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3)
- 2023(8607)
- 2022(6789)
- 2021(6320)
- 2020(5338)
- 2019(12076)
- 2018(11720)
- 2017(22330)
- 2016(11755)
- 2015(13291)
- 2014(12970)
- 2013(13160)
- 2012(12077)
- 2011(10718)
- 2010(10690)
- 2009(10337)
- 2008(10608)
- 2007(9366)
- 2006(8267)
- 2005(7932)
- 学科
- 业(70974)
- 企(67460)
- 企业(67460)
- 济(62582)
- 经济(62506)
- 管理(52934)
- 方法(27276)
- 业经(25108)
- 财(22448)
- 农(20588)
- 数学(19983)
- 数学方法(19938)
- 务(17876)
- 财务(17873)
- 财务管理(17865)
- 企业财务(16918)
- 中国(16873)
- 农业(15165)
- 技术(15096)
- 策(13639)
- 制(13085)
- 划(12893)
- 贸(12744)
- 贸易(12736)
- 易(12505)
- 和(11975)
- 企业经济(11823)
- 体(11053)
- 经营(10983)
- 技术管理(10240)
- 机构
- 学院(179065)
- 大学(174264)
- 济(90012)
- 经济(88951)
- 管理(75212)
- 理学(64402)
- 理学院(63861)
- 管理学(63429)
- 管理学院(63082)
- 研究(58218)
- 中国(49965)
- 财(40730)
- 京(36405)
- 财经(32581)
- 经(29886)
- 科学(29824)
- 经济学(28392)
- 所(28238)
- 农(26815)
- 江(25898)
- 经济学院(25694)
- 中心(25384)
- 研究所(25168)
- 财经大学(24050)
- 北京(23365)
- 商学(23201)
- 商学院(22999)
- 业大(21513)
- 经济管理(21404)
- 农业(21009)
- 基金
- 项目(111087)
- 科学(91308)
- 基金(85361)
- 研究(84893)
- 家(72474)
- 国家(71826)
- 科学基金(64158)
- 社会(59188)
- 社会科(56364)
- 社会科学(56352)
- 基金项目(44411)
- 省(40960)
- 自然(38862)
- 自然科(38062)
- 自然科学(38053)
- 自然科学基金(37517)
- 教育(37059)
- 资助(34603)
- 划(33433)
- 编号(31982)
- 业(30212)
- 创(26842)
- 部(26500)
- 国家社会(25982)
- 成果(24608)
- 重点(24452)
- 发(24404)
- 创新(24155)
- 中国(23952)
- 制(23643)
共检索到274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峰
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创新创业的死敌,这也正是中国出不了乔布斯的实质原因。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那么,反过来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孕育了乔布斯这样的创新大师、创业巨子呢?一百多年前,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也问过一个相似的问题:为什么在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国家中,美英德法居于一流,而西班牙意大利等屈居二流?美英德法等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剑 严兵
企业研发(R&D)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如果内源融资投入不足或者外源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的创造性破坏活动就会受到限制。本文以2005-2007年38万多家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外部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融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R&D活动更多的依赖外部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融资对企业R&D活动的正向影响对中小规模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更为明显。我国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市场结构由国有大银行垄断,银行贷款重实物资产、轻无形资产,导致企业研发创新活动面临较大的资金瓶颈。因此,深化国内金融改革,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拓宽...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内部融资 外部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力
造成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精神的原因主要是:观念上的障碍,选择机制的不完善,国有企业目标定位的不明确以及经营者身兼二职。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建立有效的选择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家 监督与约束 股票期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渊洋 黄礼伟
国内跨地区经营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市场机会和异质性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战略选择。虽然庞大的国内市场为跨地区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中国企业在国内跨地区经营方面却表现较差。有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揭示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证券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目标市场的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地区经营战略有正向影响,目标市场和企业所在地之间的制度距离以及目标市场的市场分割程度对跨地区经营战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地区制度环境差、地区之间的制度距离大和市场分割严重是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重要障碍。从影响强度来看,制度距离的负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安华
危机意识不够,危机应对能力不强,是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显著特征。危机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对中国企业而言,只要在平时做好必要的常规管理工作,增强危机意识,再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处理技巧,不仅可以避免不少危机,即便危机发生,也可以大大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害。
关键词:
