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7)
2023(17723)
2022(14663)
2021(14010)
2020(11893)
2019(27094)
2018(26777)
2017(51600)
2016(27619)
2015(31119)
2014(30595)
2013(30094)
2012(27274)
2011(24021)
2010(24211)
2009(22794)
2008(22743)
2007(20088)
2006(17675)
2005(16057)
作者
(74461)
(62043)
(61699)
(58807)
(39849)
(29311)
(28024)
(24049)
(23470)
(22242)
(20991)
(20892)
(19900)
(19474)
(19240)
(19058)
(18593)
(17961)
(17875)
(17828)
(15270)
(15046)
(15018)
(14262)
(13919)
(13846)
(13733)
(13565)
(12317)
(12125)
学科
(116655)
经济(116535)
(107013)
管理(101056)
(96573)
企业(96573)
方法(55502)
数学(46182)
数学方法(45505)
(39589)
(34616)
业经(33499)
中国(30867)
(28758)
财务(28684)
财务管理(28635)
企业财务(27261)
(25641)
农业(23517)
(22158)
贸易(22142)
(22111)
(21657)
技术(21118)
理论(20695)
(19945)
(19711)
(18604)
银行(18600)
(18166)
机构
学院(387519)
大学(381814)
(168388)
经济(165242)
管理(162056)
理学(138476)
理学院(137204)
管理学(135148)
管理学院(134383)
研究(120677)
中国(100110)
(81625)
(79410)
科学(67425)
财经(63868)
(58335)
(58110)
(58037)
中心(57293)
(55378)
研究所(51767)
经济学(50815)
业大(50313)
北京(50153)
财经大学(47469)
(45828)
经济学院(45800)
(45127)
师范(44758)
商学(44126)
基金
项目(251158)
科学(202249)
研究(188654)
基金(186603)
(159637)
国家(158263)
科学基金(140038)
社会(122538)
社会科(116468)
社会科学(116438)
基金项目(97378)
(96215)
自然(89676)
自然科(87779)
自然科学(87761)
教育(87559)
自然科学基金(86276)
(80241)
资助(77238)
编号(76350)
成果(60893)
(57175)
重点(55425)
(54750)
(53226)
课题(51531)
国家社会(51193)
创新(50540)
教育部(50394)
人文(49451)
期刊
(187044)
经济(187044)
研究(114839)
中国(74964)
(68916)
管理(67560)
(50746)
科学(49623)
学报(46975)
(40773)
金融(40773)
大学(38609)
技术(38400)
教育(37996)
学学(36419)
农业(34854)
财经(32357)
业经(31106)
经济研究(30254)
(27949)
问题(23611)
(22535)
技术经济(21835)
(20264)
财会(20032)
统计(19561)
现代(19058)
世界(18839)
(18409)
会计(17939)
共检索到58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庆美  李月  刘微  
笔者分别从管理层未持股和持股两种情形考虑管理层私有收益的攫取,建立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决策模型,模拟管理层海外上市决策权衡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管理层是否持有本企业股份,当海外上市给管理层带来的收益增加大于损失的私有收益时,管理层会实施海外上市决策。管理层损失的私有收益与中国内地及海外上市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程度有关。中国内地投资者保护程度越低以及海外上市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海外上市决策所需的企业现金流价值增加临界值越高;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现金流价值增加临界值具有非线性影响。无论企业是否实施海外上市,管理层持股均能降低管理层最佳私有收益的转移比例。管理层持股对管理层最大化总收益及股东收益均具有正向影响,但海外上市前后的正向影响程度不同。相对于海外上市前,海外上市后管理层持股对管理层及股东收益的改善程度,与海外上市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程度及管理层持股比重大小有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庆美  李月  刘微  
笔者分别从管理层未持股和持股两种情形考虑管理层私有收益的攫取,建立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决策模型,模拟管理层海外上市决策权衡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管理层是否持有本企业股份,当海外上市给管理层带来的收益增加大于损失的私有收益时,管理层会实施海外上市决策。管理层损失的私有收益与中国内地及海外上市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程度有关。中国内地投资者保护程度越低以及海外上市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海外上市决策所需的企业现金流价值增加临界值越高;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现金流价值增加临界值具有非线性影响。无论企业是否实施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魏雯青  
1引言管理层持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委托代理的基础上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机制。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计划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中被大量使用,并成为催生硅谷辉煌时代的新动力源。虽然当前全球有名的物流企业中中有89%的物流公司已在其经理层中推行股权激励,90%的经理人都持有物流公司股份,经理人员工资的三分之一是以股权为基础的,但是随着国际上会计准则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丽雅  易宪容  Safi Adnan  
本文结合我国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微观层面企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基于“管理层监督机制”和“信息质量”双重视角探究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内在机制,并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回归拟合出企业最优的金融化水平。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显著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行为,可能的内在机制是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通过弱化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信息不对称及弱化管理层自利动机、强化信息质量等维度降低管理层自利动机,进而抑制企业脱实向虚的行为。因此,企业应当重视管理层监督及管理层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环境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以推进微观层面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娜  杨仁眉  
