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8)
- 2023(16584)
- 2022(13568)
- 2021(12895)
- 2020(10939)
- 2019(25009)
- 2018(24597)
- 2017(47523)
- 2016(25166)
- 2015(28156)
- 2014(27673)
- 2013(27212)
- 2012(24570)
- 2011(21740)
- 2010(21633)
- 2009(20187)
- 2008(19944)
- 2007(17310)
- 2006(14814)
- 2005(13410)
- 学科
- 济(112227)
- 经济(112116)
- 业(97923)
- 企(88360)
- 企业(88360)
- 管理(86223)
- 方法(54591)
- 数学(45676)
- 数学方法(45010)
- 财(34050)
- 业经(32109)
- 农(31984)
- 中国(28401)
- 务(25152)
- 财务(25094)
- 财务管理(25064)
- 企业财务(23830)
- 农业(22334)
- 制(21140)
- 贸(21134)
- 贸易(21121)
- 技术(20972)
- 易(20661)
- 理论(19137)
- 和(18198)
- 策(18171)
- 划(17961)
- 学(16294)
- 地方(16201)
- 体(16043)
- 机构
- 学院(359211)
- 大学(355136)
- 济(158359)
- 经济(155743)
- 管理(147647)
- 理学(128253)
- 理学院(127064)
- 管理学(125012)
- 管理学院(124331)
- 研究(113150)
- 中国(90094)
- 京(72931)
- 财(72461)
- 科学(64894)
- 财经(58698)
- 所(54632)
- 农(54480)
- 经(53698)
- 中心(51998)
- 江(50874)
- 研究所(49474)
- 业大(49259)
- 经济学(48971)
- 北京(45515)
- 经济学院(44242)
- 财经大学(43868)
- 农业(42709)
- 范(41239)
- 商学(41039)
- 院(40996)
- 基金
- 项目(241057)
- 科学(194036)
- 基金(180782)
- 研究(176738)
- 家(156379)
- 国家(155077)
- 科学基金(136484)
- 社会(116425)
- 社会科(110735)
- 社会科学(110710)
- 基金项目(94616)
- 省(91697)
- 自然(88243)
- 自然科(86382)
- 自然科学(86362)
- 自然科学基金(84920)
- 教育(81675)
- 划(76974)
- 资助(74646)
- 编号(69410)
- 部(55014)
- 成果(54381)
- 重点(53484)
- 创(52842)
- 发(50858)
- 国家社会(49601)
- 创新(48779)
- 教育部(48243)
- 人文(46976)
- 课题(46619)
- 期刊
- 济(167752)
- 经济(167752)
- 研究(102751)
- 中国(62905)
- 财(59651)
- 管理(59529)
- 农(49652)
- 科学(49274)
- 学报(48160)
- 大学(38768)
- 学学(37036)
- 技术(34794)
- 农业(34513)
- 融(32091)
- 金融(32091)
- 教育(31104)
- 财经(29819)
- 经济研究(28221)
- 业经(27909)
- 经(25820)
- 问题(22056)
- 业(21378)
- 技术经济(20641)
- 贸(19573)
- 统计(18933)
- 世界(17896)
- 策(17786)
- 国际(17479)
- 财会(17161)
- 现代(16945)
共检索到519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鹏 秦泗霞
本文通过建立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数据,检验了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生产率较低的企业更可能选择跨国并购;规模更大、资本密集度更高和研发投入更多的非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此外,本文对整体样本按投资动机进行了分类,从企业异质性角度探究了不同类型企业在对外投资模式选择上存在的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时雄 刘丹
使用Zephy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并结合各企业年报数据,建立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等因素出发,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较大和研发水平较高的中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当东道国市场规模越大、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治理水平越高时,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而企业战略资产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生产率以及东道国创建企业成本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两种模式的选择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鹿
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何种进入模式直接关系到技术获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高层管理者认知—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选择分析框架,识别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技术寻求类型、企业规模、产业变革程度4个影响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假设命题。通过对康希诺生物、鹦鹉乐器和天津药业三家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企业倾向于决策与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技术寻求类型的差异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规模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处于产业变革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组织弹性大的进入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茂 陆毅 陈丽丽
本文借助中国商务部提供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以下简称),整理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再把该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形成的全新数据库包含丰富的企业财务信息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基于整合后的数据库,本文首次实证考察了生产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本文发现: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并购模式的概率越大;母国企业上游知识资产跨国流动性差异会一定程度影响生产率的选择效应;通过对生产率分解进一步发现,管理能力越强的企业明显倾向于选择并购模式,但研发能力对投资模式的选择效应却并不明显。因此,本文的发现对我国"走出去"企业进入模式选择能够提供微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闫周府 李茹 吴方卫
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给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商品出口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出口,但促进作用在异质性视角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①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②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强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③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资本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间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出口的影响均不确定;④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影响不确定;⑤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抑制了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异质性 出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建辉
本文基于2008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模型经验研究生产率异质性、市场规模与生产率异质性交互变量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高的企业倾向于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个结论对于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高生产率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到市场规模大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可以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低生产率的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到市场规模小的区位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可以减少市场竞争。
