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79)
- 2023(21212)
- 2022(18022)
- 2021(16898)
- 2020(14461)
- 2019(33462)
- 2018(32879)
- 2017(62848)
- 2016(34336)
- 2015(38954)
- 2014(39039)
- 2013(38751)
- 2012(35622)
- 2011(32154)
- 2010(31959)
- 2009(30043)
- 2008(30203)
- 2007(26840)
- 2006(23381)
- 2005(21023)
- 学科
- 济(143722)
- 经济(143535)
- 业(113599)
- 管理(109228)
- 企(99370)
- 企业(99370)
- 方法(66191)
- 数学(55305)
- 数学方法(54563)
- 财(42015)
- 农(41434)
- 中国(38170)
- 业经(37439)
- 制(29295)
- 学(29119)
- 务(28488)
- 财务(28387)
- 财务管理(28333)
- 农业(28057)
- 贸(26974)
- 贸易(26962)
- 企业财务(26869)
- 易(26188)
- 地方(26102)
- 理论(25061)
- 和(24991)
- 技术(23608)
- 银(21409)
- 划(21387)
- 银行(21351)
- 机构
- 大学(498312)
- 学院(498219)
- 济(202685)
- 经济(198398)
- 管理(196176)
- 理学(168888)
- 理学院(167032)
- 研究(165656)
- 管理学(164109)
- 管理学院(163210)
- 中国(127101)
- 京(106394)
- 科学(102683)
- 财(94494)
- 所(84187)
- 农(83752)
- 研究所(76478)
- 财经(75466)
- 中心(75265)
- 业大(73849)
- 江(73641)
- 经(68570)
- 北京(67553)
- 农业(65850)
- 范(64076)
- 师范(63485)
- 经济学(61207)
- 院(59713)
- 州(59426)
- 财经大学(55800)
- 基金
- 项目(331714)
- 科学(260570)
- 基金(241219)
- 研究(240834)
- 家(210270)
- 国家(208486)
- 科学基金(179108)
- 社会(152225)
- 社会科(144179)
- 社会科学(144142)
- 省(128675)
- 基金项目(127135)
- 自然(116856)
- 自然科(114104)
- 自然科学(114071)
- 自然科学基金(112079)
- 教育(110463)
- 划(108179)
- 资助(100265)
- 编号(98024)
- 成果(79587)
- 重点(74022)
- 部(73340)
- 发(70083)
- 创(69196)
- 课题(67017)
- 创新(64267)
- 科研(63502)
- 教育部(62713)
- 国家社会(62692)
- 期刊
- 济(224517)
- 经济(224517)
- 研究(144450)
- 中国(94650)
- 学报(79309)
- 农(76529)
- 财(75767)
- 管理(74415)
- 科学(72956)
- 大学(60076)
- 学学(56476)
- 农业(52501)
- 教育(51339)
- 技术(44189)
- 融(42430)
- 金融(42430)
- 财经(37506)
- 业经(37316)
- 经济研究(35626)
- 经(32219)
- 业(30006)
- 问题(29346)
- 技术经济(25707)
- 图书(25245)
- 版(24009)
- 贸(23663)
- 统计(23241)
- 现代(22623)
- 科技(22594)
- 资源(22373)
共检索到735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涛 孙文欣
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优势无形资源的战略动机已引起了业界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自身无形资源并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实现优势无形资源数量的增加并促进无形资源的优化升级,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企业的无形资源体系中,企业文化资本、企际关系资本与人力资本这三大构成要素对无形资源其他要素功能作用的发挥、跨国转移扩散以及无形资源整体的优化升级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这三大关键无形资源构成要素,从区位选择、行业拓展以及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储备等方面,为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走向国际化设计了动态推进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无形资源 优化升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涛 孙文欣
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优势无形资源的战略动机已引起了业界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自身无形资源并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实现优势无形资源数量的增加并促进无形资源的优化升级,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企业的无形资源体系中,企业文化资本、企际关系资本与人力资本这三大构成要素对无形资源其他要素功能作用的发挥、跨国转移扩散以及无形资源整体的优化升级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这三大关键无形资源构成要素,从区位选择、行业拓展以及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储备等方面,为中国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无形资源 优化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涛
近年来中国企业持续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彰显出其对海外专利、技术、品牌等优势无形资源的渴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认识到了无形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和使企业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但是在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无形资源的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对无形资源的特性与跨国转移扩散的规律却认识不足。本文结合海尔集团海外并购的实践,基于无形资源存在形式的隐默性、功能发挥的适配性、积淀形成的长期性以及优化调整的创新性等特点,阐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获取无形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无形资源的特性,通过创建良好的机制环境以促进优势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无形资源 优化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涛
近年来中国企业持续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彰显出其对海外专利、技术、品牌等优势无形资源的渴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认识到了无形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和使企业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但是在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无形资源的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对无形资源的特性与跨国转移扩散的规律却认识不足。本文结合海尔集团海外并购的实践,基于无形资源存在形式的隐默性、功能发挥的适配性、积淀形成的长期性以及优化调整的创新性等特点,阐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获取无形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无形资源的特性,通过创建良好的机制环境以促进优势无形资源顺利地实现跨国转移扩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无形资源创新与优化升级。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无形资源 优化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涛
