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2)
2023(15380)
2022(12891)
2021(11928)
2020(10186)
2019(23501)
2018(23144)
2017(43826)
2016(24051)
2015(27421)
2014(27664)
2013(27519)
2012(25630)
2011(23277)
2010(23525)
2009(22364)
2008(22689)
2007(20772)
2006(18234)
2005(17022)
作者
(70435)
(58893)
(58890)
(56229)
(37715)
(28210)
(26839)
(22859)
(22273)
(21287)
(20244)
(19837)
(19179)
(18890)
(18571)
(18114)
(17722)
(17527)
(17281)
(16961)
(14878)
(14663)
(14391)
(13498)
(13283)
(13256)
(13217)
(13207)
(11869)
(11858)
学科
(107675)
经济(107520)
(94107)
管理(85921)
(84323)
企业(84323)
方法(47582)
数学(38335)
数学方法(38049)
(35971)
(32878)
业经(31780)
中国(29110)
(26366)
(24890)
财务(24847)
财务管理(24794)
企业财务(23487)
农业(22470)
(20879)
贸易(20866)
(20338)
技术(19544)
(18783)
(18747)
理论(17986)
(17936)
(17822)
(17609)
(17584)
机构
学院(357919)
大学(355025)
(155989)
经济(152946)
管理(137675)
研究(120083)
理学(116867)
理学院(115642)
管理学(114076)
管理学院(113389)
中国(96693)
(76211)
(75291)
科学(69876)
(61535)
(61268)
财经(59418)
(56122)
中心(54961)
研究所(54922)
(53817)
业大(50090)
经济学(48574)
农业(48162)
北京(47991)
(43901)
经济学院(43888)
财经大学(43650)
(42674)
(42504)
基金
项目(223623)
科学(176698)
研究(165843)
基金(163742)
(141459)
国家(140211)
科学基金(120703)
社会(106848)
社会科(101272)
社会科学(101246)
(86587)
基金项目(85796)
自然(76231)
教育(75893)
自然科(74446)
自然科学(74419)
自然科学基金(73192)
(71972)
资助(67449)
编号(66713)
成果(54573)
(51048)
重点(50400)
(48765)
(47950)
课题(46180)
(45517)
(45276)
创新(45014)
国家社会(44833)
期刊
(180230)
经济(180230)
研究(110256)
中国(74093)
(64746)
(57361)
管理(55106)
学报(51856)
科学(49317)
大学(39866)
农业(38538)
学学(37544)
(36133)
金融(36133)
教育(34422)
技术(32872)
财经(30794)
业经(29405)
经济研究(28700)
(26573)
问题(23668)
(23279)
(20668)
技术经济(20360)
世界(18687)
财会(18112)
国际(17794)
现代(16925)
(16837)
商业(16509)
共检索到552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擎  孟世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然而企业杠杆率却呈现"逆周期"上升,同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杠杆率呈现"所有制分化"。上述中国企业杠杆率特有的周期演变机制有待探索。在优质资产相对缺乏和政府影响力较为强大的背景下,预算软约束和政府隐性担保对企业杠杆率的周期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Dewatripont and Maskin(1995)关于预算软约束的建模思想,引入经济基本面和政府隐性担保,考察了企业与银行间借贷博弈的均衡性质,进而探究了企业杠杆率在不同经济基本面下的变化规律。本文的理论模型证明,给定隐性担保水平,企业杠杆率的周期性取决于预算软约束的周期性,随着经济形势由差转好,预算软约束先增强后减弱,企业杠杆率逐渐从"周期性不定"转为"逆周期"变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政府隐性担保的内生选择路径,发现其周期性变化对企业杠杆率周期演变过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分化具有解释力,在其"递减型"或"倒U型"路径下,民营企业杠杆率周期性不定,国有企业杠杆率则在较长区间内呈"逆周期性"。本文最后还将现实中的有关政策措施纳入模型,讨论了机制优化的思路及其对企业杠杆率周期性的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枫  姚云  郭楠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企业杠杆率偏高风险逐渐凸显。为防控金融风险,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但是,从近20年看,我国企业实际上处于"结构性加杠杆、整体性去杠杆"进程中,主要是一些重工业和公用事业部门企业在加杠杆。从需求端看,民营企业杠杆率变化是随基本面演变的市场选择结果,基本因素大致包括运营风险上升、有形资产减少、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中梅  高厚礼  
2017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去杠杆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利用山东省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杠杆率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成长性综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杠杆率对成长性具有抑制效应,并且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成长性影响较大,而对初创期和衰退期企业的成长性来说,杠杆率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在进行企业去杠杆时应该考虑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针对企业杠杆率变化的原因和特征,分行业、分企业、分阶段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为企业长期持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建伟  
企业杠杆率过高可能导致企业债务风险及金融系统的不稳定,而近年来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已经上升到全球最高的国家之列,企业去杠杆迫在眉捷。在企业去杠杆的方法上,目前市场上的四种主要方法在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杠杆率高企问题主要出在旧的经济增长模式上,因此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根本之策在于中国经济转型,在主动调降并淡化GDP增长目标的同时,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增长动能转换,消除企业杠杆率上升的宏观环境。同时通过金融和国企改革来建立去杠杆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消除杠杆率持续上升的土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  李向东  王桂新  
