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4)
2023(12601)
2022(10078)
2021(9380)
2020(7910)
2019(18100)
2018(17771)
2017(33246)
2016(17791)
2015(20065)
2014(19876)
2013(19645)
2012(17951)
2011(16043)
2010(16321)
2009(15571)
2008(15892)
2007(13959)
2006(12266)
2005(11676)
作者
(50295)
(42196)
(41959)
(39825)
(27110)
(19959)
(18984)
(16415)
(15831)
(15176)
(14427)
(14146)
(13771)
(13340)
(13196)
(12925)
(12668)
(12158)
(12073)
(11731)
(10488)
(10360)
(10147)
(9700)
(9472)
(9355)
(9302)
(9125)
(8484)
(8360)
学科
(90234)
经济(90136)
(83996)
(78523)
企业(78523)
管理(69521)
方法(43289)
数学(34605)
数学方法(34206)
业经(28546)
(27443)
(24538)
中国(22392)
(21017)
财务(20991)
技术(20990)
财务管理(20980)
企业财务(19936)
农业(17817)
理论(17286)
(16152)
(16069)
贸易(16057)
(15692)
(15652)
(15456)
(15048)
(13065)
技术管理(12781)
企业经济(12594)
机构
学院(267222)
大学(264033)
(124273)
经济(122393)
管理(109506)
理学(94255)
理学院(93428)
管理学(92081)
管理学院(91583)
研究(86495)
中国(70247)
(56046)
(55518)
科学(47560)
财经(44987)
(42468)
(41088)
(39091)
(39064)
经济学(38911)
中心(38463)
研究所(38098)
北京(35651)
经济学院(35117)
业大(34369)
财经大学(33405)
商学(31750)
商学院(31469)
(30897)
(30700)
基金
项目(170273)
科学(137579)
基金(127632)
研究(127545)
(109751)
国家(108819)
科学基金(95961)
社会(84907)
社会科(80764)
社会科学(80745)
基金项目(65732)
(64400)
自然(60224)
自然科(58969)
自然科学(58958)
教育(58928)
自然科学基金(58015)
(53370)
资助(53262)
编号(49477)
(39584)
(39086)
成果(38867)
重点(38130)
(37380)
国家社会(36635)
(36083)
创新(35716)
教育部(34908)
课题(33961)
期刊
(137011)
经济(137011)
研究(81047)
中国(51721)
管理(47683)
(47022)
(36141)
科学(35404)
学报(33137)
技术(29532)
大学(26936)
教育(25681)
农业(25590)
学学(25515)
(23902)
金融(23902)
财经(23766)
经济研究(22832)
业经(21045)
(20718)
技术经济(18517)
问题(17729)
(17265)
(16617)
世界(15777)
国际(14971)
统计(14877)
(14037)
现代(13194)
财会(12772)
共检索到405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朱勤  
传统的"贸易窗口型"或"制造基地型"海外直接投资已不适应于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的要求,开展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优势,应成为我国对外资本输出的主流。文章提出了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MAL优势论",并结合中国企业实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素昆  代丽  
为了更好的防范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本文在考量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文化风险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加入技术风险指标,对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量化与评估。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量化风险;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法评估风险等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期间,20个样本国家中,低风险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中等风险国家有4个,其中只有1个是发展中国家;高风险国家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和俄罗斯;2008年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在不断改善,但很多发达国家的风险却逐渐上升。因此,中国企业应针对不同东道国的风险变化特点,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明强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内对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需要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保障廉价而稳定的资源供应,但中国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突出。文章指出,可通过政府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充分评估政治风险,发挥国际经济软法的作用,用软实力消除"资源诅咒",开展资源外交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丹  
近几年,中国企业来逐步探索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先进技术、信息和知识,提高要素效率并创造新要素,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当然,也面临很多的阻力或影响因素。如何加快推动中国企业顺利"走出去",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获取技术型投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忻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承接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路径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1985-2013年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替代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通过构建L-P模型和实际案例考察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但影响效果不及国内研发和外商投资,此外两国技术差距也是影响技术进步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锦明  
该文构建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位次的作用机制和逻辑模型,并通过华为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吸纳机制、收益机制、需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传导机制的共同作用,能够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次。该文认为中国多数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对如何通过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位次提出建议:中国政府要协助企业构建全球化研发体系,鼓励企业把对外直接投资的重心从贸易型和生产型转到技术获取型,尤其要强化吸纳机制和传导机制,在全球整合利用创新资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颖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形式上有了新变化,即技术获取型FDI。所谓技术获取型FDI是指,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兼并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虞瑾  韩晓艳  
技术获取型海外投资是以获取东道国的智力资源、研发机构等技术要素为目标,以新建或并购海外R&D机构为手段,以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为宗旨的跨境资本输出行为。对我国企业而言,开展以技术获取为目标的对外资本输出,其投资方向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集中于我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阎大颖  葛顺奇  
本文首先结合中国引资开放的现状和当前以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格局,指出中国企业实施以获取技术为目标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从技术获取型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相应模式和实现机制三个角度,深入探讨中国企业跨国发展战略转型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最后,针对中国企业实践国际化战略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阻力,从宏观政府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为确保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英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益呈现出新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人才,机构及相关知识要素为目的,即进行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这种现象丰富了传统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本文阐明了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对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企业进行这种类型的投资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并讨论了其关键性成功因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焦知岳  张冬梅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简称BIT)谈判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先后开展了16轮谈判,双方在扩大投资领域、消除投资壁垒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等焦点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与奥巴马在APEC会议期间会晤,双方表示希望达成高标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珧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是企业获取创新性技术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购整合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并购整合实施至少需要考虑整合程度和目标方自主性两个方面的决策,其具体选择依赖于并购双方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特征。通过选取2000~2013年间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和韩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对比实证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当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弱时,应与高程度整合和低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当资源互补性强相似性弱时,应与低程度整合和高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资源相似性互补性均强时,应与较高程度整合和较高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有利于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遇芳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1990-2007年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虽然1990-2007年从国外溢入中国的研发投入量总体是在增加的,但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不仅没有对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目前中国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就否定其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