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5)
2023(16412)
2022(13346)
2021(12540)
2020(10606)
2019(24179)
2018(23718)
2017(45729)
2016(24157)
2015(27241)
2014(26720)
2013(26291)
2012(23702)
2011(20765)
2010(20547)
2009(19110)
2008(18554)
2007(16029)
2006(13866)
2005(12749)
作者
(65033)
(54337)
(54107)
(51457)
(34684)
(25731)
(24667)
(21145)
(20812)
(19089)
(18460)
(18157)
(17214)
(17021)
(16688)
(16650)
(16290)
(15631)
(15613)
(15607)
(13345)
(13128)
(13032)
(12512)
(12162)
(12152)
(11877)
(11835)
(10755)
(10747)
学科
(108739)
经济(108622)
(92607)
(82649)
企业(82649)
管理(80347)
方法(49216)
数学(40072)
数学方法(39679)
业经(32609)
(32259)
(32112)
中国(29722)
农业(22791)
(22609)
财务(22562)
财务管理(22536)
(21969)
贸易(21957)
(21497)
企业财务(21330)
(21317)
技术(19877)
理论(18102)
地方(18033)
(17955)
(17487)
(17190)
(15910)
金融(15908)
机构
学院(339626)
大学(338168)
(153049)
经济(150470)
管理(138820)
理学(119678)
理学院(118573)
管理学(116928)
管理学院(116273)
研究(110878)
中国(87581)
(70040)
(69184)
科学(61165)
财经(55645)
(52385)
(50968)
中心(50868)
(50827)
(48995)
经济学(47880)
研究所(47261)
业大(45239)
北京(43673)
经济学院(43328)
财经大学(41448)
(40702)
师范(40349)
(40297)
农业(39512)
基金
项目(226427)
科学(182837)
基金(169755)
研究(169450)
(145856)
国家(144646)
科学基金(127518)
社会(112933)
社会科(107310)
社会科学(107287)
基金项目(89215)
(85932)
自然(80139)
自然科(78450)
自然科学(78434)
教育(77833)
自然科学基金(77109)
(71769)
资助(68459)
编号(67140)
成果(52985)
(51840)
重点(50454)
(49915)
(48944)
国家社会(48410)
创新(46043)
教育部(45646)
课题(45191)
人文(44699)
期刊
(166659)
经济(166659)
研究(102295)
中国(64846)
(55965)
管理(55631)
(46617)
科学(45051)
学报(43483)
大学(35395)
学学(33431)
教育(33083)
农业(32589)
技术(31914)
(31291)
金融(31291)
财经(27926)
经济研究(27656)
业经(27490)
(24265)
问题(21994)
(20347)
(20084)
技术经济(18901)
国际(18736)
世界(18539)
现代(16226)
统计(15947)
商业(15819)
财会(15540)
共检索到504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翠平  
本文基于企业关系网络视角,认为在国际化过程中,后发国际化企业不仅要利用自身现有资源和经验,更要通过嵌入国际关系网络获取外部战略资源,并通过网络资源的获取、利用、开发性学习的不断循环来提升内生增长力,在能力提升和网络优化的互动中实现快速的国际化成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游锡火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有继承性网络和生成性网络两种原型;企业家个人的社会网络、海外华人网络、企业社会网络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典型社会网络;网络的结构、网络的资源、网络的规范是解构中国企业国际化社会网络的三个重要方面;中国企业国际化社会网络演化的轨迹是企业社会网络代替个人社会网络的过程,交易成本的节约是国际化社会网络演化的重要动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边春鹏  阮文婧  黄叶金  
文章基于内生异质性企业理论,首先利用LASSO稀疏性变量选择方法,筛选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动力、能力、潜力等三个层面的国际化竞争力指标,随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四类企业中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最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次之,私营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最弱。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各类企业提升国际化竞争力优势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玲诺  王云峰  
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比许多其他国家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要严重得多。企业核心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可我们国家的企业最缺乏的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国际化过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竞争,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无法被模仿和无法被转移的内在的优势,是由企业的软资产构成,包括企业的编码化知识和隐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旻  余红春  
在经济危机中,大国有责任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实现国家可持续竞争力,打造可持续增长极化带(或区)并建造对应的实施机制。这就是提出"环中国圈"这个新范畴的宗旨并期盼相关国家与区域以及企业积极行动,把成功的深圳、珠海模式布局于环中国圈疆域"珍珠链"中,建造世界经济增长、安定、和谐、繁荣等多功能先导区。贵州应当抓住机遇,以"基地"方式切入环中国圈"珍珠链"布局,加强与环中国圈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提升贵州企业国际化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连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企业通过出口和内向型FDI等方式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但外向型FDI这一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方式,却在总量、国家和地区分布以及行业特征上表现出新的特点,主流跨国公司理论不能解释中国外向型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缺乏所有权优势和直接进入战略资产寻找型阶段等现象。企业的技术能力观点对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给出了较好的解释,以创新的角度理解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加大企业技术能力的培育,是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举措,也是我国企业变全球金融危机为进一步国际化机遇的根本途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常黎  傅星国  
本文分析了2001年中国加入WTO对本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一个理论框架,详细阐述了加入WTO产生的四大效应,并通过四个行业案例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了实证分析。其次,在时间性和显著性的两维指标体系中探讨了四大效应各自的特点,论述其作用条件和可能带来的挑战。最后,对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了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研  
一、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分析从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我国共在海外兴办了645家非贸易性企业,总投资额为2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9.5亿美元,占43%左右。1990年1—10月份,新批准海外生产企业119家,总投资额为1.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5千万美元,占42%。截止到1990年底,我国共拥有海外投资的非贸易性企业770家,总投资额为23.2亿美元,中方投资10亿美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韬  
多个独立企业法人以相关业务长期合作为联结内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联结手段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是符合当代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网络为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重视企业集团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方式联结,激活子公司主动性,跳出单体大企业组织结构的藩篱,使集团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向网络型演变,使企业集团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小彬  
多个独立企业法人以相关业务长期合作为联结内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联结手段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是符合当代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网络为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重视企业集团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方式联结,激活子公司主动性,跳出单体大企业组织结构的藩篱,使集团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向网络型演变,使企业集团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到目前为止,一些企业在实施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障碍和挫折,甚至陷入了经营困境。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过程是知识集聚和能力获得与提升的过程。中国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动态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持续创新以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