危机应对 危机管理 中国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屈源育 吴卫星 沈涛
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借壳上市数据检验了影响中国企业上市路径选择的因素。以往文献发现较差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借壳上市而不是IPO上市,然而本文发现中国借壳上市的企业无论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业绩表现均显著好于IPO企业,即更好的企业选择了借壳上市而不是IPO上市。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这些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原因。本文发现选择借壳上市的企业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在IPO管制下,借壳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更快上市缓解融资约束,同时有效利用市场择时降低上市成本。最后,本文排除了会计信息质量、信息不对称等其他对企业上市选择的竞争性解释。面临融资约束的优质企业选择借壳而不是IPO上市,说明中国现行的IPO审批制度对企业上市的筛选是缺乏效率的。
关键词:
IPO借壳上市 市场管制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渭功
一个企业要走向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是政策、贷款、人才、信息,还是科学技术?国内舆论有一个压倒一切的呼声:最关键的是领导,是企业家;领导不行,什么招都不灵。的确,一个企业的成功,总有一个英明的领导。青岛海尔、四川长虹如此,上海宝钢、大庆油田亦如此。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昕 张志学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即时纠正这些错误对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和效率至关重要。然而,很少有员工敢于向上级提出抑制性进言,以至于组织中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纠正,最终对组织的功能运作造成了危害。本研究采用冲突回避的研究框架,探讨员工为什么避免向上级提出抑制性进言。对于189名来自企业的工作人员的研究发现,受到文化传统和组织氛围的影响,员工具有关注表面和谐和遵循权力距离的倾向,这使得他们对于进谏的结果持有负面预期,导致他们在与上级意见不一致时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企业或组织中为何缺乏有效的沟通,并对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组织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放
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经历了一次超长的景气扩张,一举超越了20世纪60年代的"伊奘诺景气"成为战后最长一次景气周期。此次超长景气不仅没能多大程度推进日本经济前行,而且其国民也缺乏对景气的实际感受,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并出现了一些与以往景气扩张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与日本经济中某些结构性因素相关,其中包括企业生产和收益、贸易和投资、雇佣收入和消费等方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蔷
本文采用博弈模型分析了缺乏或根本没有优势企业国际化的理由和依据,指出缺乏优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技术获得”以弥补自身优势的不足,而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具有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
关键词:
博弈模型 技术获得 溢出效应 扩散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秀容
本文从技术外溢、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角度出发,建立假设模型来论证缺乏优势企业为了技术获得而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并指出其与传统跨国企业经营理论的关系,最后提出政府主要相关的扶持措施。
关键词:
技术外溢 尾随优势 干中学效应 技术获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丁重
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创造性破坏的缺乏亦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公司特质信息理论为基石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计算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由技术效率产出和技术进步产出组成),并将其与CAPM回归中得到的可代表技术创新投入和公司特质信息的R平方相联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主导技术创新的是大企业而非新兴公司,大企业由于处于垄断地位没有创新动力,必然使得创新缺乏效率。于是中国企业的创新更多地体现为技术效率改进,而非创造性破坏。中等规模企业进行创造性破坏活动的动力较强;小规模企业则更偏好于进行技术效率改进;但中小规模企业均缺乏足够的创新投入,使得创新产出较低。因而,减少对大企业的政策与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面临着"理论上重要但实践中滞后"的情形。本文指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企业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推动者,企业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取决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对生产要素价格的权衡。据此,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诱发了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滞后于商品市场,结果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这刺激了企业和企业家密集使用有形要素、而较少有动力和压力投资于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滞后是企业家在现有要素市场和价格下理性进行要素组合的结果。未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害是持续推进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通过"健全要素市场"和"矫正要素价格"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
企业自主创新 要素价格 渐进式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宇辰 戴淑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政
■成功的企业经营者是能将个人的、员工的、社会的利益恰当地统一起来,通过员工、社会甚至政府的追求来实现自己目标的人。成功者总是“善假于物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