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0)
2023(15216)
2022(12775)
2021(12027)
2020(10198)
2019(23508)
2018(23129)
2017(44681)
2016(24086)
2015(27002)
2014(26671)
2013(26773)
2012(24468)
2011(21928)
2010(21725)
2009(20413)
2008(20352)
2007(17758)
2006(15620)
2005(14176)
作者
(68732)
(57143)
(56675)
(54077)
(36521)
(27122)
(25762)
(22340)
(21648)
(20398)
(19493)
(19385)
(18387)
(18008)
(17653)
(17344)
(17061)
(16559)
(16291)
(16248)
(14074)
(13978)
(13634)
(12968)
(12707)
(12649)
(12616)
(12509)
(11347)
(11321)
学科
(107459)
经济(107338)
(95393)
(85583)
企业(85583)
管理(83327)
方法(49391)
数学(39958)
数学方法(39631)
(32312)
业经(31935)
(31742)
中国(27878)
(23891)
财务(23830)
财务管理(23808)
企业财务(22607)
农业(22597)
(20276)
贸易(20265)
技术(20163)
(19787)
(19769)
(18954)
理论(17973)
地方(17647)
(17619)
(17567)
(17128)
环境(15450)
机构
学院(349401)
大学(348427)
(150922)
经济(148227)
管理(144800)
理学(125072)
理学院(123855)
管理学(122202)
管理学院(121576)
研究(115388)
中国(89457)
(74320)
科学(68038)
(67986)
(57265)
财经(54948)
(54396)
研究所(51941)
中心(50708)
(50165)
(49564)
业大(49511)
北京(47312)
经济学(45347)
农业(42665)
(41817)
(41779)
师范(41498)
经济学院(41039)
财经大学(40812)
基金
项目(233374)
科学(185710)
研究(173050)
基金(172356)
(148886)
国家(147613)
科学基金(128588)
社会(111374)
社会科(105699)
社会科学(105671)
基金项目(91402)
(88647)
自然(82836)
自然科(80975)
自然科学(80956)
自然科学基金(79575)
教育(77486)
(74081)
资助(71040)
编号(69557)
成果(55306)
(52510)
重点(51212)
(50408)
(49524)
课题(46574)
创新(46415)
国家社会(46294)
教育部(45517)
(44730)
期刊
(166551)
经济(166551)
研究(105414)
中国(61608)
管理(57172)
(54259)
(50392)
学报(49524)
科学(48894)
大学(38376)
学学(36311)
农业(35564)
教育(31788)
技术(31064)
(29622)
金融(29622)
财经(27538)
业经(27476)
经济研究(26726)
(23694)
问题(21804)
(20997)
技术经济(19913)
(18525)
世界(17461)
现代(17287)
国际(16579)
科技(16193)
理论(16173)
商业(15530)
共检索到513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骏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开始蓬勃兴起。2006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领先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已经引起全球注目。文章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的基础上,以全球视野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外动力源进行了研究,希望以此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骏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蓬勃兴起。2006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领先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与其动力源紧密相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内部与外部两种完全不同的动力源。内部动力源与垄断优势相关,外部动力源与技术获取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晋民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乔晋民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占居主导地位与国内目前投资体制改革形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相适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也包括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遇芳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1990-2007年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虽然1990-2007年从国外溢入中国的研发投入量总体是在增加的,但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不仅没有对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目前中国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就否定其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泳  
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效是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焦点问题。然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测度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结果。本文用企业层面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出增长效应和技术提升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企业海外投资与国内投资相比在产出增长和技术提升效应上没有差异,说明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加快发展壮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愿望需要更切实的促进措施。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发达国家投资1、2年期对母企业产出增长和技术提升的效应分别低于国内投资5.7%、8.9%和11.4%、9.2%,2年后这种效应变得不显著,这意味着对不发达国家投资的企业要支付一个短期成本,这种效应主要是由在梯度转移行业以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青  张华容  
选取2003-2013年中国对133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借鉴国际投资引力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政治风险规避特性;企业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应对政治风险,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实现收益最大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阳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进入方式及产业分布等多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中国的对外投资特点和趋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肖慧敏  刘辉煌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文章采用2005-2011年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基于neighbor与kernel倾向分值匹配方法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存在学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技术水平。考虑到投资区位及企业投资动态的差异,文章对境外投资企业进行细分后发现,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比仅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而持续对外投资的企业获得了更高的生产率及技术溢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宏兵  郭界秀  翟瑞瑞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新常态和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背景下,探寻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极化及其作用机理,对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极化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显著增加了母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但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对高技术和低技术企业的就业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中等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即存在"两端高、中间低"的就业极化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1)企业对"一带一路"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骏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非常低。自主创新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来源,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并保持垄断优势,而企业具备了垄断优势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为此,我国企业应从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产品创新三方面入手,实施自主创新,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宏兵  郭界秀  翟瑞瑞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新常态和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背景下,探寻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极化及其作用机理,对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极化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显著增加了母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但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对高技术和低技术企业的就业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中等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即存在"两端高、中间低"的就业极化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1)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2)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相比,对高收入国家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母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趋势;(3)与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加剧了劳动力的低技术"极化"趋势。上述研究为实现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与就业优先战略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欧阳艳艳  关红玲  郭巍  
文章采用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外间接投资与世界银行东道国匹配数据,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直接投资对间接投资表现为较强的促进作用,当东道国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投资环境较好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将带动其对外间接投资增长;而间接投资对直接投资则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当东道国汇率上升时,企业基于套汇动机的对外间接投资增加,却由于购买力下降导致其对外直接投资减少.此外,投资方式以及产权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先明  黄春桃  
现有的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往往得出模糊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 ,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为逆向投资与顺向投资。本文选取2003—2012年中国对55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从逆向投资与顺向投资比较的视角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并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无论逆向投资还是顺向投资,中国企业均具有强烈的市场寻求动因和自然资源寻求动因。效率寻求动因在顺向投资中表现明显,而战略资产寻求动因在逆向投资中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东道国的制度品质在逆向投资中对市场寻求型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顺向投资中,对效率寻求型投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市场寻求型投资具有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杜毓琦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其动态滞后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在考虑多维专利出海质量、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利出海通过技术领先效应和声誉传递效应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利出海对数字化企业、顺向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国企业向投资网络社区内东道国、高知识产权保护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为依托创新全球化布局推动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微观依据,对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