关键词:
生产率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 交互变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陶攀 荆逢春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理论为研究框架,利用2003-2007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探讨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扩展边际,并对企业OFDI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企业OFDI行为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企业生产率越高,其所投资的东道国个数越多;一国市场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或者贸易成本越高,其生产率阈值越低,能够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对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冠宏
随着"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大量增加。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和对外投资决策的相互关系。除验证了企业生产率越高越有可能对外投资的传统理论外,本文还发现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不一定高;第二,越有效率的企业不一定进行市场寻求型投资,但越有可能进行技术研发类投资;第三,对外投资的国有企业可能不比其它类型的对外投资企业生产率更高;第四,如果目的国是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目的国越多企业生产率不一定越高。因此通过本文的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解。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速建 刘建丽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的核心内容。进入模式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绩效。传统的经济学选择模型都是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构筑"成本一收益"分析框架,这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有一定指导意义;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多数企业还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它们进入海外市场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必须考虑特定战略动因的实现。针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构造了一个分层次树型选择模型和动态的多目标进入模式决策模型.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有所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守华 吴春雷 刘国强
企业环境资源和财务资源承担着价值创造功能,而出口模式的选择是价值实现方式。本文从独立因素和协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生态效率、融资约束与出口模式选择的价值创造机理,并以2013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态效率越高或者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则越倾向于选择直接出口模式,反之则越倾向于间接出口模式。进一步地,企业生态效率与融资约束程度协同作用时对直接出口模式倾向的贡献大于它们各自发挥作用时的贡献之和,且良性协同性越强则这种协同效应越大;较高的生态效率与各种融资约束水平的协同效应随着融资约束由低到高而反向变化;如果生态效率较低,则不论融资约束如何,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许钢祥 朱杏珍
基于2001—2012年《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与国泰安(CSMAR)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选取沪深两市126家进行对外投资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跨国企业在制度双元情境下如何通过进入模式选择来响应母公司和东道国的"双重"制度压力。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跨国企业可以通过重复使用合资型进入模式缓解因国有性质造成的企业内部制度压力,并且同时克服因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导致的外部制度压力,进而获得内外部合法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柳卸林 朱嵩嵩 吕萍 吴铃琳
近几年中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并购交易中频频博得全球瞩目。对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已有很多研究,但是尚未有研究系统地从母国制度视角分析中国哪些制度因素对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有影响。文章在进入模式领域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将母国视角与制度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了完整的母国制度因素对进入模式选择影响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进入模式 中国 母国因素 制度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以中国服装、纺织和鞋帽类企业为例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与其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检验有如下发现:第一,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对外投资;第二,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其生产率不一定比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的企业高;第三,就市场寻求而言,当地生产类投资的企业要比商贸服务类投资的企业生产率高;第四,投资目的国多的企业不一定比投资目的国少的企业生产率高。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更深层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特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陈晓华 吴应宇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沉没成本的企业动态多期创新决策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和Probit模型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决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国有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被动选择"特征,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主动选择"特征,且要素密集度异质性企业的创新决策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我国多数企业的创新决策存在明显的"创新选择惰性"特征,这一特征是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症结所在;沉没成本、本土企业出口扩大、劳动者平均技能提升和企业投入产出效率改进均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亮 吕鸿江
利用2001~2010年中国在沪市上市的3286家样本企业数据,文章分析了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中,贡献性资产研发密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补充性资产广告密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补充性资产市场化程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制度环境中,东道国制度环境越完善(东道国风险越低、腐败印象指数越低、投资自由度越高、金融自由度越高、贸易自由度和货币自由度越高),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对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与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之间均存在负向的调节效...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制度环境 文化差异 进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