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5)
- 2023(16628)
- 2022(14056)
- 2021(13225)
- 2020(11206)
- 2019(25682)
- 2018(25315)
- 2017(48618)
- 2016(26402)
- 2015(29739)
- 2014(29573)
- 2013(29481)
- 2012(26943)
- 2011(24247)
- 2010(24157)
- 2009(22759)
- 2008(22682)
- 2007(19988)
- 2006(17706)
- 2005(16193)
- 学科
- 济(112928)
- 经济(112761)
- 业(99358)
- 管理(92741)
- 企(89367)
- 企业(89367)
- 方法(50036)
- 数学(40254)
- 数学方法(39895)
- 财(36066)
- 农(33636)
- 业经(33586)
- 中国(30110)
- 制(25920)
- 务(25083)
- 财务(25015)
- 财务管理(24980)
- 企业财务(23705)
- 农业(23118)
- 贸(20944)
- 贸易(20932)
- 技术(20901)
- 易(20420)
- 和(20272)
- 学(19568)
- 理论(19422)
- 划(19103)
- 体(19034)
- 地方(18765)
- 策(18302)
- 机构
- 学院(382002)
- 大学(381816)
- 济(161888)
- 经济(158769)
- 管理(155058)
- 理学(133422)
- 理学院(132040)
- 管理学(130271)
- 管理学院(129561)
- 研究(126921)
- 中国(99160)
- 京(81729)
- 财(76922)
- 科学(74700)
- 所(62902)
- 财经(60935)
- 农(60209)
- 研究所(56731)
- 中心(56562)
- 江(55910)
- 经(55518)
- 业大(53904)
- 北京(51981)
- 经济学(48952)
- 农业(47090)
- 范(46817)
- 师范(46442)
- 院(45725)
- 财经大学(45158)
- 州(44439)
- 基金
- 项目(252618)
- 科学(200870)
- 研究(188210)
- 基金(186213)
- 家(160632)
- 国家(159282)
- 科学基金(138373)
- 社会(121177)
- 社会科(114913)
- 社会科学(114885)
- 基金项目(98445)
- 省(96275)
- 自然(88332)
- 自然科(86288)
- 自然科学(86268)
- 教育(84978)
- 自然科学基金(84783)
- 划(80453)
- 资助(76404)
- 编号(75875)
- 成果(61628)
- 部(57086)
- 重点(55762)
- 创(54202)
- 发(53224)
- 课题(51559)
- 国家社会(50444)
- 创新(50058)
- 制(49957)
- 教育部(49541)
- 期刊
- 济(182291)
- 经济(182291)
- 研究(117188)
- 中国(73109)
- 财(62069)
- 管理(61352)
- 农(56308)
- 学报(54814)
- 科学(53433)
- 大学(42704)
- 学学(40288)
- 农业(39070)
- 教育(37721)
- 融(34507)
- 金融(34507)
- 技术(33397)
- 财经(30814)
- 业经(29930)
- 经济研究(28821)
- 经(26444)
- 问题(23620)
- 业(22447)
- 技术经济(20410)
- 贸(19066)
- 现代(18569)
- 世界(18425)
- 理论(18022)
- 科技(17539)
- 财会(17026)
- 版(16768)
共检索到570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黄泰岩 芦哲
本文使用1998—2007年间中国微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利润来源及差异的决定机制。结果发现,从内部因素来看,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广告投入强度越高、人力资本越高、市场势力越强、产业单位活动数越多及更加注重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有着更高的企业利润;相反,企业规模越大、年龄越长、资本密集度越高及销售与管理费用越高的企业却有着更低的企业利润;从外部因素来看,位于产业集中度越高行业、能够获得政府财政补贴及人均工资高的企业有着更高的企业利润,相反,有出口行为及税率高的企业却有着更低利润。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最高,港澳台企业其次,民营企业再其次,国有企业最低。进一步发现,在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黄泰岩
从中国企业来考察企业员工工资变化趋势和决定机制,是判断劳动报酬占GDP份额过低的成因且为之提供政策解决思路的微观基础。通过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利润率、企业税收负担、外部需求和企业是否获得贷款因素与企业人均工资收入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关系,这些结果似乎为"利润挤占工资"、"税收挤占工资"、"资本积累挤占工资",以及"利息挤占工资"假说,提供了来自企业层面的微观经验证据。我们还发现,企业规模与企业人均工资收入呈现显著负相关,这可能表明规模越大的企业在与员工工资谈判的博弈地位中处于强势地位;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人均工资收入呈现显著负相关,可能说明其工资支出是偏向于少数中高层管理人员而不是一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志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日益突出。这种侵蚀引起分配结构显著变化,收入与贡献逆向偏离。不同行业和企业利润对工资的侵蚀程度有差异,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业的侵蚀程度最高,其次是工业和建筑业。有些企业在利润侵蚀普通劳动者工资的同时发生高层管理者薪金侵蚀利润的现象。利润侵蚀工资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但是采取有效对策来缩小侵蚀面和降低侵蚀程度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词:
工资 利润 侵蚀 分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龚秀国 谢向伟
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度已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热土之一,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有巨大的投资市场。从深化中印产业产能合作和实现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潜力巨大。通过考察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现状及特征,本文构建直接投资决定因素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中印经贸合作存在"印度人口红利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悖论":从长期来看,印度人口红利对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影响很小;由于印度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转让政策和"安全审查",印度的科研投入对中国企业对印度直接投资的影响也很小。因此,印度市场规模、印度的研发投入和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是影响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摩擦对中国对印度直接投资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印度 决定因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昌平 谢婷
为顺利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减小职工面对的投资风险、平衡职工间的收益差异,多数国家建立起了以收益率担保为主的DC型企业年金担保机制。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也引入了风险准备金制度,但这一绝对收益率担保政策尚存在担保评估周期模糊、担保收益率较低、担保方式和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特别地,在年金基金面临投资亏损、企业(计划发起人)或年金计划破产等担保需求下,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收益率担保机制并构建破产担保机制。
关键词:
企业年金 DC 担保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蓝海林 刘朔 黄嫚丽 曾萍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企业战略管理领域,核心专长是被研究与应用最多但却最模糊的概念之一。在实践中能够有效构建核心专长的中国企业少之又少,在理论上对核心专长构建过程的研究存在着缺乏战略视角与情境嵌入研究的不足。本文分析了核心专长概念形成过程,厘清核心专长的概念,剖析了核心专长概念的内涵结构,强调核心专长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在回顾理论界对核心专长构建过程研究基础上,提出转型期中国情境特征对中国企业核心专长的构建过程具有双重性影响,企业家在平衡与应对外部情境双重性中所形成的四种特质构成了中国企业构建核心专长的关键驱动力;提出转型期中国企业在此驱动力影响下形成的核心专长构建机制,包括过程模式、知识来源、管理模式与关键成功因素。这一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深化了已有的核心专长概念,丰富和发展了核心专长构建这一核心战略研究命题的相关研究,对指导当前中国企业有效构建、发挥和强化核心专长,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核心专长 构建机制 战略承诺 转型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单娟 吴珂珂 董国位
