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31)
- 2023(18027)
- 2022(15026)
- 2021(14095)
- 2020(11869)
- 2019(27142)
- 2018(26516)
- 2017(50908)
- 2016(26909)
- 2015(30088)
- 2014(29455)
- 2013(29108)
- 2012(26641)
- 2011(23730)
- 2010(23849)
- 2009(22149)
- 2008(21724)
- 2007(19133)
- 2006(16647)
- 2005(15081)
- 学科
- 济(116554)
- 经济(116428)
- 业(102077)
- 管理(93058)
- 企(91423)
- 企业(91423)
- 方法(51581)
- 数学(41960)
- 数学方法(41442)
- 财(36596)
- 农(34722)
- 业经(34001)
- 中国(32526)
- 务(24574)
- 财务(24524)
- 财务管理(24488)
- 贸(23954)
- 贸易(23936)
- 农业(23817)
- 制(23608)
- 技术(23535)
- 易(23429)
- 企业财务(23200)
- 策(21643)
- 理论(20263)
- 地方(20164)
- 和(20114)
- 划(19330)
- 银(18622)
- 银行(18618)
- 机构
- 学院(378605)
- 大学(373974)
- 济(169879)
- 经济(166896)
- 管理(156752)
- 理学(134622)
- 理学院(133399)
- 管理学(131709)
- 管理学院(130971)
- 研究(122882)
- 中国(99001)
- 财(79079)
- 京(77465)
- 科学(67306)
- 财经(62333)
- 所(58212)
- 中心(57087)
- 经(56903)
- 江(55712)
- 农(52645)
- 研究所(52228)
- 经济学(51590)
- 北京(48878)
- 业大(47992)
- 经济学院(46465)
- 财经大学(46189)
- 范(45839)
- 师范(45509)
- 院(44778)
- 州(43986)
- 基金
- 项目(247861)
- 科学(200379)
- 研究(188888)
- 基金(183895)
- 家(157018)
- 国家(155658)
- 科学基金(137368)
- 社会(124472)
- 社会科(118311)
- 社会科学(118285)
- 基金项目(96064)
- 省(95003)
- 教育(86545)
- 自然(85675)
- 自然科(83826)
- 自然科学(83806)
- 自然科学基金(82408)
- 划(79378)
- 编号(75600)
- 资助(74622)
- 成果(60660)
- 部(56696)
- 创(56153)
- 重点(55106)
- 发(54070)
- 国家社会(52319)
- 课题(51781)
- 创新(51707)
- 教育部(50048)
- 人文(49340)
- 期刊
- 济(188094)
- 经济(188094)
- 研究(115646)
- 中国(73838)
- 管理(64504)
- 财(63890)
- 农(48202)
- 科学(48029)
- 学报(43946)
- 教育(38953)
- 融(38549)
- 金融(38549)
- 技术(36889)
- 大学(36365)
- 学学(34174)
- 农业(33559)
- 财经(31360)
- 业经(31033)
- 经济研究(30686)
- 经(27178)
- 问题(24252)
- 贸(22667)
- 技术经济(21895)
- 业(21429)
- 国际(21112)
- 世界(19856)
- 现代(18526)
- 统计(18124)
- 策(17613)
- 商业(17421)
共检索到573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思谕
从价值创造与分配视角,构建中国企业国际战略联盟(ISA)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ISA稳定性可划分为非常不稳定、不稳定、基本稳定、稳定、非常稳定5个等级。提高ISA稳定性的策略是:提高ISA价值创造的效率与效果,以及价值分配的科学、公平与合理性。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国际战略联盟 稳定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思谕
文章分析了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机理,明晰了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的具体内涵,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企业的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企业组建国际战略联盟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获取关键性资源,开发东盟市场。不同模式与类型的国际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机理、价值创造效应及其拓展途径不同。联盟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充分合作,通过各种合理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拓展联盟的价值创造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永松 彭丽娟 彭佳珺
针对目前关于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较多关注其绩效,而对其动态稳定性与协同共享方面的研究较少的现状,基于动态视角,给出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的定义,将协同共享分为机制协同、资本协同、目标协同和文化协同4个方面,并引入公平感知维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方式,通过对来自我国东中西部不同联盟企业中的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探讨协同共享与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的互动机制以及公平感知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机制协同、资本协同和目标协同对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其中目标协同的影响最为显著;文化协同对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公平感知正向显著调节协同共享4个维度与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间的关系。据此,提出政府应为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企业应积极开展战略联盟合作并建立共同治理机制等建议,促进实现企业联盟稳定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点明
