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0)
- 2023(17230)
- 2022(14594)
- 2021(13878)
- 2020(11743)
- 2019(27186)
- 2018(26882)
- 2017(51629)
- 2016(27950)
- 2015(31810)
- 2014(31520)
- 2013(31182)
- 2012(28698)
- 2011(25693)
- 2010(25829)
- 2009(24125)
- 2008(24048)
- 2007(21263)
- 2006(18715)
- 2005(16959)
- 学科
- 济(121249)
- 经济(121109)
- 业(100571)
- 管理(92609)
- 企(90209)
- 企业(90209)
- 方法(56962)
- 数学(46940)
- 数学方法(46188)
- 财(35010)
- 农(34228)
- 业经(33888)
- 中国(31574)
- 贸(25136)
- 贸易(25123)
- 易(24529)
- 务(24329)
- 财务(24249)
- 财务管理(24211)
- 农业(23483)
- 企业财务(22887)
- 制(22787)
- 理论(22070)
- 学(21993)
- 技术(21893)
- 和(20879)
- 地方(20157)
- 划(19176)
- 策(18995)
- 体(16971)
- 机构
- 学院(403908)
- 大学(403233)
- 济(167425)
- 经济(164123)
- 管理(163191)
- 理学(140778)
- 理学院(139322)
- 管理学(136872)
- 管理学院(136161)
- 研究(131783)
- 中国(103329)
- 京(86871)
- 科学(80188)
- 财(76609)
- 所(65996)
- 农(64170)
- 财经(61326)
- 研究所(59745)
- 中心(59362)
- 江(58943)
- 业大(58314)
- 经(55907)
- 北京(55216)
- 范(50386)
- 经济学(50347)
- 农业(50333)
- 师范(49949)
- 院(47674)
- 州(47516)
- 财经大学(45491)
- 基金
- 项目(267893)
- 科学(211909)
- 研究(196481)
- 基金(196275)
- 家(170157)
- 国家(168726)
- 科学基金(146337)
- 社会(124907)
- 社会科(118499)
- 社会科学(118466)
- 基金项目(102817)
- 省(102813)
- 自然(95021)
- 自然科(92952)
- 自然科学(92931)
- 自然科学基金(91291)
- 教育(89954)
- 划(86035)
- 资助(82536)
- 编号(79406)
- 成果(63932)
- 部(59574)
- 重点(59233)
- 创(56838)
- 发(56337)
- 课题(54121)
- 创新(52538)
- 国家社会(51707)
- 教育部(51428)
- 科研(50878)
- 期刊
- 济(185207)
- 经济(185207)
- 研究(120002)
- 中国(76701)
- 管理(64707)
- 财(61262)
- 学报(60429)
- 农(59263)
- 科学(57560)
- 大学(46886)
- 学学(44072)
- 教育(42915)
- 农业(41458)
- 技术(37707)
- 融(34056)
- 金融(34056)
- 业经(30570)
- 财经(30550)
- 经济研究(29833)
- 经(26308)
- 业(24225)
- 问题(23934)
- 技术经济(22347)
- 贸(21160)
- 图书(19738)
- 统计(19673)
- 现代(19019)
- 世界(18868)
- 科技(18732)
- 理论(18455)
共检索到600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莺 项丽瑶 俞荣建
建立海外工业园、打造企业海外经营的"航母",正成为本土企业构筑全球价值链的新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不确定性和非对称性异域经营环境的"航母"模式,具有节约交易成本、风险规避、快速学习、规模递增以及贸易便捷等多种优势。文章以泰中罗勇工业园为例,分析了"航母"模式的资源基础、组织网络、运行机制和能力架构,形成"航母"的实体资源能力、与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协作能力以及"航母"平台与栖驻企业之间的边界决策能力。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航母"模式的"高集聚、本地化与合法性"三大动态构建路径与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杜毓琦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其动态滞后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在考虑多维专利出海质量、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利出海通过技术领先效应和声誉传递效应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利出海对数字化企业、顺向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国企业向投资网络社区内东道国、高知识产权保护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为依托创新全球化布局推动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微观依据,对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正>全球化格局急速变化,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加快演变,中国启动全球化再布局,以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企业“出海”成为新的热潮,从“出口”走向“出海”,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电动汽车、光伏等行业的中国本土企业加速走向国际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长远 陈智韬 李铮
内容提要本文聚焦中国企业以“抱团出海”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经济现象,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供应链网络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抱团出海”与东道国市场环境的关系,并利用企业微观数据对研究假说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网络投资可以推动企业到同一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而且这一作用在市场环境薄弱的东道国更为明显,说明“抱团出海”有助于企业克服东道国的市场不完备。此外,传导机制分析表明,供应链网络投资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和产销支撑帮助企业克服东道国的市场不完备。企业异质性分析表明,“抱团出海”更有益于规模小、年龄轻、资本密集度低的企业。本研究加深了对企业“抱团出海”现象的理解,也为夯实国内供应链网络以推动企业健康和有序的“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供应链网络 市场不完备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忠秀 李泽鑫
本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企业国内与国际专利申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城际间差距逐渐扩大,呈现出“东高西低”与“南高北低”的态势;贸易便利化显著提高了当地企业创新水平,在非国有企业、非中心城市和中高技术产业中更为突出,其影响路径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实现;扩展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具有显著的海外创新效应,且该创新效应因专利类型和行业创新强度的不同而异。研究结论为深入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培育企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城际差距 企业创新 专利出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丁硕 张永庆
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中国企业正面临难得的品牌出海机遇,跨境出口电商进入品牌建设红利期,一些中国品牌借助跨境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品牌成功出海的标杆。目前,入驻第三方平台和自建独立站是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打造品牌阵地的两种主要形式。本文从运营、引流方式、用户沉淀、竞争环境、营销推广等层面对第三方平台和独立站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相比第三方平台,独立站模式能够获得高质量私域流量、沉淀用户数据、打造自主品牌,也更符合跨境电商品牌化发展趋势,正成为跨境电商企业“品牌出海”的重要路径。建议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做好独立站本土化运营,加强独立站品牌化运营,创新营销引流方式来推动企业品牌出海。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品牌出海 独立站 第三方平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柳卸林 朱嵩嵩 吕萍 吴铃琳