文章以中国市值最大的200家上市公司在2009-2014年的海外投资为样本,探究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中的驱动因素,比较了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不同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区位选择的驱动因素与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有所不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受企业所有制的影响,私有企业倾向于被东道国广大的市场规模与技术资源所吸引,而国有企业容易受政府政策所影响,更多地投资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受贸易成本影响较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二子 孙振
基于异质性生产率角度提出决定企业利润的数量模型,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研究企业的利润状况,并且提出衡量企业利润状况的两种利润率,即销售利润率与投资利润率,最后实证检验生产率对企业利润的决定作用。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具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而销售利润率却具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企业生产率与其利润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具有相同生产率的企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会获得更高的利润。
关键词:
企业利润 异质性生产率 出口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弋 Sylvie Démurger MartinFournier 杨真真
本文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的扩展形式,分析了1995年中国城市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工资差异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工资高于城镇集体企业,但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小时工资鲜有差别。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或者说是多层次、纯所有制差别和工作小时差别是观测到的工资差距的主要决定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还强调了,尽管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较高的年总收入,但这是以更长的工作时间为代价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工资差异 企业所有制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逯宇铎 陈金平 陈阵
文章依据中国海关与工业企业中的HS-8位产品与企业层面的匹配数据,对中国企业的进口持续时间进行了分析。在运用生存分析方法 K-M方法对2000~2006年中国不同类型进口企业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进行了测算后发现,总体上中国进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比较短暂,平均持续期只有1.8年,低关税产品进口企业与外资企业进口关系持续时间较长。运用离散时间cloglog模型对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估计发现,进口关税与企业所有制等进口来源国和企业特征因素均对中国进口贸易持续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运用logit及probit模型对该结果进行了稳健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升,李传昭,张旭梅
在大量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在渝30家中小企业的87份有效问卷数据对企业先天条件、ERP实施过程及ERP实施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探索性路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研究模型,并对模型运用AMOS做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ERP实施过程是ERP实施绩效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决定因素;企业先天条件虽然不显著影响ERP实施绩效,但它对ERP实施过程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李翀 赵春明
本文首次从进口来源地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来源地数目增多、进口来源地集中度下降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同时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进口企业、一般贸易进口企业、外资企业、有出口行为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显著;进口来源地结构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多元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机制提升企业生产率,其中,进口异质产品的进口企业效应较大,而进口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机制没有显著作用。因此,中国应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同时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使其享受中间品多样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收益;而在发达国家的进口市场上,鼓励企业开拓多个进口渠道,降低对某几个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进口来源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李翀 赵春明
本文首次从进口来源地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来源地数目增多、进口来源地集中度下降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同时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进口企业、一般贸易进口企业、外资企业、有出口行为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显著;进口来源地结构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多元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机制提升企业生产率,其中,进口异质产品的进口企业效应较大,而进口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机制没有显著作用。因此,中国应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同时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使其享受中间品多样化带来的生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进口来源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解维敏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不同省份的企业投资效率水平的差异,以及省际层面因素对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差异的影响。研究方法:以2007~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运用多元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投资效率整体水平还存在投资效率偏离最优水平问题,但是样本期间内逐渐提升,而且不同省份间企业投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长期保持较好水平,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较为接近,其次是东北地区,最差是西部地区。但自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投资效率下滑厉害,成为投资效率最差的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法律环境、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是解释地区间企业投资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创新:为评价地区间企业投资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也为理解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差异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价值:完善地区制度环境,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林 白雪洁
构建了两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GPCA)对2005-2018年中国1475家A股上市企业的活力水平进行测度。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活力的动态变化趋势及规律,发现样本期内中国企业活力水平依然不足,但自2012年以后企业活力指数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从空间维度比较了全国各地区主要城市各行业的企业活力水平,发现东部地区企业活力水平最高,而东北地区的内部差异最大,相同类型城市间、行业间活力水平差异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