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9)
- 2023(9701)
- 2022(7764)
- 2021(7239)
- 2020(6097)
- 2019(13911)
- 2018(13527)
- 2017(25630)
- 2016(13534)
- 2015(15332)
- 2014(14856)
- 2013(15087)
- 2012(13836)
- 2011(12416)
- 2010(12386)
- 2009(11782)
- 2008(11930)
- 2007(10645)
- 2006(9455)
- 2005(9110)
- 学科
- 业(73391)
- 济(71821)
- 经济(71742)
- 企(68898)
- 企业(68898)
- 管理(56266)
- 方法(32700)
- 业经(25809)
- 数学(25249)
- 财(25216)
- 数学方法(25148)
- 农(22124)
- 中国(19135)
- 务(18419)
- 财务(18411)
- 财务管理(18395)
- 企业财务(17395)
- 贸(17185)
- 贸易(17177)
- 易(16899)
- 农业(16164)
- 技术(15947)
- 策(14045)
- 制(14021)
- 划(13461)
- 和(12802)
- 出(12692)
- 企业经济(11879)
- 体(11493)
- 经营(11142)
- 机构
- 学院(203950)
- 大学(200521)
- 济(102156)
- 经济(100895)
- 管理(84704)
- 理学(72591)
- 理学院(71980)
- 管理学(71309)
- 管理学院(70919)
- 研究(67733)
- 中国(57363)
- 财(46668)
- 京(41996)
- 财经(37340)
- 科学(35544)
- 经(34256)
- 所(33111)
- 经济学(32814)
- 农(30658)
- 经济学院(29823)
- 中心(29774)
- 江(29705)
- 研究所(29577)
- 财经大学(27692)
- 北京(26957)
- 商学(25637)
- 商学院(25411)
- 业大(25003)
- 院(24369)
- 农业(24007)
- 基金
- 项目(129294)
- 科学(105667)
- 基金(99463)
- 研究(97157)
- 家(85126)
- 国家(84405)
- 科学基金(74758)
- 社会(67375)
- 社会科(64231)
- 社会科学(64218)
- 基金项目(51362)
- 省(47204)
- 自然(45819)
- 自然科(44861)
- 自然科学(44851)
- 自然科学基金(44194)
- 教育(42406)
- 资助(41149)
- 划(39147)
- 编号(36110)
- 业(32441)
- 部(30802)
- 创(30135)
- 国家社会(29853)
- 重点(28610)
- 发(28196)
- 成果(27663)
- 创新(27330)
- 中国(27256)
- 教育部(27076)
- 期刊
- 济(112948)
- 经济(112948)
- 研究(64438)
- 财(39359)
- 中国(37848)
- 管理(36974)
- 农(28685)
- 科学(26479)
- 学报(23192)
- 农业(20251)
- 融(19696)
- 金融(19696)
- 财经(19680)
- 经济研究(19501)
- 大学(19264)
- 技术(19259)
- 业经(18417)
- 学学(18358)
- 经(17165)
- 贸(15731)
- 问题(15079)
- 世界(14225)
- 业(14212)
- 技术经济(14155)
- 国际(13550)
- 教育(12265)
- 统计(11173)
- 现代(10700)
- 财会(10521)
- 策(10273)
共检索到312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世民 孙瑾 陈勇兵
企业出口生存率从一个新视角研究了贸易的动态行为,较长的出口生存时间可以促进贸易的持续平稳发展。本文基于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方法,首次系统全面地估计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生存状态,研究发现企业出口生存时间较短,平均生存时间为1.6年且生存率为67%,中位生存时间为3年且生存率仅为47%,而且分行业、分地区、分所有制性质和分目的国异质性估计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出口生存率 生存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吴雪洁 彭青
本文基于2001—2013年中国出口企业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模型,探究产业智能化对企业出口生存风险、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智能化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出口持续时间。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更为显著地降低了非国有企业、使用互联网的企业与非成熟型企业的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其出口持续期。机制检验表明,智能化转型通过市场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降低了企业出口生存风险,延长了企业出口持续期。此外,产业智能化还有利于提高企业出口韧性,且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魏玮 曹景林 张阳
文章主要考察企业有效增值税率对企业贸易关系生存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有效增值税率提升会降低贸易关系生存率,这一影响对本土企业、中西部企业更为显著,这一结论对不同的比例风险模型或加速死亡模型均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有效增值税率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资本密集度、契约密集度都高的产品影响程度更大。这表明增值税率水平可能通过融资能力、企业投资、贸易成本支付能力途径影响贸易关系生存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振东 邵莹
反倾销是当前国际贸易政策领域研究的热点,而其对发起国国内受损害产业的救济效果则一直是这一方向研究的重点。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于反倾销对受损害产业(企业)绩效的救济效果,而对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生存状况的影响则鲜有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选取2006年中国对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4个地区发起的化工产品"双酚A"反倾销典型案件,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和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定量考察对外反倾销对中国受保护企业生存率的实际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就双酚A这一案件而言,对外反倾销措施与中国受保护企业总体生存率之间不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且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但是与预期相反,对外反倾销措施实际上显著降低了中国受保护...
