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9)
2023(11261)
2022(9084)
2021(8476)
2020(7118)
2019(15922)
2018(15589)
2017(29628)
2016(15505)
2015(17256)
2014(16472)
2013(16590)
2012(15244)
2011(13565)
2010(13752)
2009(13214)
2008(13455)
2007(12156)
2006(10677)
2005(10095)
作者
(41699)
(34994)
(34916)
(32939)
(22272)
(16497)
(15616)
(13282)
(13175)
(12437)
(11915)
(11588)
(11524)
(10997)
(10833)
(10471)
(10464)
(10019)
(9833)
(9594)
(8509)
(8282)
(8236)
(7947)
(7856)
(7701)
(7609)
(7599)
(7026)
(6708)
学科
(80896)
(77420)
经济(77335)
(75909)
企业(75909)
管理(64908)
方法(33008)
业经(27771)
(26490)
数学(25063)
数学方法(24967)
(23173)
中国(21673)
(20228)
财务(20224)
财务管理(20212)
技术(19968)
企业财务(19186)
农业(16809)
(16045)
(15576)
贸易(15561)
(15253)
(15241)
(14493)
技术管理(13796)
(13399)
(12779)
理论(12753)
企业经济(12245)
机构
学院(226786)
大学(222837)
(112077)
经济(110601)
管理(95663)
理学(81812)
理学院(81135)
管理学(80500)
管理学院(80059)
研究(73861)
中国(61987)
(51530)
(46223)
财经(40570)
科学(37549)
(37080)
(35343)
经济学(34827)
(33478)
中心(32500)
经济学院(31428)
研究所(31334)
(31269)
财经大学(30007)
北京(29691)
商学(29121)
商学院(28873)
业大(26671)
(26385)
经济管理(26317)
基金
项目(141675)
科学(116424)
研究(108848)
基金(107635)
(91336)
国家(90530)
科学基金(80871)
社会(75189)
社会科(71617)
社会科学(71602)
基金项目(56144)
(53452)
自然(48978)
自然科(48001)
自然科学(47991)
教育(47920)
自然科学基金(47304)
(43578)
资助(42999)
编号(41171)
(36723)
(34716)
(33254)
创新(33228)
国家社会(32541)
成果(32136)
(31272)
重点(31224)
(29981)
教育部(29666)
期刊
(127081)
经济(127081)
研究(73156)
中国(46116)
(44125)
管理(43850)
(29799)
科学(28243)
学报(23999)
(23811)
金融(23811)
技术(21947)
财经(21659)
经济研究(21506)
农业(20862)
业经(20715)
大学(20334)
学学(19308)
(18933)
教育(17909)
问题(16413)
(16253)
技术经济(15844)
国际(14997)
(14835)
世界(14807)
现代(12151)
财会(11873)
经济管理(11320)
科技(11175)
共检索到353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企业层面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全面系统地评估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OFDI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OFDI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并逐年递增;我们依据三种标准对OFDI进行分类,发现不同类型OFDI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还特别关注了OFDI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发现OFDI在总体上显著延长了企业创新的持续期,但不同类型OFDI对企业创新持续期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客观评估中国企业OFDI的成效提供了一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宋学印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倍差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检验我们得出如下几点经验证据:对外直接投资(ODI)当期会降低企业加成率;ODI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且呈现增长趋势;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型ODI具有显著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中国对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投资有显著超过平均水平的正向滞后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本文从受援国邻国的视角入手,使用企业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对于中国企业向受援国邻国的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表明,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受援国国内,而且还具有“延展效应”,即会促进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进行直接投资。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外援助通过提升中国在受援国邻国中的国家形象进而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受援国邻国进行直接投资。本文的结论意味着,中国的对外援助在促进东道国及邻国发展的同时,也对本国企业“走出去”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青  高基乔  
本文选择2000-2019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据,分析了双层股权制度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在理论上,一方面,由于创始人掌握了高投票权股票,双层股权结构可能加剧壕堑效应,阻碍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双层股权结构可以缓解管理层面临的市场压力,减少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促进企业创新。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双层股权制度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但这种促进作用随着高投票权倍数的增加呈现倒U型关系。在异质性分析中,本文发现双层股权结构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行业、融资约束相对严重和外部关注度相对较高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为我国股票市场上特别表决权的试点和进一步开放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顾露露  陆伟桢  陈漪澜  
基于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微观数据,本文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研究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移民网络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为非国有控股企业、采用绿地投资方式、投资东道国为发达国家时,促进作用更明显。调节机制检验表明:东道国制度质量与制度距离的提升增强了移民网络的促进效应;东道国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则会减弱移民网络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移民网络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男性移民来起作用;如果考虑中国移民和东道国移民的共同作用,则移民网络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骏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非常低。自主创新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来源,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并保持垄断优势,而企业具备了垄断优势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为此,我国企业应从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产品创新三方面入手,实施自主创新,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洋  严军  马春光  
基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角度,本文构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选取中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与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指标为实证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R&D人员数、R&D投入额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有正效应,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将科学技术转化成高技术产值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地区技术转换能力明显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呈负向效应,而其他地区均为正向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亚伟  
中国企业能否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中获得生产率的提升?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检验2005-2007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并探讨了企业研发投入及投资区位对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是存在的,并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持续,对外直接投资对生产率的提升效应越来越明显;相对于无研发投入的企业,持续研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更加明显;企业投资区位选择为发达国家时,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惠泽  张梅  
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得不考虑要素市场扭曲的调节作用。基于2009—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面板数据,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视角考察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显著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但较高的要素市场扭曲环境能缓解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2)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要素市场扭曲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会抑制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作用;(3)要素市场扭曲的空间样本分布多集中在较高水平上,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着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门槛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芳  胡悦  
本文利用中国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创业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以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质量(发明专利申请、有效专利数、国际专利分类号IPC数和专利权利要求数)衡量企业创新绩效,回归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显著促进了创新绩效;对于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高新技术密集度更高的行业以及产权保护更好的地区,创业投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更显著。本文进一步区分创业投资机构的特征,发现非国有创业投资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国有创业投资;高声誉、高网络资本的创业投资机构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芳  胡悦  
本文利用中国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创业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以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质量(发明专利申请、有效专利数、国际专利分类号IPC数和专利权利要求数)衡量企业创新绩效,回归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显著促进了创新绩效;对于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高新技术密集度更高的行业以及产权保护更好的地区,创业投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更显著。本文进一步区分创业投资机构的特征,发现非国有创业投资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国有创业投资;高声誉、高网络资本的创业投资机构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泽  
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必须站在理论高度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演进规律、进入方式、投资结构、品牌与文化整合等问题进行系统思考,总结和反思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借鉴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的有益理论和经验,以构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基础,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柳学信  孔晓旭  刘春青  王琪  
利用2007—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研究高额的政府补助是否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将企业研发支出作为中间变量分析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在控制企业规模和企业科研人员数量之后,政府财政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提高的正面激励作用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挤出"作用。企业研发支出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其中研发支出与发明专利的数量负相关,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数量正相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晋民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乔晋民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占居主导地位与国内目前投资体制改革形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相适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也包括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