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8)
2023(13989)
2022(11638)
2021(10739)
2020(9318)
2019(21401)
2018(21066)
2017(40534)
2016(21995)
2015(25086)
2014(25206)
2013(25338)
2012(23465)
2011(21220)
2010(21374)
2009(20539)
2008(20999)
2007(19086)
2006(16699)
2005(15651)
作者
(63765)
(53590)
(53518)
(51027)
(34216)
(25410)
(24317)
(20734)
(20195)
(19118)
(18339)
(17895)
(17431)
(16978)
(16886)
(16438)
(15952)
(15926)
(15599)
(15384)
(13396)
(13199)
(13004)
(12159)
(12097)
(11976)
(11973)
(11933)
(10726)
(10696)
学科
(101485)
经济(101340)
(93073)
(83903)
企业(83903)
管理(83200)
方法(45279)
数学(36388)
数学方法(36153)
(34400)
(31691)
业经(30952)
中国(26682)
(25010)
(24032)
财务(24002)
财务管理(23962)
企业财务(22668)
农业(21606)
(20286)
贸易(20276)
(19798)
技术(18779)
(18041)
(17881)
(17321)
(17159)
(16201)
银行(16176)
理论(15886)
机构
学院(331040)
大学(328332)
(148251)
经济(145581)
管理(131151)
理学(111875)
理学院(110764)
研究(109693)
管理学(109432)
管理学院(108795)
中国(88772)
(71658)
(68850)
科学(62286)
财经(56158)
(55528)
(55354)
(50920)
(50724)
中心(49997)
研究所(49585)
经济学(46067)
业大(45315)
北京(43791)
农业(43464)
经济学院(41617)
财经大学(41257)
(39407)
(38677)
(38287)
基金
项目(207349)
科学(165299)
研究(154289)
基金(153630)
(132027)
国家(130887)
科学基金(113492)
社会(101176)
社会科(95988)
社会科学(95962)
基金项目(80796)
(79386)
自然(71249)
教育(69911)
自然科(69592)
自然科学(69570)
自然科学基金(68449)
(66072)
资助(62857)
编号(61525)
成果(49973)
(47920)
重点(46341)
(45719)
(44441)
(43414)
(43149)
国家社会(42660)
创新(42092)
课题(41878)
期刊
(170019)
经济(170019)
研究(100960)
中国(65549)
(60605)
管理(52965)
(52250)
学报(45519)
科学(45018)
大学(35491)
农业(35269)
学学(33657)
(33107)
金融(33107)
技术(29530)
财经(29277)
业经(28183)
教育(27830)
经济研究(27187)
(25253)
问题(22541)
(21737)
(19961)
技术经济(19310)
世界(18136)
国际(17163)
财会(16572)
现代(15898)
商业(15889)
统计(15099)
共检索到505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宝华  姚忠福  
中国企业自入世以来,日益面临反倾销的困扰。中国企业在屡屡遭到反倾销诉讼的同时,也在受到国外产品倾销的侵害。本文认为,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贸出口的迅猛增长是重要原因,中国出口市场过分集中、缺乏出口秩序管理和反倾销协调机制也是诱导因素。因此,应该在加快各项管理协调机制的同时,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提高产品的技术层次和全球化程度,规避反倾销困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伦俊  沈菊华  
本文介绍了反倾销税征收的基本规则,讨论了中外反倾销的基本特点,指出中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中的利弊得失,提出了适应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强  曾海颖  朱冰静  
中国的出口商品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控诉 ,而中国出口企业对应诉的积极性不高 ,甚至对许多无理的控诉不加丝毫抵抗 ,给中国造成严重经济的损失。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经济行为 ,揭示了中国出口企业不积极应诉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变当前状况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功文  
入世前后,我国国际反倾销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我国企业对国外进口产品的反倾销;二是我国出口产品面对国外企业的反倾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非关税保护措施的逐步取消,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将不断攀升,上述两方面的压力均在增大,社会各界出自关心提出种种应对措施及释压办法。然而,中国应对国外倾销与反倾销,并非仅仅是某一个企业、某一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法律、企业经营与管理等的综合性问题,其中既有国内法律制度问题,也有国内企业入世后的“适世”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葛皓  
前不久,欧盟再次掀起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给中国企业又一次深刻的教训,在气愤之余,我们的企业如何应对呢?一、建立完善的营销体制一项反倾销投诉的发生,最主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进口国或地区认为该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在该国或该地区进行销售。为此,我们的企业在制定产品的出口价格时应当充分考虑进口国工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必须加强国际市场的调研及时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以防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爱龙  
近年来,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全球反倾销受害最严重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会计学的视角审视反倾销,研究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向红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面临的反倾销指控会越来越多。积极应对反倾销,争取反倾销诉讼取胜要从注重企业自身行为方式、企业间加强合作与协调、完善中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反倾销预警监控机制、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利用反倾销武器对跨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起诉等几个方面着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尤宏兵  
反倾销是WTO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极力谋求贸易保护的武器。反倾销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基于当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者的现实,文章系统提出了应诉国外反倾销的三步曲,即事前未雨绸缪,事中科学应对,事后适应形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杰  李众宜  张鹏杨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数据,经验分析了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进一步的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反倾销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创新,但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反倾销对低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高生产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不明显。进一步探究存在以上异质性的原因发现,反倾销带来的融资约束包括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均是反倾销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考察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均存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估反倾销的效果及在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考察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燕  
在国际贸易领域,开放贸易与保护贸易始终是一对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反倾销是以关贸总协定(GATT)/A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已构成了各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被频繁地采用,反倾销政策和规则不仅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和法学界激烈争论的话题,更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摩擦和冲突的一个热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丽明  
中国目前是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入世后,这一状况短期内将不会有很大改变。中国企业一方面应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还应充分运用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这一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安邦  李莲英  
本文概述了我国出口商品被反倾销投诉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对我国企业频遭反倾销投诉的原因作出了辩析,并从新的视角对出口企业所应采取的抗争策略进行深入的阐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庆华  
欧盟是对中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之一。欧盟长期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歧视性“类比国”方法认定产品的正常价值。1998年以来,欧盟允许中国涉案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待遇”,对符合条件者适用正常的反倾销规则。中国希望欧盟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今年欧盟给予较为积极的回应。即使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较快得到解决,中国企业仍将长期面临欧盟反倾销的困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恕立  王卫锋  张清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