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93)
2023(18728)
2022(15425)
2021(14497)
2020(12094)
2019(27318)
2018(26700)
2017(50740)
2016(27176)
2015(30302)
2014(29740)
2013(29175)
2012(26585)
2011(23616)
2010(23414)
2009(21906)
2008(21748)
2007(19149)
2006(16794)
2005(15310)
作者
(75078)
(62888)
(62518)
(59477)
(39962)
(29777)
(28191)
(24398)
(24049)
(22220)
(21458)
(21232)
(19944)
(19805)
(19601)
(19205)
(18845)
(18103)
(18099)
(18032)
(15372)
(15259)
(15231)
(14520)
(14057)
(14049)
(13984)
(13713)
(12485)
(12427)
学科
(114742)
经济(114573)
(101689)
管理(95882)
(90866)
企业(90866)
方法(51009)
数学(41487)
数学方法(41039)
(37874)
(35983)
业经(34473)
中国(31377)
(27171)
(26083)
财务(26031)
财务管理(25986)
企业财务(24655)
农业(24537)
(21431)
贸易(21413)
(20936)
技术(20868)
(20148)
(19629)
(19509)
理论(19087)
(19084)
(18097)
(18088)
机构
学院(386112)
大学(383471)
(166877)
经济(163924)
管理(155262)
理学(133819)
理学院(132539)
管理学(130678)
管理学院(129942)
研究(126272)
中国(100663)
(80467)
(79925)
科学(72306)
财经(63572)
(62403)
(61352)
中心(58281)
(58045)
(57385)
研究所(55068)
业大(54057)
经济学(51470)
北京(49923)
农业(48687)
财经大学(47340)
经济学院(46300)
(46090)
(45384)
师范(44873)
基金
项目(257356)
科学(206504)
基金(191858)
研究(190506)
(166456)
国家(165030)
科学基金(143854)
社会(125682)
社会科(119118)
社会科学(119089)
基金项目(100508)
(98101)
自然(91650)
自然科(89590)
自然科学(89560)
自然科学基金(88066)
教育(87180)
(82654)
资助(77534)
编号(75397)
成果(60577)
(58842)
重点(57768)
(56237)
(54849)
国家社会(53322)
(52767)
创新(52032)
课题(51501)
教育部(51392)
期刊
(185970)
经济(185970)
研究(114735)
中国(76033)
(66502)
管理(62632)
(58457)
科学(54573)
学报(54512)
大学(43737)
学学(41636)
农业(40043)
(36809)
金融(36809)
教育(35906)
技术(34982)
财经(32614)
业经(31269)
经济研究(29864)
(28166)
问题(24266)
(23292)
技术经济(20513)
(20300)
世界(19248)
现代(18184)
财会(18130)
(18053)
国际(17682)
商业(16844)
共检索到577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晨光  
随着极地进入"开发时代"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逐渐成为中国参与极地治理的新兴主体。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企业既受到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驱动,同时也受到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的制约,它们共同影响并塑造了企业参与极地治理的行为机制。但是,利益和责任之间并非简单的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中国企业参与极地治理,还需政府、科研团体、非政府组织等支持与配合,在保障企业合法利益、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寻求进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鹏  李丽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扩张,"走出去"企业面临的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社会责任风险与日俱增,成为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阻力和障碍。本文通过引入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中关于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条款和内容,分析利益相关方参与对防范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社会责任风险的重要作用,并对中国"走出去"企业进行有效的利益相关方识别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方杰  何莎  
在东盟国家中,黄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当地黄金市场的发展也已成为全球黄金市场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东盟黄金市场的总体现状,分析认为东盟黄金市场具有深厚的实物基础、多层次的市场格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逐步通过各类市场化变革措施形成区域性的黄金市场,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突显。而中国与东盟区域有着紧密的经贸联系和人文交往,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具有健全完善的产业和市场基础。结合中国、东盟两地黄金市场的特征,分析了我国参与东盟黄金市场的机遇,并从企业走出去、基础设施建设、"上海金"价格标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合作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晓飞  关鑫  崔新健  
近年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受到全球学者的高度关注,一些外国学者开始从制度视角对中国企业OFDI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企业OFDI的动机和行为方式。本文立足于对文献的系统梳理,从资源观和制度观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对政府参与和中国企业OFDI行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参与和作为制度主体对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影响上。同时,政府参与会影响企业OFDI的意愿和能力,反过来,企业可以利用与政府的关系来获取有利于国际化的资源和政策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楠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大量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开始参与慈善活动中来。企业慈善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形式,已经成为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其对组织社会资源、缓和社会矛盾、调节贫富差距、以及促进社会和谐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的企业慈善虽然起步较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但发展迅速。目前很多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在慈善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我国的企业慈善正由"一捐了之"逐渐走向战略性的项目合作和参与,由简单捐赠逐渐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的慈善道路。文章在总结我国企业慈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易靖韬  黄劲超  蒙双  王悦昊  
