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4)
- 2023(12103)
- 2022(9983)
- 2021(9250)
- 2020(8091)
- 2019(18726)
- 2018(18285)
- 2017(35258)
- 2016(19035)
- 2015(21775)
- 2014(21639)
- 2013(21977)
- 2012(20327)
- 2011(18283)
- 2010(18322)
- 2009(17548)
- 2008(18016)
- 2007(16197)
- 2006(13968)
- 2005(12959)
- 学科
- 济(92696)
- 经济(92599)
- 业(86879)
- 企(79200)
- 企业(79200)
- 管理(71898)
- 方法(43527)
- 数学(35091)
- 数学方法(34898)
- 财(30320)
- 业经(28863)
- 农(28325)
- 中国(23191)
- 务(21976)
- 财务(21950)
- 财务管理(21918)
- 企业财务(20744)
- 农业(19871)
- 制(19513)
- 贸(18644)
- 贸易(18636)
- 易(18185)
- 技术(18019)
- 和(16556)
- 策(16192)
- 划(15937)
- 体(15042)
- 理论(13880)
- 地方(13227)
- 体制(12898)
- 机构
- 学院(286990)
- 大学(283975)
- 济(131850)
- 经济(129682)
- 管理(117129)
- 理学(100648)
- 理学院(99691)
- 管理学(98604)
- 管理学院(98056)
- 研究(93873)
- 中国(76129)
- 财(60644)
- 京(59338)
- 科学(53464)
- 农(48351)
- 财经(48274)
- 所(47441)
- 经(43941)
- 中心(42780)
- 江(42673)
- 研究所(42647)
- 经济学(40825)
- 业大(39612)
- 农业(38193)
- 北京(37709)
- 经济学院(37041)
- 财经大学(35514)
- 商学(33402)
- 州(33255)
- 商学院(33129)
- 基金
- 项目(181878)
- 科学(145689)
- 基金(135624)
- 研究(134666)
- 家(116597)
- 国家(115594)
- 科学基金(100759)
- 社会(89036)
- 社会科(84563)
- 社会科学(84541)
- 基金项目(71530)
- 省(69597)
- 自然(63589)
- 自然科(62182)
- 自然科学(62163)
- 自然科学基金(61192)
- 教育(60508)
- 划(57764)
- 资助(55489)
- 编号(53139)
- 部(42118)
- 成果(41963)
- 创(40867)
- 重点(40435)
- 业(40327)
- 发(39374)
- 国家社会(37604)
- 创新(37457)
- 教育部(36534)
- 人文(35789)
- 期刊
- 济(146999)
- 经济(146999)
- 研究(84941)
- 中国(53041)
- 财(51740)
- 管理(46523)
- 农(44632)
- 科学(38846)
- 学报(38326)
- 农业(30488)
- 大学(29607)
- 学学(28147)
- 融(26498)
- 金融(26498)
- 技术(25985)
- 财经(24946)
- 业经(24662)
- 经济研究(24174)
- 经(21587)
- 教育(20974)
- 业(19879)
- 问题(19533)
- 技术经济(17978)
- 贸(17543)
- 世界(16384)
- 国际(15044)
- 财会(14832)
- 商业(14328)
- 现代(14021)
- 统计(13893)
共检索到428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成龙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国外许多学者采用市场研究方法和财务指标方法来研究并购前后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股价的变化,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并购重组能为目标公司股东带来丰厚的收益。Sehwert(1996)研究了1975-1991年间1814个并购事件,发现目标公司股东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为35%。但是,麦肯锡曾对英、美两国1972-1983年间116项并购案例做过统计,其中23%的企业获得了效益,61%的企业并购失败,16%的企业成败未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李唯昊
海外并购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海外并购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其国际化战略。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已经步入快车道,海外并购在规模、方式及操作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的转型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近年来我国海外并购的迅猛发展势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海外并购并不都是成功的,企业海外并购后所实现的实际绩效需要具体进行衡量。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所以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方式较为单一,按并购适用的法律和税收框架划分,并购可以分为资产收购、股票收购和兼并;按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划分,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在此划分下,本文对100多个国内市场海外并购案例的并购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分析了国内企业选用并购方式的关键原因,并得出目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股票收购和横向并购所占比例最大的结论。
关键词:
并购方式 横向并购 股票收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新颖 吴天乐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企业掀起了海外并购的浪潮,在这次并购浪潮中表现出并购总额持续上升、单宗交易额不断增大、并购行业向多方面扩展、并购主体多元化等新的特点。这次并购浪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企业对战略性资源的渴求、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国家政策的转变、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新特点 成因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崔永梅 张松涛 徐叙永
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全球化的竞争日益加剧,跨国并购作为全球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已成为各国资源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主要资源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资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我国大型公司以资源战略为目的的跨国并购也日趋活跃,包括在海外矿产资源储备区建立基地以便于更大规模地收购资源等,这样不仅为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成本、稳固供应,也是国家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发达国家资源战略的跨国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晓东 郭新有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成因是三种类型:自然资源型、进入市场型、技术开发型。在并购时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治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等。针对每一种风险,文章都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之道。
关键词:
并购 海外并购 并购风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世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目益激烈的竞争中,以创新为基础的技术优势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为保持并提高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纷纷通过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整合各国的技术资源,利用价值链的国际专业化来实现技术的静态和动态协同效应。随着内外部条件的成熟和对以往技术引进效果的反思,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这条新的途径:通过并购国外企业来获得自主创新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鑫 朱信凯
文章以既有关于海外并购动因的研究为基础,构建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的分析框架,利用近期开展的并购案例,对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对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可观但成功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发现: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企业的动机主要是获取资源、市场与营销、技术及品牌,但是在实际的并购中,又受到来自各方影响,使得并购过程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直接增加了并购失败的概率。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案例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柴利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充分认识到跨国经营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如何更好地利用丰富的国际市场资源,在国际范围内整合各因素以增强自身优势,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文章结合并购后的效果,发现当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征战中遇到政策障碍、管理瓶颈及整合困难等问题,提出发展人才、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政策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存在的问题 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棉之 周世民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但面对更加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企业必须有所改变,其中的核心是产品。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企业不能将同一产品持续供给不同时点、不同空间的市场。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新产品阶段,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馗 高天惠 胡峰
从并购动因和并购影响两方面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结果表明:就并购动因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以及战略资产寻求特征;从并购对于目标企业的影响来看,在中国企业并购之后目标企业员工平均薪酬有所上升。进一步地,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进行对比发现:在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方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并购之后,中国企业对于目标企业多个维度的财务指标并未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与美国企业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更注重目标企业专利而较少关注其财务表现。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并购动因 并购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琴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化,在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中国对外投资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中国海外并购也面临着国内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国外政治法律不确定性、安全审查日益严苛以及文化差异等突出问题。本研究从盈利水平、偿债水平、运营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体系,并基于A股16家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海外并购行为发生的短期内,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运营能力有所下降,债务风险有所提升,但反映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发展潜力指标表现良好;同样,本国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控股水平越高,并购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也就越突出;从被并购企业的所属地来看,北美地区企业表现要高于欧洲地区和澳洲地区。
关键词:
海外并购 绩效评价 风险应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齐朝顺 杜晓君
政治关联与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制度理论,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在2004—2014年完成的国际并购事件为样本,系统分析政治关联对中国企业国际并购绩效的影响,同时探讨企业的东道国经验与组织冗余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与中国企业国际并购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的东道国经验减弱了这种负向影响;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未得到验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先应 吕勇斌
文章以2000~2007年7月中国上市公司发生的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长期事件研究法(BHAR)检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研究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整体来看并没有得到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