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80)
2023(19503)
2022(16545)
2021(15691)
2020(13340)
2019(30508)
2018(30149)
2017(57713)
2016(31479)
2015(35678)
2014(35288)
2013(34560)
2012(31798)
2011(28665)
2010(28930)
2009(27281)
2008(27265)
2007(24364)
2006(21650)
2005(19698)
作者
(89663)
(74742)
(74309)
(70757)
(47781)
(35706)
(33622)
(29059)
(28373)
(26943)
(25418)
(25404)
(23983)
(23763)
(23207)
(22725)
(22361)
(21840)
(21406)
(21386)
(18709)
(18309)
(18057)
(17127)
(16674)
(16628)
(16610)
(16552)
(14978)
(14786)
学科
(130502)
经济(130323)
(108401)
管理(105538)
(96825)
企业(96825)
方法(58766)
数学(48186)
数学方法(47391)
(39090)
(36944)
业经(36249)
中国(35799)
(29462)
(26543)
财务(26454)
财务管理(26412)
企业财务(25018)
(24941)
农业(24926)
技术(24499)
理论(24475)
(24325)
贸易(24306)
(23675)
(22508)
地方(22290)
(21308)
银行(21262)
(21054)
机构
大学(449796)
学院(449395)
(184496)
经济(180674)
管理(178855)
理学(153448)
理学院(151785)
管理学(149065)
研究(148962)
管理学院(148243)
中国(117297)
(97043)
科学(90035)
(88128)
(74647)
(71031)
财经(69172)
(67296)
中心(67284)
研究所(67209)
业大(64100)
(62887)
北京(61938)
(56791)
师范(56289)
经济学(55453)
农业(55447)
(54063)
(53845)
财经大学(51157)
基金
项目(294811)
科学(233362)
研究(217379)
基金(215306)
(186710)
国家(185146)
科学基金(160256)
社会(138284)
社会科(131118)
社会科学(131083)
(113711)
基金项目(112694)
自然(103387)
自然科(101063)
自然科学(101041)
教育(99754)
自然科学基金(99284)
(95093)
资助(89630)
编号(87738)
成果(71842)
重点(65536)
(65456)
(63761)
(61861)
课题(60582)
创新(59003)
国家社会(57170)
教育部(56582)
(55964)
期刊
(208750)
经济(208750)
研究(136520)
中国(92172)
管理(72164)
(71169)
学报(67326)
(65725)
科学(63973)
大学(52358)
教育(50821)
学学(49112)
农业(45203)
(41727)
金融(41727)
技术(41489)
财经(34929)
业经(33912)
经济研究(33135)
(30058)
问题(26544)
(26338)
技术经济(24099)
(21891)
图书(21606)
科技(21576)
统计(21266)
现代(20974)
理论(20809)
(20680)
共检索到682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薇薇  
将世界制造大国做"强",中国企业应选择模仿创新模式为宜。模仿创新的实现必须以技术转移为基础,在技术模仿的过程中实现技术积累,最终实现再创造。然而,现实技术转移过程中,面对专利制度障碍与专利商用化困境,企业虽采取各种方式参与技术转移,但成效并不显著,且存在各种知识产权风险,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笔者通过对制造业发达的典型国家中企业专利权属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其发展均有赖于良好的专利权属制度;提出在不同技术转移模式下,完善我国企业专利权属制度的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如何从模仿学习上升到引领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奇迹,但是我们到今天为止,还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所有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西方的,没有提出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今天互联网来了,我们的机会也来了,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管理所有的东西,将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如何从模仿学习上升到引领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奇迹,但是我们到今天为止,还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所有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西方的,没有提出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今天互联网来了,我们的机会也来了,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管理所有的东西,将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俞剑   刘晓光  
本文利用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在微观层面定量考察了专利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权质押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其积极效应不仅体现在以专利总数为代表的研发产出数量上,而且体现在以发明专利占比为代表的研发产出质量上。专利权质押显著增强了企业的研发激励,提高了企业的研发经费占比和研发人员占比。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研发职务奖励有助于扩大发明专利质押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但研发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专利质押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专利权质押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研发产出数量、研发产出质量和研发投入均有显著影响,但相比之下,专利权质押对国有企业和大企业创新产出数量的正面影响更大,对非国有企业和小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质量结构改善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深入开展专利权质押试点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卢晓勇  胡平波  李红  
在分析模仿创新效应极其能力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企业要积累世界级的企业核心能力,就要通过培养并提升模仿创新能力来缩短积累的时间。提出了“全球模仿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指出建立“全球模仿学习型组织”是我国企业提升模仿创新能力的组织战略选择。并结合我国现实论述了如何建立这一组织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晋叶  
因被别人侵权而损失65万元,又因帮助别人侵权而被罚款20万元。想避免此类情况,请阅此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向东  张古鹏  何习  
研究了专利制度的变动对专利权人行为的影响。通过考察专利授权率、条件寿命期这两个反映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信任程度的指标,分析中国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专利权人专利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增强了专利权人获取正式专利权的意愿;1993年的专利制度变动还有效延长了专利申请到实质审查的时间跨度。因此,我国两次专利制度变动皆提升了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钱春海  
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市场体制、资源状况、企业组织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西部企业存在的实际状况看,模仿创新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因为模仿创新可以减少创新产品的生存风险,节约投资,为弱势企业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而逐步占领市场,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所以,它应当成为西部企业创新战略的首要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禹  刘艳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企业就频繁遭到外国企业的专利侵权诉讼,使我国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而这些专利纠纷多数属于外国企业的专利权滥用。面对外国企业肆无忌惮的专利权滥用,尽快研究出一套应对专利权滥用的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规避专利权滥用的模式,提出了事前自主性规避模式、战略性专利外购与专利联盟模式以及"事后主动性应诉—反诉—起诉"模式,并对相关法律环境的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耘  曾进泽  
文章从企业技术学习的四个方面:技术轨迹、吸收能力、技术转移和动态学习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认为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企业的学习效果和吸收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保平  冯弋江  
将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型成市场经济制度有制度模仿路径和制度创新路径之分。前者是将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型成能够充分实现少数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制度,后者则是转型成能够充分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制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制度转型既不会一开始就选择制度创新路径,也不会永远锁定在制度模仿路径上,而是首先进行制度模仿然后转向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庆杨  石晓霞  
文章系统的分析了中小企业模仿创新的特征;给出了模仿创新的过程模型;指出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本企业与模仿对象的"知识距离"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等因素是决定企业模仿创新成败的主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灿  
模仿创新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快速培育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模仿创新能力与核心能力的异同和关系入手,从企业能力进化、组合创新和组织学习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实施模仿创新,快速培育企业核心能力这一重要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陈小锋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但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从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模型出发,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在技术创新中应采取模仿创新的战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剑  王树恩  
针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在研发中创新和模仿的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出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解出了企业创新选择的混合策略解,从而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并对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