扩大进口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减少贸易摩擦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进口决策模型,构建目的地出口潜力和企业进口能力等指标,利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等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比例风险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和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企业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根据自身进口能力调整进口策略,企业会优先从最具技术优势或成本优势的国家(地区)进口,能力强的企业会逐步扩展进口边际;我国企业进口以技术寻求为导向,从出口潜力高的国家(地区)进口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并形成后发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进口的扩张可以提升企业的短期出口稳定性和长期出口竞争力。因此,我国政府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口博览会等国际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进口机会,进而实现高水平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定洋  郝欣富  唐华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为生存而适应制度环境变迁的产物。伴随着制度环境变迁,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经历了无意识期、启蒙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建国以来,中国企业的制度环境经历计划经济体制和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均出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功能的"失范",即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办社会"和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下的凸显"经济人本性"。当前,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凸显和社会公平公正期望的提升,使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中国变得日益紧迫、上下关注。党发出了"科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云仙  
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梳理了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认为德国企业根据企业自身,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同治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在德国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制度的形成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理论加以指导,但却表现出良好的制度效应。从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来看,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套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制度,不用盲目地复制别人的模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由政府外部控制的治理、改制中内部人控制的治理、寻求内外主体利益平衡的治理三个阶段。而中国家族企业的治理则经历了家族创业者治理、家族治理的混沌与分化期、谋求永续发展的关键资源提供者治理三个阶段。中国企业由内部权力结构与外部制度环境共同决定的企业治理模式呈现出路径依赖与自适应的特征,并谋求治理转型过程中职能定位、资源能力与治理环境的匹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磊  
国际化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企业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而选择合适的国际化路径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缺乏战略意识和有效的战略设计、不熟悉国外的法律且受政治上的"威胁"、文化整合能力不足、制度性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本文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焕蕊  
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既面临着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退出风险加剧、企业家创新能力不足等重大的挑战,也面临着人力资本红利释放、质量溢价效应不断凸显等重要机遇。改变原有发展模式、积极适应新常态的宏观环境变化,是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路径选择。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样本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障碍和转型升级内在潜力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培育、研发投入、商标和品牌建设、人力资本培养是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绩效的主要因素。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实现从制度型企业家到创新型企业家的根本转变,走质量竞争型道路,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晓强  苏勇  
本文从市场进入和品牌成长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路径。市场进入路径包括从不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中间路线和其他路线;品牌成长路径包括发展自有品牌、OEM-ODM-OBM、收购国外品牌。本文讨论了不同路径选择的制约因素,并对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比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瑞雪  刘秀玲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利用国际先进的研发资源,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才能更快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该文分析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现状,总结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模式选择,进而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  
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年金的投资风险在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与其他国家有着不同的特点。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中有关风险治理的理论,探讨如何构建国家、公民社会与市场相结合的多中心、合作式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复合性治理机制,以期为企业年金投资风险治理的模式选择、机制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