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8)
2023(12095)
2022(9741)
2021(9086)
2020(7943)
2019(17901)
2018(17553)
2017(33423)
2016(17700)
2015(19962)
2014(19826)
2013(19767)
2012(17996)
2011(16147)
2010(16317)
2009(15661)
2008(15881)
2007(14155)
2006(12387)
2005(11788)
作者
(50707)
(42373)
(42276)
(40222)
(27232)
(19915)
(19142)
(16487)
(15992)
(15145)
(14555)
(14261)
(13896)
(13482)
(13323)
(12941)
(12767)
(12356)
(12016)
(11669)
(10485)
(10430)
(10195)
(9655)
(9616)
(9431)
(9383)
(9104)
(8488)
(8339)
学科
(89507)
经济(89417)
(85988)
(78555)
企业(78555)
管理(69114)
方法(44600)
数学(36536)
数学方法(36147)
(27744)
业经(27666)
(24187)
中国(23683)
(21440)
财务(21413)
财务管理(21390)
技术(20795)
企业财务(20323)
(17882)
农业(17433)
(17092)
贸易(17081)
(16758)
(15705)
(15181)
理论(14652)
(14412)
(14158)
银行(14150)
(13558)
机构
学院(265858)
大学(262885)
(125931)
经济(124097)
管理(111085)
理学(95091)
理学院(94289)
管理学(92907)
管理学院(92416)
研究(86227)
中国(73997)
(58190)
(55164)
科学(47154)
财经(46622)
(42659)
(42613)
(39667)
经济学(39424)
中心(39146)
(38522)
研究所(38241)
经济学院(35731)
北京(35546)
财经大学(34754)
业大(34475)
商学(31967)
商学院(31679)
农业(31113)
(30750)
基金
项目(170300)
科学(137894)
基金(129516)
研究(125036)
(111749)
国家(110860)
科学基金(97663)
社会(84402)
社会科(80336)
社会科学(80315)
基金项目(66747)
(63534)
自然(62395)
自然科(61119)
自然科学(61109)
自然科学基金(60119)
教育(56285)
资助(54918)
(53110)
编号(47221)
(39751)
(38705)
重点(37866)
(37621)
国家社会(36607)
成果(36366)
(35821)
创新(35478)
教育部(34853)
人文(33832)
期刊
(136136)
经济(136136)
研究(82097)
中国(49938)
(47775)
管理(47112)
(36002)
科学(35431)
学报(32852)
(29797)
金融(29797)
技术(27497)
大学(26564)
学学(25467)
农业(25214)
财经(24044)
经济研究(22839)
(20810)
业经(20705)
技术经济(18760)
教育(18093)
问题(17548)
(17190)
(17097)
统计(16317)
国际(15979)
世界(15682)
(15222)
财会(13310)
决策(13229)
共检索到40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素昆  代丽  
为了更好的防范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本文在考量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文化风险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加入技术风险指标,对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量化与评估。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量化风险;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法评估风险等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期间,20个样本国家中,低风险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中等风险国家有4个,其中只有1个是发展中国家;高风险国家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和俄罗斯;2008年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风险在不断改善,但很多发达国家的风险却逐渐上升。因此,中国企业应针对不同东道国的风险变化特点,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明强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内对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需要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保障廉价而稳定的资源供应,但中国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突出。文章指出,可通过政府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充分评估政治风险,发挥国际经济软法的作用,用软实力消除"资源诅咒",开展资源外交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朱勤  
传统的"贸易窗口型"或"制造基地型"海外直接投资已不适应于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的要求,开展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优势,应成为我国对外资本输出的主流。文章提出了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MAL优势论",并结合中国企业实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忻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承接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路径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1985-2013年我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替代数据并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衡量指标,通过构建L-P模型和实际案例考察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但影响效果不及国内研发和外商投资,此外两国技术差距也是影响技术进步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局面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构建包含母国和东道国两厂商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为特征、动机及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技术获取动机,且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了母国及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收益,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锦明  
该文构建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位次的作用机制和逻辑模型,并通过华为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吸纳机制、收益机制、需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传导机制的共同作用,能够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次。该文认为中国多数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并对如何通过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位次提出建议:中国政府要协助企业构建全球化研发体系,鼓励企业把对外直接投资的重心从贸易型和生产型转到技术获取型,尤其要强化吸纳机制和传导机制,在全球整合利用创新资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凯  张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拥有广泛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由于政治风险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破坏力强,已严重影响我国海外投资的安全和利益,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然而,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无论从历史还是经验看,往往对政治风险认识不足,也缺乏防范工具和防范策略。因此,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如何对东道国政治风险进行界定、分析和评估,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虽然国内学者已就政治风险分析评估做了大量研究,但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本文盘点了我国企业遭遇的政治风险种类,并通过引入理论模型对东道国的政治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我国企业对世界各国政治风险的量化评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虞瑾  韩晓艳  
技术获取型海外投资是以获取东道国的智力资源、研发机构等技术要素为目标,以新建或并购海外R&D机构为手段,以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为宗旨的跨境资本输出行为。对我国企业而言,开展以技术获取为目标的对外资本输出,其投资方向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集中于我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太平  李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已成为我国重要投资目的地,其投资风险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作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东盟整体投资风险较高,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对菲律宾和越南投资要重视政治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丹  
近几年,中国企业来逐步探索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先进技术、信息和知识,提高要素效率并创造新要素,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当然,也面临很多的阻力或影响因素。如何加快推动中国企业顺利"走出去",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获取技术型投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聂名华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企业面临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的国家政治风险、恐怖主义与民族主义风险、政策与法律变动风险、汇率变动与汇兑风险、投资决策与经营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管理体制与道德风险,以便帮助企业科学识别这些风险,大幅度提升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林  汪五一  
本文针对学术界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的特点,引入关键风险的概念,并对关键风险的特征加以描述,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共性的,对投资成败和企业经营绩效起着关键影响的关键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风险加以验证。本研究对于中国企业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关键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白远  
全球性经济波动后,世界经济格局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中国等一批新兴市场国家蓄势已久,当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遭受此次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之际,有了跻身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国家梯队中的机会,例如拓展海外市场,积极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结构,达致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等多重目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琦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日益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方式不断创新,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准确识别经营环境和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成为对外投资企业的战略要求。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类型,并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