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6)
- 2023(10162)
- 2022(8129)
- 2021(7727)
- 2020(6572)
- 2019(14988)
- 2018(14630)
- 2017(28096)
- 2016(15098)
- 2015(17154)
- 2014(16866)
- 2013(17203)
- 2012(15860)
- 2011(14257)
- 2010(14616)
- 2009(14128)
- 2008(14715)
- 2007(13159)
- 2006(11991)
- 2005(11475)
- 学科
- 业(78093)
- 济(77540)
- 经济(77443)
- 企(72579)
- 企业(72579)
- 管理(63869)
- 方法(32951)
- 财(26967)
- 业经(26840)
- 数学(25061)
- 数学方法(24884)
- 农(24067)
- 中国(21182)
- 务(20654)
- 财务(20633)
- 财务管理(20613)
- 企业财务(19551)
- 农业(17348)
- 制(16735)
- 技术(16351)
- 贸(15348)
- 贸易(15338)
- 策(15287)
- 易(15030)
- 和(14938)
- 划(14412)
- 体(12911)
- 理论(12416)
- 企业经济(12076)
- 经营(11683)
- 机构
- 学院(230863)
- 大学(227501)
- 济(111414)
- 经济(109735)
- 管理(94973)
- 理学(80214)
- 理学院(79537)
- 管理学(78799)
- 管理学院(78371)
- 研究(76864)
- 中国(65349)
- 财(52801)
- 京(48216)
- 财经(41494)
- 科学(40605)
- 所(38564)
- 经(37725)
- 江(34681)
- 经济学(34506)
- 中心(34162)
- 研究所(34045)
- 农(33381)
- 北京(31576)
- 经济学院(31113)
- 财经大学(30499)
- 商学(28183)
- 商学院(27942)
- 州(27563)
- 业大(27166)
- 院(26891)
- 基金
- 项目(139514)
- 科学(113102)
- 研究(106486)
- 基金(105206)
- 家(89349)
- 国家(88550)
- 科学基金(78137)
- 社会(72074)
- 社会科(68514)
- 社会科学(68495)
- 基金项目(54485)
- 省(51711)
- 自然(47868)
- 教育(46975)
- 自然科(46709)
- 自然科学(46696)
- 自然科学基金(45979)
- 资助(43759)
- 划(42554)
- 编号(41592)
- 成果(33447)
- 业(33204)
- 部(33056)
- 创(31745)
- 国家社会(30962)
- 重点(30794)
- 发(30615)
- 教育部(29068)
- 创新(28803)
- 制(28622)
- 期刊
- 济(130313)
- 经济(130313)
- 研究(74123)
- 财(45202)
- 中国(45035)
- 管理(41493)
- 农(32095)
- 科学(29023)
- 学报(26209)
- 融(24636)
- 金融(24636)
- 农业(22273)
- 财经(22139)
- 技术(21199)
- 业经(21159)
- 大学(20888)
- 经济研究(20829)
- 学学(19554)
- 经(19312)
- 问题(17589)
- 教育(17209)
- 贸(16780)
- 国际(15305)
- 技术经济(15186)
- 世界(15090)
- 业(14853)
- 财会(12425)
- 现代(11998)
- 会计(11398)
- 经济管理(11143)
共检索到36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华
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寻找企业异质性资源对其海外直接投资的推动机制,通过运用国际比较及相关数据检验代理变量的显著程度,检验这些推动因素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程度的强弱。经过分析与比较得出:学习与研发能力中的研发效率与研发支出方面以及国际化经验等因素对中国企业的异质化资源的形成起到显著作用,较强的推动了对外直接投资;而管理能力以及技术的学习吸收能力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较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增强
自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正由产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大国转变。推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中国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需求、化解过剩产能的压力等。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投资质量低下、社会责任意识缺失、海外并购风险评估不到位、国际政治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制约。要提升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必须强化跨国经营融资服务,加快多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完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保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红 张铭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探析程红,张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以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巨大原市场潜力大量吸收着来自国外的投资,而且也开始逐步地外进行直接投资,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之路。(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始于实行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在过去15...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其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明强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内对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需要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保障廉价而稳定的资源供应,但中国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突出。文章指出,可通过政府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充分评估政治风险,发挥国际经济软法的作用,用软实力消除"资源诅咒",开展资源外交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资源型 对外直接投资 政治风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洋 严军 马春光
在理论上界定了对外投资过程中价值侵蚀的概念,将其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不仅创造性地解释了中国企业FDI过程中海外研发、子公司管理、东道国文化水平、企业自有特定资源和海外并购中存在的价值侵蚀问题,而且强调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价值侵蚀 国际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凡 王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晋民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乔晋民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占居主导地位与国内目前投资体制改革形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相适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也包括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遇芳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1990-2007年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虽然1990-2007年从国外溢入中国的研发投入量总体是在增加的,但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不仅没有对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目前中国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就否定其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寻求 对外直接投资 实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景岩 王晓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聂名华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企业面临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的国家政治风险、恐怖主义与民族主义风险、政策与法律变动风险、汇率变动与汇兑风险、投资决策与经营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管理体制与道德风险,以便帮助企业科学识别这些风险,大幅度提升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主要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林 汪五一
本文针对学术界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的特点,引入关键风险的概念,并对关键风险的特征加以描述,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共性的,对投资成败和企业经营绩效起着关键影响的关键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风险加以验证。本研究对于中国企业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关键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风险 识别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立足于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服务业的现实背景,利用1998—200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倾向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扩大;(2)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高管理效率企业、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以及投资多种不同服务行业的企业中;(3)与显著促进企业出口的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不会对企业出口产生影响,该差异凸显了在通过"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出口过程中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地位;(4)贸易成本下降和研发创新水平提升是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企业出口的可能渠道。研究结论从投资行业角度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互补关系提供了经验解释,同时对于客观评估中国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成效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寒 严兵
文章以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探究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结论表明:第一,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对市场寻求型OFDI更大,集聚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市场,并没有造成"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第二,集聚区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越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高,表明地区-行业内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第三,产业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小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作用,并且对民企和中等规模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集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第四,生产率提升是现阶段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渠道,中国产业集聚可能存在国内产业转移、国外寻求市场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对外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