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15)
2023(20948)
2022(17654)
2021(16551)
2020(14022)
2019(32097)
2018(31544)
2017(60341)
2016(32588)
2015(36747)
2014(36316)
2013(35754)
2012(32736)
2011(29228)
2010(29359)
2009(27222)
2008(26742)
2007(23520)
2006(20833)
2005(18891)
作者
(91531)
(76116)
(75354)
(72067)
(48680)
(36211)
(34423)
(29616)
(29026)
(27224)
(25871)
(25828)
(24361)
(24088)
(23529)
(23388)
(22651)
(22217)
(21956)
(21903)
(18986)
(18563)
(18341)
(17574)
(16997)
(16997)
(16893)
(16761)
(15173)
(15020)
学科
(135825)
经济(135654)
(108002)
管理(102402)
(94625)
企业(94625)
方法(59516)
数学(48723)
数学方法(48055)
(39902)
(39616)
中国(38428)
业经(37212)
(27384)
农业(27202)
(26095)
财务(26008)
(26003)
贸易(25984)
财务管理(25965)
(25697)
(25295)
地方(25136)
企业财务(24577)
理论(24217)
技术(23269)
(23055)
(21603)
银行(21559)
(20965)
机构
大学(458564)
学院(457807)
(190814)
经济(187037)
管理(182437)
理学(156536)
理学院(154903)
研究(153735)
管理学(152247)
管理学院(151413)
中国(120304)
(98279)
科学(91511)
(89085)
(76098)
(73074)
财经(70657)
中心(70172)
研究所(68817)
(68318)
业大(65036)
(64367)
北京(62508)
(59472)
师范(58961)
经济学(57646)
农业(56795)
(55921)
(54969)
财经大学(52439)
基金
项目(304826)
科学(241538)
研究(225760)
基金(223147)
(193924)
国家(192110)
科学基金(166083)
社会(144346)
社会科(136799)
社会科学(136758)
基金项目(116975)
(116813)
自然(106429)
自然科(104024)
自然科学(104000)
教育(103575)
自然科学基金(102166)
(98251)
资助(91891)
编号(91447)
成果(74819)
(67916)
重点(67880)
(64889)
(64210)
课题(62735)
国家社会(60207)
创新(59560)
教育部(58813)
科研(57793)
期刊
(213324)
经济(213324)
研究(139750)
中国(90474)
管理(71839)
(70725)
学报(68562)
(67586)
科学(65120)
大学(53511)
教育(51471)
学学(49888)
农业(46429)
(43207)
金融(43207)
技术(41762)
业经(35150)
财经(35012)
经济研究(34073)
(30184)
问题(27905)
(26783)
(23863)
图书(23858)
技术经济(23515)
世界(21840)
国际(21788)
(21327)
现代(21201)
理论(20929)
共检索到694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慧  赵甜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内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问题。本文建立供需模型综合分析国家距离对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两种主要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的影响,随后使用PPML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家距离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整体呈现抑制作用,其中对OFDI的抑制更为显著。不同维度的国家距离对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影响不同,文化距离、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提高了出口倾向,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则提高了投资倾向,此类因素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间也存在差别。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涛  刘灼  陈海峰  向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此打造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构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制度距离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制约因素,深刻地影响着跨国经济活动。本文建立五维制度距离指数,划分为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使用引力模型探讨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法距离和知识距离强化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意愿,而经济距离、外交距离则相反;区分"一带"与"一路"不同板块国家,发现中国企业具有倾向性;区分差异化地理位置,发现中国企业在亚洲和欧洲的情况略有差异,其更偏向同属于亚洲区域,且文化距离相差较大的国家。本文结论为优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机制,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深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吉鹏  衣长军  黄健  
当前世界各国在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经济等维度距离,仍然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根据外来者劣势与制度套利论,检验多维距离因素对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文化、制度以及经济距离增加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不同方向的制度距离与经济距离具有差异化影响,正向制度距离与正向经济距离增加降低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绩效;负向制度距离与负向经济距离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凤  葛岳静  赵亚博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距离是对外投资区位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综合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知识、外交和与全球连接等方面的国家距离,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距离与中国企业"走出去"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1)中国企业对沿线投资设厂的区域差异较大,规模从大到小依次为:东南亚、蒙俄、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中东欧。(2)综合的国家地缘距离与中国OFDI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3)除全球连接距离对中国OFDI有不显著的正向作用外,其他国家距离都表现为负向作用,其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良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建立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和规范性制度距离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负向影响;传统影响因素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选择行为仍然重要。基于管制性制度距离的复杂机制,本文对其方向性加以区分并检验,发现中国企业选择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投资时,制度距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京星  黄健柏  刘天琦  
