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24)
- 2023(23351)
- 2022(19721)
- 2021(18319)
- 2020(15429)
- 2019(35302)
- 2018(34840)
- 2017(65766)
- 2016(35752)
- 2015(40216)
- 2014(39715)
- 2013(39201)
- 2012(36407)
- 2011(32881)
- 2010(33074)
- 2009(30566)
- 2008(30500)
- 2007(27535)
- 2006(24409)
- 2005(21985)
- 学科
- 济(150832)
- 经济(150679)
- 业(113953)
- 管理(112845)
- 企(99509)
- 企业(99509)
- 方法(62974)
- 数学(51610)
- 数学方法(50849)
- 中国(44026)
- 农(42705)
- 财(41889)
- 业经(39786)
- 地方(32870)
- 制(29762)
- 学(29695)
- 农业(28879)
- 贸(27867)
- 务(27866)
- 贸易(27843)
- 财务(27771)
- 财务管理(27723)
- 易(27013)
- 理论(26805)
- 技术(26354)
- 企业财务(26266)
- 和(25369)
- 环境(24239)
- 银(24173)
- 银行(24113)
- 机构
- 学院(504257)
- 大学(503730)
- 济(205644)
- 经济(201292)
- 管理(196151)
- 研究(172664)
- 理学(167400)
- 理学院(165542)
- 管理学(162508)
- 管理学院(161595)
- 中国(134350)
- 京(109693)
- 科学(104910)
- 财(96791)
- 所(87091)
- 农(83164)
- 中心(78741)
- 研究所(78421)
- 江(77641)
- 财经(75635)
- 业大(73014)
- 北京(70101)
- 经(68772)
- 范(66951)
- 师范(66301)
- 农业(64721)
- 院(62908)
- 州(62369)
- 经济学(61763)
- 财经大学(55884)
- 基金
- 项目(332230)
- 科学(261890)
- 研究(244500)
- 基金(240240)
- 家(209495)
- 国家(207676)
- 科学基金(178692)
- 社会(154782)
- 社会科(146640)
- 社会科学(146600)
- 省(129430)
- 基金项目(125785)
- 自然(115022)
- 教育(112928)
- 自然科(112405)
- 自然科学(112376)
- 自然科学基金(110380)
- 划(108547)
- 资助(99367)
- 编号(99276)
- 成果(81123)
- 重点(74572)
- 部(73208)
- 发(72929)
- 创(70749)
- 课题(69370)
- 创新(65650)
- 国家社会(63966)
- 教育部(62895)
- 科研(62822)
- 期刊
- 济(235418)
- 经济(235418)
- 研究(153071)
- 中国(109498)
- 管理(78991)
- 学报(78322)
- 财(78195)
- 农(76799)
- 科学(73025)
- 教育(62459)
- 大学(60583)
- 学学(56434)
- 农业(52900)
- 技术(48016)
- 融(47724)
- 金融(47724)
- 业经(38649)
- 财经(37760)
- 经济研究(37101)
- 经(32643)
- 业(30388)
- 问题(30104)
- 图书(27714)
- 技术经济(26246)
- 贸(25041)
- 版(23925)
- 科技(23902)
- 统计(23186)
- 现代(23093)
- 世界(22670)
共检索到780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娇 王楠楠 孙国帅 胡国杰
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沿边国家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企业深化开放合作,在创新驱动及人才资源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经济发展和沿边国家双赢合作作出贡献。本文基于2016~2020年20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纳入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考虑,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样本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创新驱动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分析了最优企业和低效的企业,探讨影响效率变化的原因,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安印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过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完善多元投资主体、发挥开发性金融带动作用等方式,快速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一是借鉴后发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二是借鉴中国参与和主导的多边开发机构利用开发性金融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三是借鉴中国构建和完善多元投资主体投融资机制的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家义 王哲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响应度最高的公共议题,也是"一带一路"的价值目标。在新时代,中资企业从事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应转变策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识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议题;提升传统能源效率、创新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奉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设施开发模式,提升现有资源在特定区域内的"持续力";打造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合规能力,营造可持续生态体系;加快中资企业在地化进程,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亲和力",从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倪筱楠 肖梦瑶 刘凯
一带一路涉及的主要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对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极大的需求,资金短缺是主要问题。PPP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应用存在着风险,包括政治、法律、宗教、金融、建设运营风险。面对风险,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当加强政治合作;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法律问题;加强宗教的对外合作交流;创新PPP项目融资方式;加快培养PPP项目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业基础设施 PPP模式 风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章秀琴 余长婧
选取2010~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并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耗电量对双边贸易规模呈显著正相关,且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比耗电量对双边贸易规模影响更大。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互联网普及率较低,使得变量互联网呈负相关。进一步考察交通运输变量的三个指标发现,变量班轮指数和航空客运量与贸易流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因为国家间的铁路互通较少,使得铁路货运量呈负相关。基于此,为降低贸易成本,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我国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尤其是物流运输网络及电子商务网络的投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花 朱承亮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日益凸显,逐步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质增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强化企业数字化投资和数字技术应用双重路径促进企业创新;且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越高越不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和非制造业企业创新增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成熟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而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基础设施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赋能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薇
