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8)
- 2023(10348)
- 2022(8247)
- 2021(7719)
- 2020(6401)
- 2019(14775)
- 2018(14224)
- 2017(27430)
- 2016(14429)
- 2015(16471)
- 2014(16112)
- 2013(16339)
- 2012(15046)
- 2011(13439)
- 2010(13525)
- 2009(12959)
- 2008(13231)
- 2007(11894)
- 2006(10561)
- 2005(10153)
- 学科
- 济(77252)
- 经济(77170)
- 业(76641)
- 企(71290)
- 企业(71290)
- 管理(59587)
- 方法(34338)
- 业经(26703)
- 数学(26669)
- 数学方法(26591)
- 财(26422)
- 农(23846)
- 中国(20682)
- 务(19165)
- 财务(19156)
- 财务管理(19141)
- 贸(18598)
- 贸易(18585)
- 易(18226)
- 企业财务(18126)
- 农业(16853)
- 技术(16217)
- 制(16104)
- 策(14753)
- 划(13928)
- 和(13130)
- 出(12883)
- 体(12666)
- 企业经济(12024)
- 经营(11458)
- 机构
- 学院(221421)
- 大学(217727)
- 济(112074)
- 经济(110630)
- 管理(92339)
- 理学(78727)
- 理学院(78095)
- 管理学(77548)
- 管理学院(77127)
- 研究(72941)
- 中国(63122)
- 财(52182)
- 京(45204)
- 财经(41556)
- 经(38053)
- 科学(36634)
- 经济学(35938)
- 所(35487)
- 农(32532)
- 经济学院(32491)
- 江(32490)
- 中心(32365)
- 研究所(31390)
- 财经大学(30874)
- 北京(28988)
- 商学(28080)
- 商学院(27832)
- 业大(26388)
- 经济管理(26011)
- 院(25663)
- 基金
- 项目(136416)
- 科学(111532)
- 基金(105012)
- 研究(103317)
- 家(89242)
- 国家(88476)
- 科学基金(78598)
- 社会(71976)
- 社会科(68655)
- 社会科学(68640)
- 基金项目(54303)
- 省(49600)
- 自然(47779)
- 自然科(46788)
- 自然科学(46778)
- 自然科学基金(46105)
- 教育(45250)
- 资助(43398)
- 划(40949)
- 编号(38881)
- 业(33364)
- 部(32746)
- 创(31699)
- 国家社会(31577)
- 成果(30215)
- 重点(29930)
- 发(29613)
- 教育部(29105)
- 创新(28778)
- 中国(28618)
- 期刊
- 济(126169)
- 经济(126169)
- 研究(71706)
- 财(44123)
- 中国(41367)
- 管理(40440)
- 农(30740)
- 科学(28261)
- 融(25204)
- 金融(25204)
- 学报(24507)
- 财经(22752)
- 经济研究(21446)
- 农业(21257)
- 业经(20547)
- 大学(20501)
- 技术(20172)
- 经(19804)
- 学学(19620)
- 贸(17560)
- 问题(16923)
- 世界(15311)
- 国际(15263)
- 技术经济(14855)
- 业(14558)
- 教育(12800)
- 现代(11690)
- 商业(11255)
- 财会(10972)
- 经济管理(10727)
共检索到34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李梦珊 赵羊 李冬阳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企业一出口市场对的贸易数据,采用条件Logit模型考察中国企业出口市场选择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受企业以往出口经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企业倾向于选择与老出口市场地理邻近或文化相似的出口市场建立新贸易关系,尤其是与前者。其中,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更加依赖于新老出口市场间的各种相似性关系。这提醒我们,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出口经验,尤其是成功的出口经验在相似出口市场间的溢出效应以加强新市场开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结构合理的贸易网络以稳定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谷克鉴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计数模型考察了出口频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企业出口频率普遍较低,中位出口频率为1次,平均出口频率为2.49次;企业、出口产品及目的国特征因素对出口频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在出口产品特征上。企业出口规模、目的国不确定性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产品核心程度增加均能显著提高企业出口频率。此外,本文还基于中国加入WTO对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作用差异证实了出口频率能够作为出口增长边际的事实。
关键词:
出口频率 计数模型 出口边际 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谷克鉴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计数模型考察了出口频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企业出口频率普遍较低,中位出口频率为1次,平均出口频率为2.49次;企业、出口产品及目的国特征因素对出口频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在出口产品特征上。企业出口规模、目的国不确定性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产品核心程度增加均能显著提高企业出口频率。此外,本文还基于中国加入WTO对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作用差异证实了出口频率能够作为出口增长边际的事实。
关键词:
出口频率 计数模型 出口边际 异质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王翠竹 赵贝贝
出口市场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扩张的重要渠道。本文从企业—目的市场的角度,利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从微观结构层面上探究中国出口企业的动态变化对出口增长的影响,发现以两年为期,连续出口的企业贡献占出口增长的大部分,但如果在长期内考察各类企业的累积效应,净进入企业的贡献更大。进入退出并不是企业动态的主要表现,只有规模较小的企业容易进入或退出,出口企业大多维持自己的出口状态,其动态大多表现为出口规模和市场个数的变化。这些结论将为如何稳定和改善企业出口并保持出口持续繁荣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学锋 王胜 陈勇兵
本文克服了单一产品企业假定的严重缺陷,基于新近发展的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框架,利用2000~2005年的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全面系统地刻画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及其产品范围的特征性事实,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经济力量。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多产品出口企业主导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特别在2000~2005年间,中国出口增长的大约44%来自企业内的扩展边际,集约的边际不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总体层面、分企业所有权属性和贸易方式的不同回归结果,都揭示了影响中国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经济力量的稳健性。我们的研究,重新诠释了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冯笑
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出口方式企业的生产和出口特征,结合理论模型对中国混合出口企业的经验事实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混合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显著高于直接、代销和间接出口企业。此外,混合出口企业在总产出、销售收入、产品附加值、总资产、利润、研发支出、广告费用及产品种类等其他生产方面也显著高于其他企业,但其价格加成较低;在出口方面,混合出口企业倾向于将核心产品直接出口,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其总出口规模最大,但直接出口部分的产品价格和质量较低,目的国和产品种类较为集中,主要表现为向市场规模较大、距离较远、进口审批成本和契约执行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销售劳动密集型、契约密集型以及产品差异小的行业产品。