基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四个维度构建动态面板引力模型,综合分析中国钢铁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钢铁产能合作中,地理"硬距离"的影响正在逐渐弱化,经济、制度、文化等"软距离"的影响正在加强。(2)经济距离对开展钢铁产能合作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则对开展钢铁产能合作有显著的负向阻碍作用。(3)"四种距离"对"一带一路"不同线路国家的产能合作影响不同,南线国家主要受文化距离的影响,中线国家主要受经济距离的影响,北线国家则主要受经济距离和制度距离的共同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吉生保  李书慧  马淑娟  
文章从地理、经济、文化和制度层面全面考察了中国与东道国的距离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首先,本文直观给出了中国与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距离,发现相比中日、中美"距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距离"明显较近(中日之间地理距离除外),不同的距离维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不同影响;其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距离色彩明显,"由近及远"态势初显;再次,借鉴引力模型,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舒杏  王佳  胡锡琴  
出口频率研究为保障出口贸易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的月度数据,刻画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频率的分布特征,发现大多数企业出口频率较低,且随着出口频率的增加其所占比重迅速递减。进一步采用Nbreg计数模型考察出口频率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目的国需求、不确定性和汇率波动会积极地影响出口频率,而双边距离和经济自由度衡量的运输成本会消极地影响出口频率。同时,出口频率存在所有制、贸易方式、区域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深挖贸易互补潜力,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提升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制定合理的贸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扬  黄浩溢  曹亮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变化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产生了积极效应,该积极效应在贸易便利化提升后的第二期开始显现。而在当期内,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甚至会降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因此,企业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持续建设,以便在长期实现价值链的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邸玉娜  由林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昕   唐登林  
本文基于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实证分析2007~2018年中国3,981家企业对4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盈利能力为驱动的市场拓展行为。就企业内在属性差异而言,国有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以扩大市场规模为主,民营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受到商贸效率和市场规模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型企业OFDI的主要内在驱动源于盈利能力的下降。就经济要素禀赋差异而言,以效率禀赋型地区为分界,企业盈利能力对OFDI的影响由负转正。就商贸运输渠道和现代化差异而言,商贸企业偏向对“一路”地区展开直接投资,产能转移企业偏向对“一带”地区的直接投资;企业存在通过OFDI实现科技逆向流出的需求。中国应加速培育企业的本土市场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广奇  王瑾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数量和交易规模不断提高,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大,因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企业的绩效,重点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股权性质下的企业绩效差异,并提出提高企业绩效的新举措。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韩冰  魏瑶  韩纪琴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疫情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呈上升趋势。中国开展OFDI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模式选择是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文章从微观和宏观视角,以2005-2019年我国对沿线国家资源型行业直接投资的178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小和营业收入越大越偏好以绿地投资模式进入沿线国家资源型行业;东道国制度质量越高且与我国文化距离越大,企业以跨国并购模式对东道国资源型行业投资几率越大。东道国经济水平与OFDI模式选择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企业要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模式,政府要加强引导,建立OFDI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更好走出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朋军  于鹏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资源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市场寻求型三种动因。文化距离负向调节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正向调节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对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无显著影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必须关注文化距离的影响,资源寻求型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可选择与我国文化差异小的国家;市场寻求型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可选择文化差异较大的发达国家,以获得东道国的市场;而由于文化距离对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相关企业应结合行业、国际产业链竞争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其投资区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微  卜伟  
基于中国与东道国的政治、文化和制度距离研究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模式选择问题。选取2005-2018年间A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9次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建立多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发现:政治距离较大,企业倾向于并购,对合资和独资没有偏向;文化距离较大,企业倾向于绿地合资;制度距离较大,投资模式的选择依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进一步发现,政治距离对投资模式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