本文基于企业市场运营周期这一视角,以北京2016-2018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公司的杠杆水平在各种生命周期阶段对公司的发展进步以及全方面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杠杆将抑制企业发展进步的增长,在企业处于成长阶段和成熟期时,均会对企业的发展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但对新兴企业和不景气企业业绩增长的杠杆效应不大。鉴于此,我国在消除杠杆时必须考虑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并根据企业杠杆水平变化的成因和特点,将企业的可持续性良好运营纳为重点考虑因素,按产业、部门和发展阶段积极稳妥地减少企业杠杆,以期实现企业坚固基础的建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新常态"经济周期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何特征?从经济政策频繁波动的现实出发,如何理解跨国并购的"逆周期"成因?文章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对91个国家的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具有显著的"逆周期"特征,下行经济周期加剧了并购规模提升;其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国并购正相关,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为更明显;最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距以及市场增长潜力差距均提升了并购规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宇  田侃  
本文基于金融"去杠杆"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匹配数据及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2000—2009年微观和行业层面融资杠杆率及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研究发现:虽然行业异质性显示资本对新兴制造业偏好高于传统制造业,但中国制造业企业融资杠杆率均值依然停留在60%左右的高位,并且出口部门杠杆率更高;位置指数显示,通过参与全球生产分工,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呈现出逐渐好转的趋势;融资杠杆率和技术密集度提升,并不利于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在保持规模优势基础上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应该牢牢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方向,将企业融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最终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又有  蔡定洪  胡章灿  张翼  
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债务持续上升,成为导致企业部门杠杆率和总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国企内部而言,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出现了"杠杆率背离"现象,即地方国企的微观杠杆率(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并且持续下降,但其债务规模和宏观杠杆率(债务占GDP比重)的增速较高,并在绝对水平上超过了央企。本文针对"杠杆率背离"现象,依据国有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国企内部的杠杆率差异。研究发现:央企与地方国企存在不同的负债机制,央企的债务增速与中央财政支出增速正相关,与GDP增速负相关,与物价及利率不相关;而地方国企的债务增速与地方财政支出、GDP增速、物价和信用利差均呈正相关,与基准利率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当前环境下,虽然地方国企的微观杠杆率(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且持续下降,但资产负债率的降低主要来自资产扩张而不是利润积累,加之存在隐性负债和过于依赖低成本融资的问题,因此地方国企的潜在债务风险总体上高于央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湧  
作为企业发展永恒的研究课题,企业管理处于不断前进和摸索学习的脚步中。从孔子到张瑞敏,从借鉴国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到逐渐形成"中国式"管理的思维模式,中国的众多管理实践者们不断摸索,谱写着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演变史。本文通过划分时间阶段,首先对中国管理思想发展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随后分别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科学的形成、制度创新时期的中国管理变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进行了具体论述,进而梳理出转轨时期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清晰的演变条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国平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具有显著顺周期性,且金融危机时期顺周期性更强,其主要原因在于银行杠杆率的分子分母与经济周期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并且经济周期对杠杆率分母的正向影响大于分子;规模越大、流动性越高的银行,杠杆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好、存贷比越大的银行,杠杆率则越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爽  
经济硬着陆风险的逐渐消退促使去杠杆被提上政策议程,政府已着手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和加强监管力度以推动金融去杠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为去杠杆提供了窗口期。银行表内及表外的贷款业务扩张导致实体经济杠杆上升,流动性的收紧导致债券和贷款利率上升,进而加重实体经济负担。由于金融去杠杆将导致利率上升、信贷增长放缓和金融活动减少,预计将拖累经济增长,因此去杠杆将循序渐进,企业负债率平坦化或将花费数年时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爽  
经济硬着陆风险的逐渐消退促使去杠杆被提上政策议程,政府已着手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和加强监管力度以推动金融去杠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为去杠杆提供了窗口期。银行表内及表外的贷款业务扩张导致实体经济杠杆上升,流动性的收紧导致债券和贷款利率上升,进而加重实体经济负担。由于金融去杠杆将导致利率上升、信贷增长放缓和金融活动减少,预计将拖累经济增长,因此去杠杆将循序渐进,企业负债率平坦化或将花费数年时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明之  
跨国并购是强势国家通过其跨国公司打造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手段,在跨国公司的"中国攻略"逼迫下,我国民族企业普遍处于不利局面。跨国并购通常具有显著的周期性,通常与全球经济的活跃度保持同步。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公司并购行为急剧减少情况下,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明显加快。反周期的海外跨国并购,符合中国推行"走出去"战略,是培育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跨国公司,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尝试。金融危机为民族企业低成本跨国并购海外战略性资产和资源类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常  刘司慧  
运用财务综合指标法、现金流分类组合法和销售与资本支出曲线趋势变化法,对近年来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进行定量划分。采用第一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注重企业财务指标及发展演进时间序列的具体表现,采用的第二种方法则强调划分依据的真实性与所反映企业信息的准确性;通过比较近年来中国市场上基金产品选股与本文的划分结果,发现成长型或价值型的股票基金产品年度持股与三种方法下划分的结果比较吻合,从而验证了三种方法的合理性及可应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