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2)
2023(17897)
2022(14782)
2021(13904)
2020(11903)
2019(26948)
2018(26393)
2017(50910)
2016(27197)
2015(30360)
2014(30097)
2013(29841)
2012(27179)
2011(24252)
2010(24133)
2009(22664)
2008(22685)
2007(19996)
2006(17313)
2005(15931)
作者
(75938)
(63373)
(63091)
(60143)
(40446)
(30195)
(28673)
(24554)
(24051)
(22564)
(21734)
(21403)
(20285)
(20040)
(19741)
(19338)
(18731)
(18367)
(18366)
(18117)
(15706)
(15321)
(15257)
(14493)
(14181)
(14167)
(14098)
(13614)
(12663)
(12494)
学科
(118516)
经济(118358)
(102018)
管理(94358)
(91247)
企业(91247)
方法(53884)
数学(44465)
数学方法(43955)
(38605)
(34332)
业经(33539)
中国(31273)
(27208)
(26715)
财务(26662)
财务管理(26622)
企业财务(25337)
农业(23661)
(22718)
贸易(22704)
(22185)
技术(21461)
(19774)
(19587)
(19200)
(19174)
(19163)
银行(19153)
理论(18971)
机构
学院(389904)
大学(388714)
(172285)
经济(169263)
管理(156531)
理学(134871)
理学院(133536)
管理学(131605)
管理学院(130847)
研究(129014)
中国(102222)
(82750)
(80590)
科学(73123)
财经(65562)
(63474)
(61213)
(59777)
中心(59184)
(57195)
研究所(57011)
业大(53617)
经济学(53468)
北京(50620)
财经大学(48880)
经济学院(48140)
农业(47860)
(46662)
(45701)
师范(45227)
基金
项目(257591)
科学(206685)
基金(192634)
研究(189555)
(166809)
国家(165424)
科学基金(144343)
社会(124933)
社会科(118668)
社会科学(118643)
基金项目(101146)
(97593)
自然(92407)
自然科(90355)
自然科学(90332)
自然科学基金(88813)
教育(86843)
(82251)
资助(78893)
编号(74078)
成果(59724)
(59243)
重点(57633)
(55988)
(54376)
国家社会(53120)
(51949)
创新(51816)
教育部(51738)
课题(50472)
期刊
(188913)
经济(188913)
研究(117054)
中国(73484)
(68176)
管理(63386)
(56325)
学报(54288)
科学(54120)
大学(43313)
学学(41234)
(38807)
金融(38807)
农业(38485)
技术(35110)
教育(34171)
财经(33630)
经济研究(30879)
业经(30249)
(29039)
问题(24964)
(23049)
(22163)
技术经济(21148)
国际(20274)
世界(20221)
财会(18656)
统计(18582)
现代(18454)
(17460)
共检索到583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其静  谭曼  
关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同时存在“制度风险偏好”和“制度风险规避”两种对立观点,造成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困扰。文章从专用性投资与比较制度优势的视角考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规律。基于fDi Markets数据库中2006—2017年中国企业绿地投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专用性投资强度高的行业投资倾向于制度环境良好的国家,而专用性投资强度低的行业投资倾向于资源丰富但制度环境欠佳的国家;(2)相较于契约制度,那些专用性投资强度高的对外直接投资更看重东道国良好的产权制度。这些结论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中,中国企业并不存在单纯的制度偏好,而是根据投资行业的专用性投资强度特征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特征做出彼此匹配的理性抉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在分析不同投资区位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选取46个样本国家(地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GM(1,1)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在逐步减弱;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应逐步减少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金波  
基于2005-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文章采用面板logit模型对东道国与母国的制度差异如何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定量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制度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国家异质性特征;(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倾向于那些制度质量好、经济规模大、市场潜力高、要素成本低、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或地区;(3)中国在发达国家或制度质量较好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制度偏向性和制度风险规避特征;(4)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制度质量较差国家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则呈现出一定的制度风险偏好和制度接近特征;(5)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及其对东道国与母国制度差异的优化互补效应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正向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樊瑛  
"企业特定优势"是当代西方国际经济主流学派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观点,但却不能有力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本文认为,"国家特定优势"是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依据。国家特定优势包括:"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导向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和宏观调控目标下,兼顾和结合企业微观经济利益的市场行为以及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正在和即将形成的微观竞争优势需要国家的引导、服务和组织才能转化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体系引导并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阎大颖  洪俊杰  任兵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对传统的国际折衷理论加以拓展,归纳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环境下,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2006-20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扶植、海外关系资源及自身融资能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能力有重要影响。分类型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制度因素对贸易型、生产型、资源型和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建辉  
本文基于2008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模型经验研究生产率异质性、市场规模与生产率异质性交互变量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高的企业倾向于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个结论对于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高生产率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可以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低生产率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到市场规模小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可以减少市场竞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庄序莹  唐煌  林海波  
近年来税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本文将东道国税收环境概括为总体税负、税制合理性、税收管理效率与税收透明度四个维度。本文收集了2012-2017年沪深A股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170家上市公司在7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行为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东道国税收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总体税负低、税收效率高且签订税收协定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对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敏感程度不高;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环境敏感度也不同,批发和零售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管理效率、税收透明度更为敏感,而制造业则对东道国税制复杂程度更为敏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阎大颖  
本文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跨国公司不同价值链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基于截至2012年148家年销售收入大于1000万美元的中国跨国公司在境外设立的600余个分支,本研究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若干主要决定因素:其一,在区位优势方面,东道国的市场潜力、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战略资产禀赋均对于吸引外资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其二,在制度因素方面,东道国的经济制度质量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决策的作用最明显;此外东道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通讯能力和外资开放度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还表明,处于不同价值链投资的区位分布,既有共性决定因素,也各有差异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文章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新特点及其成因出发,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东道国环境因素。文章在对非洲国家、拉美国家、欧美发达国家、韩国及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投资动机和东道国环境。因此,必须准确定位投资类型,加强事前研究并接受适当的前期辅导,以便进行风险预判,防范可能遭遇的投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陶攀  荆逢春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理论为研究框架,利用2003-2007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探讨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扩展边际,并对企业OFDI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企业OFDI行为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企业生产率越高,其所投资的东道国个数越多;一国市场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或者贸易成本越高,其生产率阈值越低,能够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对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莹  阎大颖  任兵  
本文借鉴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考察东道国区位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对中国企业选择对外投资区位的多重影响。基于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条件逻辑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和正式制度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正式制度风险的负向影响在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FDI经验或较多的国际股权联盟联系时减弱;而文化距离的负向影响只在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FDI经验时才有所降低。结果表明,特定的组织学习有助于中国企业克服由东道国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导致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障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壮雄  付利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利用截断泊松与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从制度障碍与先行贸易的视角考察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基于不同类型制度距离与制度质量的分析表明,中国与东道国的管制性制度距离并不会成为企业进入的障碍;对规范性制度质量低于中国的国家,规范性制度距离也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在规范性制度质量优于中国的国家,规范性制度距离才会成为中国企业进入这些国家的障碍;通过与目标国家先进行贸易,可以降低这种制度形成的障碍,提高中国企业进入的概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凤秀  张建华  
本文将企业所处的宏观背景与制度环境整合,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在面临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母国制度优势去做出国际化战略决策。与传统思路分别分析政府干预和企业外部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考虑中国区域层面制度演化的异质性,将制度的地理纬度差异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不同地区之间制度环境的不平衡发展对政府干预与国际化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削弱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调节作用的强度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均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