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5)
- 2023(13894)
- 2022(11514)
- 2021(10737)
- 2020(9358)
- 2019(21559)
- 2018(21156)
- 2017(40174)
- 2016(22033)
- 2015(25135)
- 2014(24905)
- 2013(25027)
- 2012(23453)
- 2011(21134)
- 2010(21280)
- 2009(20126)
- 2008(20655)
- 2007(18777)
- 2006(16315)
- 2005(15061)
- 学科
- 济(101431)
- 经济(101315)
- 业(88638)
- 企(79055)
- 企业(79055)
- 管理(76585)
- 方法(46605)
- 数学(37481)
- 数学方法(37165)
- 农(31770)
- 财(30961)
- 业经(30934)
- 中国(26593)
- 务(22253)
- 财务(22230)
- 财务管理(22195)
- 农业(21998)
- 企业财务(20998)
- 制(20316)
- 贸(19889)
- 贸易(19881)
- 易(19359)
- 技术(18745)
- 和(18228)
- 学(17050)
- 策(16607)
- 理论(16461)
- 划(16364)
- 地方(15727)
- 体(15054)
- 机构
- 学院(328594)
- 大学(326237)
- 济(143634)
- 经济(141136)
- 管理(128857)
- 研究(110958)
- 理学(110337)
- 理学院(109169)
- 管理学(107536)
- 管理学院(106909)
- 中国(88258)
- 京(69280)
- 财(66443)
- 科学(65847)
- 农(58007)
- 所(56885)
- 财经(53097)
- 研究所(51446)
- 中心(51051)
- 江(50323)
- 经(48207)
- 业大(46948)
- 农业(45710)
- 经济学(44671)
- 北京(43979)
- 经济学院(40539)
- 范(40309)
- 师范(39957)
- 州(39426)
- 院(39082)
- 基金
- 项目(211258)
- 科学(167628)
- 研究(156076)
- 基金(155283)
- 家(134715)
- 国家(133531)
- 科学基金(114757)
- 社会(100936)
- 社会科(95741)
- 社会科学(95712)
- 基金项目(81705)
- 省(81233)
- 自然(72430)
- 教育(70839)
- 自然科(70820)
- 自然科学(70794)
- 自然科学基金(69623)
- 划(68406)
- 资助(63574)
- 编号(62964)
- 成果(51327)
- 部(48106)
- 重点(47664)
- 创(46393)
- 发(45708)
- 业(43634)
- 创新(42711)
- 国家社会(42654)
- 课题(42571)
- 教育部(41340)
- 期刊
- 济(160848)
- 经济(160848)
- 研究(96806)
- 中国(62595)
- 财(54966)
- 农(53503)
- 管理(49700)
- 学报(48484)
- 科学(46700)
- 大学(36724)
- 农业(36404)
- 学学(34684)
- 融(30885)
- 金融(30885)
- 教育(29683)
- 技术(29220)
- 财经(27047)
- 业经(27033)
- 经济研究(25917)
- 经(23425)
- 业(22727)
- 问题(21500)
- 技术经济(19084)
- 贸(19002)
- 世界(18089)
- 统计(17136)
- 国际(16368)
- 商业(15638)
- 财会(15446)
- 策(15399)
共检索到495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霞 韩嫄
品牌指数的形成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从品牌创造、品牌运用、品牌保护、品牌管理、品牌效益、社会责任6个维度设计品牌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结合采用专家判断法、功效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数模型。本文借助于调查问卷数据对品牌指数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企业品牌运营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品牌指数 品牌创造 品牌管理 品牌效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成云 陈新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企业的品牌名称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内外许多企业品牌命名实践都表明企业品牌命名与企业所处社会的社会心理息息相关。在许多社会科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引入社会心理变量研究有关问题,为此,在品牌命名研究中引入社会心理已成为品牌命名研究的全新视角。
关键词:
中国 企业品牌 命名 社会心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涛
当前,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信息经济学和资源基础观点为理论支撑,以Papadakis等(1998)所提出的战略决策流程模型为框架基础,进行整合性研究,试图提出系统全面的解释,探索中国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影响因素以及关键成功因素,并构建了关于自主品牌决策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
自主品牌 影响因素 决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泳红 刘安民
中国市场已向世界全面开放,市场竞争阵地已从传统的产品、价格转移到以品牌为核心的较量。面对国外品牌的冲击,中国企业必须在充分认识品牌运营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品牌运营,提高品牌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品牌 品牌运营 现状 根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中和 刘刚
基于一项对207家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状况的问卷调查,本文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基本状况、品牌国际化动机、海外目标市场选择、进入方式以及国际营销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品牌国际化 营销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继东 杨其静
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环境下,由于工会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对工会的态度,因此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工会能够帮助工人提高工资的效应是否会随着企业政治关联的差异而变化呢?基于全国12个城市1268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尽管工会能够普遍地提高工人工资,但在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工会的工资效应被显著地削弱。这意味着,在工资形成过程中,工会的谈判力可能会被企业政治关联所抑制。
关键词:
工会 政治关联 工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喻红阳
本文利用商务部统计的中国企业境外分支机构数据进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速度、广度、深度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与全国、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紧密相关;整体上而言,速度快和广度较广;但是国际化的深度却不尽人意,大多数的海外分支机构的功能是销售、贸易、联系客户、收集信息等简单的功能,从事更深层次的业务占比比较少,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深度需要加强。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国际化 速度广度 深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虹 谭琳
质量信号传递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促进产品销售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质量信号需要投入成本,因此企业如何选择最优的质量信号是其重要的经营管理决策。通过大样本调查数据,对企业质量信号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品牌是最受企业偏好的质量信号,口碑其次,选择认证的比重最低,表明我国第三方的质量信号提供能力明显滞后。由于承担"信号成本"的能力有差异,大中企业主要选择品牌,而小企业则选择口碑作为其产品质量信号。搜寻品性质突出的行业更倾向于选择品牌为产品的质量信号,经验品性质的行业则更倾向于选择口碑。据此,文章的建议是:加
关键词:
质量信号 品牌 口碑 认证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涛
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在营销中越来越不能忽视品牌的作用,正如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赖特(LangLignt)在谈到未来营销趋势时所说的那样:“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都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而惟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拥有具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远征
开拓和扩展国际市场必须借助于品牌的力量。为此,企业必须进行品牌定位,并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需要自主创新和战略谋划。只有核心技术及其由此形成的品牌优势才能形成长期的、牢固的、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十年是中国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的最佳时期,为此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采取明智的战略和战术,注重品牌的培育、提升和推广,形成中国品牌的强势国际地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韦明 李淑明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全球经济的趋同性使中国经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进一步弱化,从事跨国经营是企业未来求生存、求发展战略的主旋律。品牌全球化战略成为关系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但在品牌全球化过程中,有必要分析其优劣势,科学合理地进行品牌全球化决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入,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选择并购方式进入中国。 拥有雄厚资金和世界著名品牌,是大多数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优势,也是他们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跨国公司收购中国企业也是把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以品牌作为其战略先导,利用品牌开创中国市场已成为外资,尤其是跨国集团的策略。但是,很多被收购的中国品牌并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不是发展了,而是被“封杀”了。
关键词:
品牌建设 品牌维护 品牌老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婕 杨娟
企业品牌效应决定了其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品牌气质恰恰是企业品牌文化的衍生。运用品牌气质塑造理论,按品牌气质的性质和塑造手段对中国企业品牌气质塑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品牌气质 塑造 品牌形象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