 2010(22792)
- 2009(21386)
- 2008(21177)
- 2007(18547)
- 2006(16322)
- 2005(14792)
- 学科
- 济(110251)
- 经济(110130)
- 业(95953)
- 企(86977)
- 企业(86977)
- 管理(86697)
- 方法(50515)
- 数学(40692)
- 数学方法(40279)
- 业经(32937)
- 财(32094)
- 农(31554)
- 中国(29274)
- 务(23234)
- 财务(23166)
- 财务管理(23141)
- 农业(22105)
- 企业财务(21920)
- 技术(21440)
- 制(20768)
- 贸(20494)
- 贸易(20479)
- 和(20254)
- 易(19966)
- 学(19575)
- 理论(19098)
- 地方(19022)
- 划(18317)
- 策(17819)
- 环境(16757)
- 机构
- 学院(364903)
- 大学(363954)
- 济(153019)
- 管理(150621)
- 经济(150090)
- 理学(129833)
- 理学院(128511)
- 管理学(126655)
- 管理学院(126000)
- 研究(121640)
- 中国(94567)
- 京(78827)
- 科学(74127)
- 财(68665)
- 所(60698)
- 农(58332)
- 财经(55294)
- 研究所(55262)
- 中心(54119)
- 业大(53086)
- 江(52446)
- 经(50500)
- 北京(50298)
- 农业(45745)
- 经济学(45466)
- 范(44776)
- 师范(44393)
- 院(44348)
- 州(42256)
- 经济学院(41056)
- 基金
- 项目(246072)
- 科学(195130)
- 研究(181110)
- 基金(180209)
- 家(156487)
- 国家(155175)
- 科学基金(134559)
- 社会(115393)
- 社会科(109499)
- 社会科学(109471)
- 基金项目(95323)
- 省(94567)
- 自然(87111)
- 自然科(85134)
- 自然科学(85112)
- 自然科学基金(83647)
- 教育(81362)
- 划(79284)
- 资助(74428)
- 编号(72499)
- 成果(57744)
- 部(54682)
- 重点(54474)
- 创(53027)
- 发(52307)
- 课题(49382)
- 创新(48905)
- 国家社会(47848)
- 教育部(46937)
- 科研(46553)
- 期刊
- 济(168700)
- 经济(168700)
- 研究(108068)
- 中国(68275)
- 管理(59660)
- 财(54497)
- 学报(53535)
- 农(52991)
- 科学(52395)
- 大学(41124)
- 学学(38686)
- 农业(37542)
- 教育(35102)
- 技术(33899)
- 融(30006)
- 金融(30006)
- 业经(28145)
- 财经(27388)
- 经济研究(26861)
- 经(23568)
- 业(22593)
- 问题(21760)
- 技术经济(20746)
- 科技(19059)
- 现代(17707)
- 贸(17616)
- 图书(17300)
- 世界(17238)
- 理论(17028)
- 资源(16580)
共检索到538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德方
文章简要论述了开展企业科技竞争力评价的意义,以及目前评价企业科技竞争力所采用的方法和模型。在分析不同评价方法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事实型数据的、开放性的中国企业科技竞争力评价系统,并提出数据与评价体系的分层结构,为建立客观、公正、多维度的中国企业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提出新的视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关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春友,南方
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系统研究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研究所武春友南方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是竞相争夺市场之争。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或者具有抢占现有市场的能力,或者具有创造全新市场的能力。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国平 汪波 程秀平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并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特定能力的有机组合,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是管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我国采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能力的转换过程,我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培育管理能力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继云
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阐述,进一步理清了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而通过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回顾和评述则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框架。
关键词:
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力 研究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蓉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内部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共同作用的产物,传统的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能力和环境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三大要素,对于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企业而言,企业制度应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内生要素之一。从企业制度创新的角度,我们可以从资源、能力和环境三方面着手,培育我国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 核心能力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陈芳
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应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管理制度、雇员管理及企业伦理四要素等15项测度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欧洲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处于强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逐渐增强。统计数据分析还表明,企业软国际竞争力要素及具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大,竞争力的系统性能力比较强。中国企业在管理软国际竞争力方面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比较低下,与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国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些严重影响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飞 全治勇
面对经济全球化,如何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持续竞争 优势的源泉 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面对全球竞争,更要走出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误区,努力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 构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丽红
一)中国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1998年,在《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参评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水平世界排名第24位。按综合可比评价体系纵向比较,中国国际竞争力总水平比1997年提高了3位。在《全球竞争力报告》参评的53个国家和地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关鑫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不可回避、客观存在的事实,面对社会、科技、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中国企业家应该清醒地看到:世界贸易组织协调管理世界经济贸易的重点已发生变化和转移。如:从贸易壁垒向市场壁垒转移;从贸易自由化向要素自由流动转移;从整体自由化向部分自由化转移;从边境措施向国内立法和决策转移;从贸易问题向经济社会问题转移;从贸易政策向竞争转移,凡此种种。 所有这些变化和转移,告诉我们发展中的中国应该勇于并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与合作,除此别无选择。不参与全球化进程,就会被排除在世界经济生活的主流之外,被边际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距离,与跨国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维才 邓晖
从长远的立场 ,从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 ,唯有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唯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中国经济方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然而 ,现状表明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也就无法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 ,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和加入WTO ,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竞争中要确保我国的产业安全就必须建立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竞争力应是我国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