关键词:
混合出口 多产品企业 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翔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且企业异质性特征显著。此外,要素市场扭曲造成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上升的"相对价格效应"大于其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成本加成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就从要素市场扭曲视角解释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的事实与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本文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结论发现:由于持续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上升;质量升级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年;产品质量越高,出口持续时间越长、广度越大;由于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下降,与外资企业差距扩大;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出口稳定性、持续时间、广度均劣于外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成为本土企业出口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
企业 质量 测算 事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汝岱
现代贸易理论(Melitz,2003)认为,每个出口市场都有一个特定的市场进入固定成本,即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需要支付一个额外的固定成本。因此,只有生产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才能进入出口市场。这一理论在对成熟市场经济的经验研究中获得有力支撑(Bernard和Jensen,2004)。让人迷惑的是,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有研究发现高生产率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李春顶,2010;唐宜红和林发勤,2009;易靖韬,2009),但更多的文献并不支持这一推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冠宏
与直接出口相比,间接出口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但增加了出口的可变成本。本文首先在Melitz(2003)的理论框架下引入融资约束和多种出口模式,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大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间接出口模式,以节约出口固定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基于此,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第一,融资约束的增加不仅增加了企业间接出口的可能性,也增加了间接出口规模;第二,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大的企业而言,融资约束的增加对企业间接出口模式和间接出口规模的影响更加明显;第三,生产率对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不明显,但企业规模、经营时间、外资和研发投入的增加降低了间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张培丽 黄泰岩
本文从本土和外资企业的不同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省份地区间的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分割确实激励了本土企业的出口。而且,市场分割程度越高的省份和地区,生产效率越低;创新能力低以及资本密集度高的本土企业偏向于出口。相反,外资企业出口并不受到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外资企业中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偏向于在中国本土市场进行销售,这表明外资企业利用了中国迅速成长的本土市场需求空间获得发展机会。由此,有可能造成、强化乃至固化了中国市场上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显著、持续的竞争力差距,进而制约本土市场上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出口 本土企业 外资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涂悦
出口市场调整及其优化是出口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出口市场组合的动态调整特征,重点考察了外部需求变化对企业出口市场调整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不管是企业-产品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每年出口市场数量变动幅度都较小,但每年出口市场组合调整幅度较大,出口市场新增和出口市场退出现象频繁,在企业-产品层面尤其突出。外需减弱对出口市场组合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著增加了出口市场退出,但对出口市场新增的影响不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外需减弱会通过流动性约束机制不利于企业新增出口市场,会通过产能配置机制、风险分散机制有利于企业新增出口市场。外需减弱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高质量产品企业、民营企业、大中型出口企业的出口市场净新增负向影响较大。本文认为,当面临外需减弱时,国家要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帮助企业积极开拓新市场、避免轻易放弃既有出口市场,密切监测出口市场之间的需求联动性,充分发挥出口转内销“避风港”和“蓄水池”的双重战略性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春媛 顾国达 张川川 朱胡周
本文通过拓展Antoniades (2015)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通过创新促进效应和竞争抑制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前者提高了出口产品质量,后者则降低了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企业生产率在该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段文奇 景光正
本文系统考察了汇率波动与中国企业出口市场退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增加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克服了内生性影响后,结论依旧稳健。企业异质性影响汇率波动作用的发挥:企业生产率越低,所受融资约束越强,汇率波动对企业退出的负面影响越大,且存在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成本加成率的降低和财务状况的恶化是汇率波动影响中国企业出口市场退出的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汇率波动作用的发挥在不同贸易性质以及出口目的国汇率制度的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此外,拓展研究表明,企业所在地的金融发展水平可以有效调节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市场退出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汇率波动 企业异质性 出口市场退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艳 唐宜红 李兵
本文在理论上结合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国情,修改了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的一个主要假设,将国内市场细分为本市市场、本省市场、外省市场和海外市场,并分析了在不同市场进入成本组合中,不同效率企业进入不同市场的次序。在实证部分,主要采用了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销售到国内外省市场的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加工企业、资本劳动比等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因素之后,中国市场分割仍然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为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关键词:
生产率悖论 市场分割 出口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