交叉持股是短期做大规模和业绩改善的利器,特别是在牛市行情中,由于股票价格上涨带来持股账面收益剧增,这种效应更加显著。企业交叉持股的动因很多,包括阻止恶意收购、战略联盟协同、防止管理层短视行为等,本文则从管理层特征出发考虑其对交叉持股的影响,具体而言,考虑管理层权力对交叉持股的影响,加深我们对交叉持股动因的理解,弥补交叉持股动因理论空白。借鉴李青原和刘志成(2010)[13]的实证研究模型,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42015年上市公司交叉持股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对交叉持股的影响,并考虑企业规模对其的调节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娜  杨仁眉  
交叉持股是短期做大规模和业绩改善的利器,特别是在牛市行情中,由于股票价格上涨带来持股账面收益剧增,这种效应更加显著。企业交叉持股的动因很多,包括阻止恶意收购、战略联盟协同、防止管理层短视行为等,本文则从管理层特征出发考虑其对交叉持股的影响,具体而言,考虑管理层权力对交叉持股的影响,加深我们对交叉持股动因的理解,弥补交叉持股动因理论空白。借鉴李青原和刘志成(2010)[13]的实证研究模型,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4~2015年上市公司交叉持股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对交叉持股的影响,并考虑企业规模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交叉持股越多;企业规模越大,交叉持股的可能性越大;最后,企业规模对管理层权力与交叉持股关系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武勇  
本文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涵义 ,阐述了中国企业应用管理层收购的现实意义 ,具体分析了两个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实践 ,探讨了中国企业实行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研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问题研究①刘研一、海外上市公司概况。到1996年底,我国共有海外上市公司(不包括间接上市者)25家,其中香港上市公司23家,美国上市公司2家。这些企业中,有4家基础产业企业,占16%,有4家大型石化、化工企业,占16%,有3家电站设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辉  
进入WTO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其中海外上市是其中的方式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问题。第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目的;第二,国际资本市场接受怎样的中国企业;第三,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庆美  吴金克  
以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2004~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小上市企业管理层持股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小上市企业管理层持股的内生性特征并不显著,Tobin’Q、总资产收益率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均存在明显的N形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姣  李桦  
本文基于财务弹性视角和2008-2011年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影响公司治理的潜在因素,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公司价值和代理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制造企业高管持股比例仍较低,不能明显降低代理成本,但在高水平财务弹性的公司中降低效果显著;薪酬激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市场竞争压力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公司治理效率普遍较好;高财务弹性水平虽提高了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但也明显增加了代理成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晓辉  李婉丽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进行了估计,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持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当持有少量股份时,管理层与公司股东利益的协同效应比较微弱,他们将更多地追求私人利益,从而使公司的生产效率下降;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协同效应的作用增强,将有效地抑制管理层和大股东追求非生产性私人收益的行为动机,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徐臻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如何科学评价此类并购活动的绩效与风险,已成为引发政界、学界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法与财务分析法,富有新意地构建了一个综合的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与风险评价模型,并对2006-2008年间实施了海外并购的四家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四家公司在评价模型中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对四家公司海外并购活动的特征事实分析,研究了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与风险的具体因素,提出"企业的海外并购必须以丰富的国际运营经验为前提"、"鼓励对品牌、渠道和研发资源等轻资产的海外并购"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宁文  杨广星  
本文选取我国民营企业2008—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从避税代理观和利益趋同效应视角研究企业税收规避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管理层持股对税收规避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税收规避显著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管理层持股有助于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可以抑制税收规避对民营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负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税收规避行为侵害了民营上市公司企业价值,适当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能够对这一影响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柯  孙慧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7~2010年983家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运用基于企业价值的随机前沿模型,直接对代理效率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了管理层持股对代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公司实际的托宾Q值低于其前沿价值Q*(即代理效率的损失)平均约为21%,约相当于损失潜在市场价值28亿元,国有与民营两类公司代理效率的平均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整体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效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3)相比较而言,民营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效率提高更为显著,体现出更强的利益协同效应,国有公司管理层持股体现出更多的壕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