近几年中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并购交易中频频博得全球瞩目。对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已有很多研究,但是尚未有研究系统地从母国制度视角分析中国哪些制度因素对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有影响。文章在进入模式领域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将母国视角与制度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了完整的母国制度因素对进入模式选择影响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进入模式 中国 母国因素 制度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泾溧 林润辉 曹萌
在世界各国积极发展海外事业的国际背景下,文章通过收集中国上市企业集团的FDI相关数据,对母公司治理结构与海外子公司股权进入模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实证检验了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对海外子公司股权进入模式的影响,且证实了母公司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者和董事的政治关联性对海外子公司股权进入模式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良文,陈金菊,聂皖生
转型中的中国企业统计模式探讨黄良文,陈金菊,聂皖生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政府统计与企业统计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统计是国家统计的基础,这个关系是明确的。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和企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文雁兵 孙莹
本文通过拓展Melitz (2003)提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阐明了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促进企业出口的理论机制,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企业生产率较低时,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促进了企业出口,也降低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生产率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与此同时,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越严重,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国际标准认证的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
本文试图使用文献式的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国出现重大问题的代表性企业案例样本的归纳与分析,借鉴国外研究的理论框架,总结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所在及其领域,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要点及方法提出了务实性建议,并指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对企业内部控制有关信息实行强制性披露为前提。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 披露 案例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登峰 李锦秀 王海忠
企业品牌价值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为中国企业品牌“走出去”创造了历史机遇,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企业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鲜有研究从企业品牌视角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年—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并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其中国际化经营的经济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价值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周边其他企业随地理距离的增加呈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此外,企业规模、所有制、区位位置以及所属行业等也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论不仅可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效果提供企业层面关于企业品牌价值的实证支撑,同时也为近年来中国企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原因提供了来自“一带一路”倡议的解释和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登峰 李锦秀 王海忠
企业品牌价值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为中国企业品牌“走出去”创造了历史机遇,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企业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鲜有研究从企业品牌视角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年—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并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其中国际化经营的经济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价值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于周边其他企业随地理距离的增加呈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趋势。此外,企业规模、所有制、区位位置以及所属行业等也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论不仅可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效果提供企业层面关于企业品牌价值的实证支撑,同时也为近年来中国企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原因提供了来自“一带一路”倡议的解释和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昆
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回顾转型期中国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分析深航创建的罗盘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从而探讨了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罗盘式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理念、内涵、模式与实施,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速建 刘建丽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的核心内容。进入模式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绩效。传统的经济学选择模型都是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构筑"成本一收益"分析框架,这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有一定指导意义;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多数企业还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它们进入海外市场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必须考虑特定战略动因的实现。针对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构造了一个分层次树型选择模型和动态的多目标进入模式决策模型.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有所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