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8)
2023(11012)
2022(8819)
2021(8187)
2020(6917)
2019(15845)
2018(15365)
2017(29340)
2016(15262)
2015(17197)
2014(16531)
2013(16639)
2012(15356)
2011(13768)
2010(13827)
2009(13152)
2008(13452)
2007(12211)
2006(10896)
2005(10095)
作者
(41465)
(34469)
(34381)
(32659)
(22206)
(16171)
(15504)
(13295)
(13116)
(12515)
(11971)
(11561)
(11381)
(10990)
(10933)
(10574)
(10241)
(9952)
(9908)
(9480)
(8605)
(8381)
(8338)
(8031)
(7796)
(7647)
(7616)
(7615)
(6867)
(6743)
学科
(75550)
经济(75465)
(74622)
(69581)
企业(69581)
管理(60398)
方法(29735)
业经(27456)
(24738)
(24722)
数学(21991)
数学方法(21862)
中国(21783)
(18353)
财务(18328)
财务管理(18317)
农业(17540)
企业财务(17313)
技术(16215)
(15599)
(15406)
(14625)
贸易(14613)
(14416)
(14283)
(13873)
(12599)
理论(12279)
地方(12269)
企业经济(12018)
机构
学院(219067)
大学(214993)
(105111)
经济(103604)
管理(89171)
理学(75337)
研究(74735)
理学院(74642)
管理学(73895)
管理学院(73461)
中国(62816)
(48856)
(46176)
科学(38954)
财经(37728)
(36137)
(34533)
(33776)
中心(33652)
(33199)
经济学(32444)
研究所(31946)
北京(29881)
经济学院(29211)
财经大学(27760)
(27052)
业大(26759)
(26197)
商学(26135)
商学院(25903)
基金
项目(136305)
科学(110472)
研究(105821)
基金(101842)
(86632)
国家(85829)
科学基金(75808)
社会(71375)
社会科(67695)
社会科学(67680)
基金项目(52849)
(51333)
教育(46959)
自然(45520)
自然科(44537)
自然科学(44527)
自然科学基金(43857)
(42012)
编号(41281)
资助(41007)
成果(33055)
(32706)
(31739)
(31718)
国家社会(30745)
(30429)
重点(30429)
创新(28764)
课题(28627)
(28494)
期刊
(123940)
经济(123940)
研究(71327)
中国(48298)
(41883)
管理(40284)
(32203)
科学(27747)
学报(24769)
(22545)
金融(22545)
农业(22468)
技术(22181)
教育(20951)
经济研究(20857)
大学(20790)
业经(20661)
财经(19859)
学学(19269)
(17388)
问题(15694)
(15188)
(14943)
世界(14550)
技术经济(14172)
国际(13181)
现代(11524)
会计(10890)
经济管理(10881)
财会(10761)
共检索到351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金永祥  宋雅琴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一带一路"与PPP模式的融合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用好PPP模式,助力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是中国企业开展大规模海外PPP投资前必须考虑清楚的战略问题,以实现降低中国企业出海风险、提高企业投资效益、与东道国合作共赢的目标。外资在华投资PPP项目的经验一是重视制度和文化的输出。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金永祥  宋雅琴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一带一路"与PPP模式的融合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用好PPP模式,助力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是中国企业开展大规模海外PPP投资前必须考虑清楚的战略问题,以实现降低中国企业出海风险、提高企业投资效益、与东道国合作共赢的目标。外资在华投资PPP项目的经验一是重视制度和文化的输出。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桂军  卢潇潇  
近年来,中国应该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产业升级归根结底是产业内代表性企业是否实现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其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助推中国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表征的企业升级,当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中国产业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瓶颈产业,并从研发创新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各产业中企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合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研发创新助推中国企业升级,且对瓶颈产业的企业升级影响最大,其次为新兴产业和成熟产业;此外,本文还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同时助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升级,这一结论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国进民进"的新格局。本文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而且对于国家制定政策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部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欣  余吉祥  陈劼绮  
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在使用古代"丝绸之路"的途经国家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不变。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和"缓解投资不足"两大渠道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效应与产权性质和生产率水平等特征有关。文章还从微观视角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评估"一带一路"经济效果的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仇娟东  李勃昕  安纪钊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极为深远的国际、国内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2005—2019年中国企业3 612笔对外投资项目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投资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在沿线经济体的投资金额和次数,无论“问题”投资的次数还是“问题”投资次数的比重均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中国企业的投资促进了沿线经济体的发展而非增加债务风险。经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识别策略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拓展性讨论依然支持基准检验的结论,同时发现对“一带”沿线所带来的发展效应要高于对“一路”沿线的该效应,并且主要通过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来产生。最后,本文从实现软实力输出、构建多渠道协同资金供给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问题”投资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军  甘劲燕  杨学儒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转型升级战略决策的重要政策情境,学界广泛关注其出口贸易效应和对外投资效应,但多为宏观中观层面研究,缺乏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路径及后果的知识。案例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推力和拉力效应,"推力"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压力、政府推力、舆论推力与利益相关者推力;而"拉力"则主要表现为新的市场机会、出口固定成本降低、出口边际成本降低、投资壁垒减少和融资成本的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推力和拉力效应凸显,企业"主动"或"被动"重新识别地域性机会、产业机会或全球价值链重构机会而实施转型升级,形成三条具有代表性的路径为:依托管理变革能力在省内、国内和国际等层面实施空间转移战略,利用公司创业能力择机实施跨业转型,基于突出的创新和市场能力着力打造自主价值链的一体化战略。进一步地,不同企业(如国有和民营)推力和拉力效应的内涵存在差异,能力基础存在差异,而机会窗口是外部环境变化与企业资源和能力共同结合的产物,因此,它们可能识别和开发的机会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地,"一带一路"倡议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决策的影响较弱;同时,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中没有识别出跨业转型。该研究夯实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投资效应的微观基础,阐明了其影响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机制,为企业在新时代结合实际选择转型升级路径、切实有效地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欣  陈铄  