文章从非对称性视角分析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因,并在这种非对称性联盟关系下对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主要有两大类因素:一是对联盟成员的选择,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选择出权重最大的成为联盟伙伴;二是对联盟形式的选择,从赔偿支付、合作时间、成员数量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与联盟稳定性的正、负相关性。最后将所有因素综合,利用数学几何中正三角形模型分析,得出避免零和博弈,实现合作博弈,维护联盟稳定的关系。
关键词:
非对称性 战略联盟 稳定性 博弈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卫国 青雪梅
基于生态系统论的视角以及企业生态位的思想,解释企业间竞合关系及竞合战略不稳定性的原因,建立了企业及企业间形成竞合战略的生态系统模型,阐述了竞合战略稳定性的机理和特征。我国企业实施竞合战略,应树立竞合理念,将拓展自身生态位与保护自身生态位相结合,强化环境意识,优化竞合战略系统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雁铭
本文在总结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的GHM模型对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联盟不完全契约治理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理论 战略联盟 稳定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常洪 谢元元 李建邦 黄昕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智力资本与战略联盟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属于企业组织层面的研究。在阐明智力资本与战略联盟企业价值创造关系的理论基础上,通过31家参与战略联盟的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与其企业价值的回归分析,发现智力资本显著影响战略联盟企业价值创造。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战略联盟企业应该提高智力资本,从而在战略联盟活动中获取更大的收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冰
国际战略联盟是我国企业获取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但现实中企业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文章探讨企业如何在联盟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吸收三个环节,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战略联盟 联盟知识 学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必良 吴忠培 王玉蓉
一、企业战略联盟:形成 动因及稳定性问题 一般说来,企业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股权、协议(或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的经营独立性。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8)认为,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卓林 潘国军 李鹏
稳定性对企业战略联盟的存在及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维度分析可以清楚地展现一种组织形式存在的纹脉。本文基于这样的思路,从契约的角度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结构维度分析,从中发现联盟运行的规律和联盟存在的必要条件,为有效联盟的建立提供操作性思路。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维度 剩余权利 博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家强 綦振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联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经受不住如此快速的发展,联盟的不稳定性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产生具有各种原因,对影响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梳理,以利于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战略联盟 不稳定性 研究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向晖 胡继云 王雅黎 吕雄伟
本文论述了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提出战略联盟企业投入资源的个别振荡子与联盟体系统振动子的比值、战略联盟企业投入资源的互补性是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条件,同时指出联盟企业建立学习机制的重要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丽 张霜
以种群生态学中描述单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模型为基础,对钢铁企业战略联盟的共生稳定性进行分析,探寻钢铁企业战略联盟达到稳定发展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并为钢铁企业选择适当的联盟方式提出建议。研究表明:中小型钢铁企业适合横向联盟共生模式,联盟内企业间要保持适度的竞争;实力雄厚的大型钢铁企业适合纵向联盟共生模式,钢铁企业自身的实力要足够雄厚以担当起联盟核心的角色。
关键词:
战略管理 战略联盟 钢铁企业 种群生态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淼 刘通 王梦曦
战略联盟使企业得以整合优势资源、科学发展、建立竞争优势。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发展伴随着高失败率,其稳定发展成为联盟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首要前提。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竞争性战略联盟稳定性评价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影响竞争性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案例研究,验证测评框架的可行性,确定内外部影响因素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作用强度,对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最终从战略思维培植、内外部环境分析、联盟伙伴的选择、核心竞争力构建、联盟信任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对提高战略联盟稳定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
竞争性战略联盟 稳定性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