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3)
2023(12571)
2022(10455)
2021(9648)
2020(8431)
2019(19484)
2018(19027)
2017(37091)
2016(20026)
2015(22735)
2014(22619)
2013(23012)
2012(21353)
2011(19162)
2010(19266)
2009(18557)
2008(19043)
2007(17179)
2006(15093)
2005(14103)
作者
(57585)
(48280)
(48172)
(46177)
(30993)
(23037)
(22059)
(18637)
(18051)
(17264)
(16639)
(16089)
(15876)
(15321)
(15194)
(14868)
(14398)
(14359)
(13990)
(13835)
(11939)
(11873)
(11788)
(11050)
(10960)
(10806)
(10748)
(10655)
(9780)
(9574)
学科
(97214)
经济(97114)
(86735)
(78784)
企业(78784)
管理(72277)
方法(44845)
数学(36364)
数学方法(36169)
(34257)
业经(29004)
(28511)
中国(24453)
(23623)
财务(23607)
财务管理(23578)
企业财务(22376)
(22076)
税收(20603)
(20427)
农业(19962)
(19120)
贸易(19112)
(19053)
(18602)
技术(17848)
(17367)
(16330)
(15646)
地方(14957)
机构
学院(300384)
大学(297648)
(138389)
经济(136120)
管理(119671)
理学(102424)
理学院(101435)
管理学(100301)
管理学院(99723)
研究(99672)
中国(80290)
(68916)
(61683)
科学(56026)
财经(53680)
(50566)
(48765)
(48721)
(45193)
研究所(45111)
中心(44504)
经济学(43341)
业大(40022)
财经大学(39475)
北京(39434)
经济学院(39366)
农业(38454)
(35216)
(34829)
商学(34391)
基金
项目(186990)
科学(149222)
基金(139281)
研究(138749)
(119695)
国家(118677)
科学基金(103097)
社会(91603)
社会科(87066)
社会科学(87040)
基金项目(73154)
(70741)
自然(64639)
自然科(63205)
自然科学(63185)
自然科学基金(62185)
教育(61826)
(59049)
资助(57562)
编号(55077)
成果(44314)
(43233)
(41590)
重点(41541)
(40606)
(40405)
国家社会(38961)
创新(38182)
教育部(37535)
(36800)
期刊
(154898)
经济(154898)
研究(95611)
(57422)
中国(53869)
管理(47141)
(44892)
学报(40302)
科学(39526)
大学(30744)
农业(30629)
学学(29298)
(28428)
金融(28428)
财经(27401)
技术(26665)
经济研究(25811)
业经(24516)
(23665)
教育(21224)
问题(20722)
(19743)
(19371)
技术经济(18613)
(18284)
国际(18037)
世界(17127)
(16194)
财会(15860)
现代(14472)
共检索到457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宇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企业开始步入对外直接投资阶段,2008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全年流量达到559.1亿美元,达到了200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这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资金流向避税港地区。本文结合对个例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避税港地区吸引我国企业大量投资的主要原因。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量集中在避税港地区的现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涛  麻志明  
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差异将对区位选择和政策支持产生不同的要求。文章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进行检验,判断它们所属的类型,并通过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进一步检验不同类型FDI所处的阶段,从而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和政策支持提出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代中强  
利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得出,垄断优势论、邓宁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说、规避贸易摩擦的动机理论能够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理论并不能够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由于假外资的存在,策略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在我国并不存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枝仲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并不仅仅是因为金融危机提供了机会,而是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性的现象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资本流动开始减缓,跨国直接投资与并购活动也急剧萎缩,200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下降12%,但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上升,并一举突破500亿美元。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高达521亿美元,相比2007年增长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聂名华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企业面临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的国家政治风险、恐怖主义与民族主义风险、政策与法律变动风险、汇率变动与汇兑风险、投资决策与经营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管理体制与道德风险,以便帮助企业科学识别这些风险,大幅度提升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姬大鹏  
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经济总量条件、实现国内经济结构与世界经济结构对接的产业条件、技术条件、特定优势条件、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等几个方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平  徐登峰  
本文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关于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的进入模式选择问题。首先建立中国企业FDI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获得132份有效调查问卷。使用SPSS12.O软件分析得到关于FDI投资方式选择的LOGISTIC模型。模型显示,技术优势、公司国际化程度对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有负向显著影响,东道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对企业采用并购方式有正向显著影响,文化距离、产业壁垒对投资方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股权结构选择与绩效间的关系,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中国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阎海峰  黄烨菁  罗志松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由于独特的历史及制度特征和转型经济特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表现出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特点,也使得相关的理论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缺乏有力的解释。本文在梳理经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四象限的分析框架,指出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并吸收传统理论中的部分成果,结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进行理论扩展。我们的主要结论是,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不仅是其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国际化学习和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相关企业与国内外制度环境互动的结果。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健  于良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FDI)在近几年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未来投资前景一片光明。然而,中国企业通过FDI走进美国市场的道路却十分坎坷。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特点的归纳,发现并深入探究中国企业在美国遇到的投资障碍。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减少投资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先明  黄春桃  
现有的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往往得出模糊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 ,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为逆向投资与顺向投资。本文选取2003—2012年中国对55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从逆向投资与顺向投资比较的视角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并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无论逆向投资还是顺向投资,中国企业均具有强烈的市场寻求动因和自然资源寻求动因。效率寻求动因在顺向投资中表现明显,而战略资产寻求动因在逆向投资中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东道国的制度品质在逆向投资中对市场寻求型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顺向投资中,对效率寻求型投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市场寻求型投资具有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陈逸群  
以2002~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避税地直接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基于信息风险、代理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避税地直接投资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原因在于避税地直接投资降低了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并增加了公司代理成本这提高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进而导致了较高的审计费用。不过,避税地直接投资并不会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而提高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税收情报交换协定有助于缓解避税地直接投资所引发的信息风险,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则有助于减轻避税地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信息风险与代理风险。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避税地直接投资经济后果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中为进一步加强企业避税地直接投资监管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聂名华  
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深远影响,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动荡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环境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导致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显著加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从而使我们面临的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保东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迅猛增长,中国已成为新兴国家中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文章在总结传统文献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分别重点介绍和评述了西方学者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区位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给出了后续深入研究的可能方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韦大宇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东盟市场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逐渐消除,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也日趋活跃。但由于东盟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企业在不同的东盟国家投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影响。因此,中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规避在东盟各国的投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