以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7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效应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利用古代"丝绸之路"作为工具变量以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其结果依然不变;进一步将投资效率划分成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之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降低融资约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却提升了代理成本进而加剧了企业投资过度。此外,根据企业产权属性划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影响,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下,中国经济已逐渐形成"国民同进"的新格局。因此,政策上应积极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拓宽"一带一路"倡议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力平  马骏  王智烜  
落实双边税收协定是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结合中国现行税收制度,使用中国A股和"新三板"公司2005—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税收协定对不同税负水平和制度质量的东道国存在异质性,税收协定可以减轻东道国高税负水平和制度环境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低税负水平和制度环境完善的东道国影响不明显。(2)东道国税收协定网络的广度对中国企业进入有正向作用,税收协定网络可以替代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不足。(3)税收协定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在中国税收协定网络完善的过程中应重视东道国之间的差异,优化国内税制与税收协定的配套衔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思  何晓怡  钟凯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受到倡议支持企业的融资约束,在采用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回归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此外,本文还根据企业的行业特征及地理特征进行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支持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新兴优势行业、外向型节点城市中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一方面,相对未受倡议影响的企业,受到倡议支持企业的外源融资、银行借款增量较多;另一方面,相对未受倡议影响的企业,受到倡议支持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成本、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较低,获得的税收优惠较多。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主要通过融资来源与经营成本两个渠道降低企业融资约束。这一发现既有助于拓展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框架,也对深入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效应及后续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以来,一大批项目稳步推进,相关合作不断丰富,"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领域均取得长足进展。我国企业以传统施工技术标准高、能力强、成本低为优势,积极参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安全互助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创造了有利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盾  陈瑞剑  杨光  
俄罗斯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农业是两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作为俄罗斯重要投资来源国,中国对俄罗斯的农业投资在不断深化。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中国对俄罗斯的农业投资现状,发现中国对俄罗斯的农业投资规模基本保持增长态势,并在产业链建设、投资主体等方面特点突出,出现了一些投资趋势新变化,也存在同质化与跟风投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中俄农业投资总体环境,鼓励更多企业赴俄罗斯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追  张志菲  姜海云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7年年会以"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管理国际化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改革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变革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本文对会议形成的重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包括中国企业管理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企业管理国际化进程中的企业改革与创新、中国企业管理国际化进程中的管理变革等内容。具体的学术观点包括:(1)中国企业管理研究应按照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在不断创新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继峰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民营企业主动出击,开展跨国经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民企也具有走出去的强烈愿望和以空间换取转型升级时间的现实需求,而"一带一路"建设正可以成为民企实现国际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问题(一)自身短板仍较为突出,对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内部制约。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继峰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民营企业主动出击,开展跨国经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民企也具有走出去的强烈愿望和以空间换取转型升级时间的现实需求,而"一带一路"建设正可以成为民企实现国际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问题(一)自身短板仍较为突出,对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内部制约。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震寰   李晨曦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促进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该结论在考虑一系列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其正面影响始于政策实施后1期,且影响幅度随时间推进有所增加。本文认为,这一结果与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才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并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有一定关联。机制分析发现,从国家内部视角看,“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政府机构对企业的监督和治理,且对位于政府监督动机和监督能力较强地区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影响更大;从国家外部视角看,“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东道国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监督和关注,且对面临较大东道国监督压力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影响更大。运用三重差分法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企业社会责任效应在交通、能源、钢铁等重点行业中更加明显,但该效应在重点省份与其他省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本文拓宽了企业社会责任议题的研究视角,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相关理论,对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