资金局限性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共同难题,融资模式的适宜度直接决定"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效率。北京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创造了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其成功经验可与各国分享、各国借鉴。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融资模式,以及北京融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所具备的优势,提出了北京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参与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去的途径或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昕 唐登林
本文基于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实证分析2007~2018年中国3,981家企业对4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盈利能力为驱动的市场拓展行为。就企业内在属性差异而言,国有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以扩大市场规模为主,民营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受到商贸效率和市场规模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型企业OFDI的主要内在驱动源于盈利能力的下降。就经济要素禀赋差异而言,以效率禀赋型地区为分界,企业盈利能力对OFDI的影响由负转正。就商贸运输渠道和现代化差异而言,商贸企业偏向对“一路”地区展开直接投资,产能转移企业偏向对“一带”地区的直接投资;企业存在通过OFDI实现科技逆向流出的需求。中国应加速培育企业的本土市场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的"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运用RSR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对提升经济总量、人均产出水平,降低失业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金融要素对基础设施综合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风险、融资效率与融资成本等金融要素是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提出了"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启示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金融要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达青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作为互联互通基础的商业语言,会计如何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是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7月13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学会等联合举办的"会计基础设施"助推"一带一路"高层研讨会在上海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达青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作为互联互通基础的商业语言,会计如何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是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7月13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中国会计学会等联合举办的"会计基础设施"助推"一带一路"高层研讨会在上海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娇 陈坤铭 杨书菲 林昱君
"一带一路"战略下六大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有效解决贸易便利化问题,大大节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运输成本。运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贸效应。模拟结果显示,"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和各大经济走廊的进出口贸易、GDP增长以及中国贸易地区结构改善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对于同处亚太经济圈的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以及韩国,选择融入"一带一路"可以防止可能受到的负面冲击,共享"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效益。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邱雪情 卓乘风 毛艳华
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是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际循环的应有之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近7年,其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究竟如何仍有待科学论证。文章基于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并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视角探讨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提升了我国GVC地位,且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提升GVC地位的重要途径;并且,当前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对GVC地位的提升力度(1.94%)依然高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0.09%)。进一步,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结构具有门槛效应,新基建投资占比超过23.11%以后,其对GVC地位的中介效应才能凸显。实现基础设施的"双轮驱动"作用,需进一步加大对新基建的关注。上述结论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科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促进我国GVC地位提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丽萍 张毓卿
东道国交通设施的异质性和各类交通设施的发达程度,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下是如何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为此,选择带趋势的双重差分法和面板负二项的计量模型,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东道国交通设施对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交通设施越完善,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吸引力越大。具体而言,各类交通设施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效应大小依次为水运、铁路及航运设施;另外,"一带一路"倡议对海外并购的即刻效应明显大于长期效应,这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长期发展轨迹并未因"一带一路"倡议而改变。可见,企业不能仅依赖于倡议效应,更有必要深入了解东道国的基本特征,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发达程度。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设施 海外并购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甜 曹守新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为中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提供了更多国际化机遇和挑战。文章依托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发展演变情况,并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样本企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随着倡议的不断推进,这种动态影响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类型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位于国家级战略区域内的企业、国有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非国有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并未发挥预期效果;(3)作用机制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影响内部吸收能力和外部合作网络两条渠道扩充国内外研发资本存量,进而拉动国内创新效率的提升。由此,文章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扩充研发资本存量角度提出了我国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