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8)
- 2023(10833)
- 2022(8682)
- 2021(8053)
- 2020(6938)
- 2019(15672)
- 2018(15184)
- 2017(29850)
- 2016(15835)
- 2015(17676)
- 2014(17354)
- 2013(17730)
- 2012(16502)
- 2011(14798)
- 2010(14792)
- 2009(14041)
- 2008(14337)
- 2007(12855)
- 2006(11492)
- 2005(10814)
- 学科
- 济(84816)
- 经济(84732)
- 业(80308)
- 企(74794)
- 企业(74794)
- 管理(61855)
- 方法(35540)
- 业经(29377)
- 数学(27372)
- 数学方法(27275)
- 财(26541)
- 农(24081)
- 中国(21201)
- 务(20229)
- 财务(20221)
- 财务管理(20208)
- 企业财务(19187)
- 技术(18388)
- 农业(17614)
- 制(16077)
- 贸(15574)
- 贸易(15565)
- 易(15188)
- 策(15109)
- 划(14500)
- 和(14231)
- 地方(13117)
- 体(13037)
- 产业(12872)
- 企业经济(12612)
- 机构
- 学院(236415)
- 大学(231906)
- 济(118301)
- 经济(116809)
- 管理(97691)
- 理学(83540)
- 理学院(82844)
- 管理学(82078)
- 管理学院(81638)
- 研究(80930)
- 中国(66010)
- 财(53167)
- 京(48531)
- 科学(42171)
- 财经(42145)
- 所(39977)
- 经(38456)
- 经济学(36879)
- 研究所(35622)
- 中心(35228)
- 农(34886)
- 江(34739)
- 经济学院(33351)
- 北京(31386)
- 财经大学(31154)
- 商学(29326)
- 商学院(29079)
- 业大(29039)
- 院(28966)
- 经济管理(27517)
- 基金
- 项目(148246)
- 科学(120752)
- 基金(112126)
- 研究(111776)
- 家(95684)
- 国家(94880)
- 科学基金(83772)
- 社会(76555)
- 社会科(73054)
- 社会科学(73037)
- 基金项目(58445)
- 省(55706)
- 自然(51455)
- 自然科(50322)
- 自然科学(50311)
- 自然科学基金(49561)
- 教育(48682)
- 资助(46132)
- 划(45722)
- 编号(42345)
- 业(35325)
- 部(34816)
- 创(34509)
- 发(33621)
- 国家社会(33008)
- 重点(32919)
- 成果(32816)
- 创新(31358)
- 教育部(30600)
- 人文(30130)
- 期刊
- 济(135237)
- 经济(135237)
- 研究(75670)
- 财(44678)
- 管理(43308)
- 中国(43199)
- 农(32750)
- 科学(30568)
- 学报(26521)
- 融(23879)
- 金融(23879)
- 农业(23057)
- 经济研究(23039)
- 财经(22189)
- 技术(22053)
- 业经(22044)
- 大学(21802)
- 学学(20960)
- 经(19495)
- 问题(17831)
- 贸(16816)
- 世界(16225)
- 技术经济(16035)
- 业(15868)
- 国际(15814)
- 教育(14542)
- 现代(12800)
- 经济管理(12084)
- 商业(11917)
- 财会(11700)
共检索到365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殿中
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布结构。目前,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航空运输业等产业,是中国企业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主要产业。面对中亚五国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中国有必要适当调整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策略。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企业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并结合中亚五国新的产业发展战略,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提出了产业选择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欣
虽然近几年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但与双边贸易相比规模不大,仍处在起步阶段,如何促进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不合理的产业分布是导致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效率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产业选择基准,确定了中国企业对俄投资的产业方向并加以引导,以促进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对俄直接投资 选择基准 产业方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在分析不同投资区位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选取46个样本国家(地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GM(1,1)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在逐步减弱;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应逐步减少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悦 杨殿中
近年来,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取得了长足发展,这对双方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投资流量与存量、区位分布、投资主体、产业分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其次,从中亚五国投资环境、中国政府政策支持和中国企业投资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财政支持、贸易促进、金融支持、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为中国政府提出了支持企业开展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并从投资前调研与评估、产业选择与区位选择、投资模式丰富与创新、提高本土化水平与搞好公共关系等方面,为中国企业开展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中亚五国 直接投资 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寒 严兵
文章以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探究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结论表明:第一,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对市场寻求型OFDI更大,集聚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市场,并没有造成"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第二,集聚区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越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高,表明地区-行业内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第三,产业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小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作用,并且对民企和中等规模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集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第四,生产率提升是现阶段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渠道,中国产业集聚可能存在国内产业转移、国外寻求市场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对外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丽丽 刘慧芳
欧盟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分析,重点探讨了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分布、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在不断增加,但比重并不大;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以及金融业;投资的地域则主要集中于欧盟核心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企业对欧盟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加,而且会加大对新增欧盟国家的投资,改善区域分布不均的现状,并购的投资方式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欧盟 直接投资 发展趋势 投资模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瑞娟 彭剑峰
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稳步推进,中亚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将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但目前该地区各国基本上仍处于经济转型期,存在市场体制不完善、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加之国际局势的影响,使得中国企业在进行直接投资时面临国家风险突出、投资与营商环境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为规避风险,我国企业应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投资,并针对大型项目投资建立完备的投资链。同时,还需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投资模式,以期达到有效规避直接投资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大型投资项目 经济自由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强 李志翠
运用经济学和博弈论相关理论建立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影响我国企业在中亚国家跨国经营的市场因素、成本因素与税收因素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我国企业在中亚跨国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亚 投资 区位选择模型 跨国经营 税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荆全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本质要求中国企业顺应潮流 ,抓住机遇 ,适时适量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战略为 :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应选择发展中国家 ,同时巩固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投资产业首选制造业 ,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融资方式 ,在投资中要加强技术创新 ,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增强
自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正由产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大国转变。推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中国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需求、化解过剩产能的压力等。目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投资质量低下、社会责任意识缺失、海外并购风险评估不到位、国际政治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制约。要提升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必须强化跨国经营融资服务,加快多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完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运用制度因素和组织学习的经典理论,根据制度约束和国际经验,就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模式提出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对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的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中国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越强,FDI时越倾向于合资,而企业的国际经验越丰富,FDI时越倾向于并购的结论。同时,还揭示出一系列在制度转型和加速国际化背景下,影响企业选择并购和合资的宏微观层面的特定因素。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跨国并购 制度约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勇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