从发展趋势上看,近年来持续活跃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彰显了中国企业对境外优势无形资源的渴望。为顺利实现境外优势无形资源向中国企业转移扩散,中国企业应根据无形资源的特点与跨国转移扩散规律,把无形资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努力创造优势无形资源向中国企业转移扩散的条件,培育优势无形资源发挥作用的土壤,并在对境外优势无形资源进行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注重优势无形资源的再创新。中国政府与企业也应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为海外并购搞好"顶层设计"与具体的整合谋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白少君 卢珊 李雪茹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迎来了又一次新高潮,中海油、吉利汽车、三一重工等企业成功的并购案例显示了中国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机会的胆魄与能力。从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整合的视角对典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更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西部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借鉴与启示,帮助越来越多的西部企业成功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并做大做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涛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存在着获取海外优势无形资源的动机,并面临着政治、法律与文化三种类型的特有宏观系统风险,这三种特有的风险会对中国企业获取优势无形资源的海外并购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往往会使中国企业征战海外的努力功亏一篑。文章分析了海外并购三种特有风险的成因,并基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从降低中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增进互信交流与加强合作、优化海外并购的机制以及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探讨了防范与化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特有风险的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伍华佳 苏涛
近年来,对于东方管理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影响的研究备受重视,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对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在中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也越来越呈现出重要作用。因此,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构建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尝试以中国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以东方管理文化元素为视角,构建符合中国企业文化特征的、富有东方管理文化特质的中国企业文化评价维度,通过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建红 陈怀超
本文在管制距离与规范距离两个维度的分析视角下,选择五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溢价并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近的情形下,尤其是报价高于距离近的竞价方时,中国企业的海外溢价并购更容易成功;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远的情形下,相对于距离近的竞价方,中国企业的海外溢价并购成功率较低;然而,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远的情形下,国际化能力强和国际经验丰富以及在东道国社会关系良好的中国企业海外溢价并购也可以取得成功,尤其是缺少竞价方时,更容易成功。
关键词:
海外溢价并购 管制距离 规范距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增雄
企业产权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于产权制度具有效率功能,但产权制度作为一种静态的产权安排,并不必然导致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其运行还依赖于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本文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维度,揭示出在既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传导机制运转的核心是企业家异质型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而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传导机制有效运转的保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海
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满足自身利益诉求,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并购IBMPC业务,作为中国海外并购最大"赢家"的联想赢得了全球的关注和中国企业的殷殷期待。相比TCL、京东方、明基等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集体失语而言,联想能否逃出并购的赢家诅咒?本文将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联想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其一,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联想并购和整合的经济后果;其二,对比分析联想并购前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市场份额变动趋势研究并购的经济后果。本文研究发现,联想目前仍然没有逃出"赢家诅咒"的宿命,成败目前尚无最终定论。尽管整合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中国企业仍不会停止海外并购的尝试,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对...
关键词:
联想集团 海外并购 经济后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经路
文章以HW公司发展轨迹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HW公司人力资本、创新与企业文化独特的管理模式,阐释了HW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验证了人力资本通过企业创新和企业文化的耦合作用转化为智力资本与财务价值的机理。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创新 企业文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燎原 沈体雁
中国企业的海外产业并购日益增多,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就成为关键。文章通过对产业并购整合的理论诠释与对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案例分析,提出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并购的整合框架,并指出整合的核心就是文化的融合、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价值链的统一整合与管控。
关键词:
海外产业并购 整合模式 价值观 管控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晗 张华荣
利用2003-2015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两个维度检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海外并购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分区域样本检验表明,海外并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要大于东部地区;对不同等级城市而言,海外并购只促进了一、二线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化,但对三线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维度均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永梅1,赵妍1,于丽娜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成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来源和趋势。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一拖并购法国Mc Cormick工厂技术整合过程进行纵向深度分析,探讨海外并购技术整合路径。通过对并购决策阶段技术甄选、并购实施阶段技术转移和并购整合阶段技术重构进行分析发现,并购方通过技术整合路径实现目标方技术能力获取、转移、整合和内化,最终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相关研究结论丰富了现阶段关于技术整合的理论研究,打开了海外并购和技术跨越过程“黑箱”,同时为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
海外并购;技术整合路径;案例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