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1)
2023(10188)
2022(8146)
2021(7600)
2020(6466)
2019(14573)
2018(14102)
2017(27051)
2016(14198)
2015(16005)
2014(15532)
2013(15626)
2012(14503)
2011(12878)
2010(13067)
2009(12565)
2008(12906)
2007(11523)
2006(10220)
2005(9718)
作者
(39600)
(33026)
(32973)
(31257)
(21340)
(15699)
(14899)
(12589)
(12404)
(11723)
(11331)
(11041)
(10902)
(10428)
(10366)
(9893)
(9799)
(9555)
(9295)
(9102)
(8095)
(7960)
(7929)
(7505)
(7483)
(7267)
(7234)
(7143)
(6652)
(6327)
学科
(75953)
(74439)
经济(74350)
(70883)
企业(70883)
管理(58424)
方法(32226)
业经(26357)
(25480)
数学(24529)
数学方法(24453)
(23017)
中国(19830)
(19693)
财务(19686)
财务管理(19671)
企业财务(18676)
农业(16656)
技术(16166)
(15417)
贸易(15407)
(15107)
(14912)
(14582)
(13896)
(13259)
(12123)
企业经济(12024)
经营(11309)
理论(11094)
机构
学院(213593)
大学(210393)
(107365)
经济(105999)
管理(88550)
理学(75521)
理学院(74882)
管理学(74320)
管理学院(73912)
研究(72956)
中国(60523)
(48929)
(44185)
财经(38941)
科学(36993)
(35914)
(35621)
经济学(33510)
研究所(31940)
中心(31854)
(31445)
(30797)
经济学院(30293)
财经大学(28853)
北京(28654)
商学(27026)
商学院(26801)
(25727)
业大(25541)
经济管理(24743)
基金
项目(132445)
科学(108248)
基金(101516)
研究(100832)
(87275)
国家(86197)
科学基金(75846)
社会(69575)
社会科(66234)
社会科学(66215)
基金项目(52713)
(48396)
自然(46176)
自然科(45183)
自然科学(45170)
自然科学基金(44520)
教育(44089)
资助(41466)
(40025)
编号(38223)
(32959)
(31597)
(30960)
国家社会(30430)
成果(30161)
重点(29269)
(28942)
创新(28060)
教育部(27946)
中国(27798)
期刊
(122270)
经济(122270)
研究(69116)
(41685)
中国(40442)
管理(39420)
(30158)
科学(27579)
学报(24107)
(22187)
金融(22187)
农业(21202)
财经(20735)
经济研究(20644)
大学(20049)
技术(19665)
业经(19363)
学学(19144)
(18149)
(16387)
问题(16018)
世界(15822)
国际(15738)
(14858)
技术经济(14446)
教育(14078)
现代(11427)
财会(11406)
经济管理(10706)
商业(10179)
共检索到333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樊瑛  
"企业特定优势"是当代西方国际经济主流学派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观点,但却不能有力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本文认为,"国家特定优势"是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依据。国家特定优势包括:"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导向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和宏观调控目标下,兼顾和结合企业微观经济利益的市场行为以及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正在和即将形成的微观竞争优势需要国家的引导、服务和组织才能转化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体系引导并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丛静  张宏  
作为政府主导的跨国经营活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于传统投资动机理论的独特属性。利用2003~2011年4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分为OECD和非OECD国家或地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东道国国家特征对中国OFDI动机的影响和动机转变的现实性。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水平则体现为比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中国企业OFDI的动机构成中,市场获取动机最为重要,资源获取动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技术获取动机的地位有待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海丰  
对外直接投资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现象。然而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发展水平 很低,且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明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应 具备相当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文章还从我国的实际 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其静  谭曼  
关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同时存在“制度风险偏好”和“制度风险规避”两种对立观点,造成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困扰。文章从专用性投资与比较制度优势的视角考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规律。基于fDi Markets数据库中2006—2017年中国企业绿地投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专用性投资强度高的行业投资倾向于制度环境良好的国家,而专用性投资强度低的行业投资倾向于资源丰富但制度环境欠佳的国家;(2)相较于契约制度,那些专用性投资强度高的对外直接投资更看重东道国良好的产权制度。这些结论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中,中国企业并不存在单纯的制度偏好,而是根据投资行业的专用性投资强度特征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特征做出彼此匹配的理性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海军  高明  
在首次提出国家经济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统计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和分析了国家经济风险对于OFDI影响的结构效应,研究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一是国家经济风险中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对OFDI都产生了显著影响,相对于金融风险,OFDI对于经济风险的反应更为敏感;二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国家经济风险,OFDI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风险影响更为明显;三是中国本土的国家经济风险对于OFDI也有实质的负向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晋民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乔晋民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占居主导地位与国内目前投资体制改革形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相适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也包括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遇芳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1990-2007年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虽然1990-2007年从国外溢入中国的研发投入量总体是在增加的,但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不仅没有对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目前中国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就否定其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聂名华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企业面临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的国家政治风险、恐怖主义与民族主义风险、政策与法律变动风险、汇率变动与汇兑风险、投资决策与经营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管理体制与道德风险,以便帮助企业科学识别这些风险,大幅度提升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林  汪五一  
本文针对学术界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的特点,引入关键风险的概念,并对关键风险的特征加以描述,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共性的,对投资成败和企业经营绩效起着关键影响的关键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风险加以验证。本研究对于中国企业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关键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立足于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服务业的现实背景,利用1998—200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倾向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扩大;(2)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高管理效率企业、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以及投资多种不同服务行业的企业中;(3)与显著促进企业出口的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不会对企业出口产生影响,该差异凸显了在通过"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出口过程中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地位;(4)贸易成本下降和研发创新水平提升是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企业出口的可能渠道。研究结论从投资行业角度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互补关系提供了经验解释,同时对于客观评估中国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成效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寒  严兵  
文章以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探究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结论表明:第一,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对市场寻求型OFDI更大,集聚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市场,并没有造成"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第二,集聚区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越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高,表明地区-行业内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第三,产业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小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作用,并且对民企和中等规模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集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第四,生产率提升是现阶段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渠道,中国产业集聚可能存在国内产业转移、国外寻求市场的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