关键词:
对外反倾销 倾向评分匹配法 企业生存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静
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大但攀升高度不足。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对企业层面全球价值链攀升高度进行测算,并对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高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位置越高、离世界最前沿分工距离越近,越能提高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越大,进口质量越高、进口规模越大、进口下游度越大越能降低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加工贸易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不能提高出口其国内增加值率,微笑曲线失灵。外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提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微笑曲线存在;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能够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中间品进口规模、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聚来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鉴于此,我国应该加快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快中间品内向化与国内价值链构建、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来推动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玉英 胡贝贝
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贸易调控政策,在一国政府应对国际贸易的大幅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企业出口关系持续性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高度细化的出口退税率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模型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在短期和长期均对企业出口关系的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影响。(2)在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出口持续性的影响不因其所在区域和行业特征的差异而存在显著不同,但在所有制属性层面,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最大。(3)在长期内,来自东部地区、民营以及低技术行业的企业不仅受政策变动的作用时效更长,而且受政策调整的影响效果也更明显;而来自西部地区、三资以及高技术行业的企业则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反应敏感程度最低。因此,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需要结合出口信贷等政策加以综合运用,以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玉英 胡贝贝
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贸易调控政策,在一国政府应对国际贸易的大幅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企业出口关系持续性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高度细化的出口退税率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模型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在短期和长期均对企业出口关系的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影响。(2)在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出口持续性的影响不因其所在区域和行业特征的差异而存在显著不同,但在所有制属性层面,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最大。(3)在长期内,来自东部地区、民营以及低技术行业的企业不仅受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谷克鉴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计数模型考察了出口频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企业出口频率普遍较低,中位出口频率为1次,平均出口频率为2.49次;企业、出口产品及目的国特征因素对出口频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在出口产品特征上。企业出口规模、目的国不确定性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产品核心程度增加均能显著提高企业出口频率。此外,本文还基于中国加入WTO对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作用差异证实了出口频率能够作为出口增长边际的事实。
关键词:
出口频率 计数模型 出口边际 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谷克鉴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计数模型考察了出口频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企业出口频率普遍较低,中位出口频率为1次,平均出口频率为2.49次;企业、出口产品及目的国特征因素对出口频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在出口产品特征上。企业出口规模、目的国不确定性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产品核心程度增加均能显著提高企业出口频率。此外,本文还基于中国加入WTO对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作用差异证实了出口频率能够作为出口增长边际的事实。
关键词:
出口频率 计数模型 出口边际 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连杰
本文利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非参的ROC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企业的最优出口阈值,并进一步讨论了企业最优出口阈值的动态变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最优出口阈值的估计值为-0. 624;分行业的估计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门槛较高,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次之,采掘业与公用事业行业较低;分地区的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出口门槛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出口门槛的动态变迁分析表明,出口门槛的演进轨迹与外贸宏观环境紧密相关,主要的外贸宏观环境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中国入世、对外贸易经营者登记备案制的实施、WTO成员享有的保留条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中国企业出口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内价格。这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从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中国出口价格过低的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并且,长期的出口退税、补贴政策,以及出口企业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是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从而解释了我国企业的低价出口之谜。
关键词:
低价出口之谜 加成率 出口退税 过度竞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出口不确定性的存在是中国企业在新贸易关系中呈现高退出率和短生存时间的重要原因。本文从"邻居"信息溢出有利于降低出口不确定性角度出发,在构建其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生存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数据,借助中介效应分析法从信息溢出视角检验了"邻居"对我国企业出口生存的重要作用,结果发现:"邻居"可以通过信息溢出降低企业对新出口的不确定性,改善其出口生存状态,但是信息溢出效应在"邻居"总效应中的比重不到20%;同时,"邻居"的信息溢出存在显著的"地方性""特定性"和"同类型偏好",即当"邻居"与企业的空间距离越小、出口行为越相近、二者属于同种所有权类型时,"邻居"通过信息溢出对企业出口生存的促进作用越大。
关键词:
不确定性 信息溢出 “邻居” 出口生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苏苏 张少华 周鹏
研究目标:识别和分解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来源。研究方法:运用Combes等(2012)提出的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分析方法,识别和分解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优势的三种效应。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学习效应是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优势的主要来源,导致出口企业整体上要比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41.1%;选择效应对出口企业生产率有影响但系数较小,使得出口企业整体上比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0.5%。(2)从贸易方式来看,混合贸易企业的学习效应和选择效应最强,一般贸易企业次之,加工贸易企业最弱;低效率的混合贸易和一般贸易企业,以及高效率加工贸易企业能够通过出口获得快速的效率提升。因此对于低效率出口企业而言,贸易升级至关重要。(3)出口对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在不同行业、不同贸易对象国、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以及进口/出口差异等的企业中都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但这并不改变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学习效应和较小的选择效应这一基本结论。(4)中国工业企业并不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但加工贸易类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学习效应确实相对较低。研究创新:将出口影响生产率的机制分为学习效应、学习扩张效应和选择效应;匹配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对出口和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分布进行系统比较,定量识别和分解了造成出口企业生产率优势的三种效应。研究价值:研究对理解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决定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及深化企业所有制改革等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淼杰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发现企业的出口模式与企业的生产率紧密相关:低生产率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较高生产率的企业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并出口。更高生产率的企业既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和出口,还可以"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Melitz,2003;Helpman等,2004)。有趣的是,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却发现这个结论值得商榷。近期的研究发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主要是低生产率的企业在出口。因此,研究者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生产率悖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保持出口贸易持续平稳发展对提升企业生产率进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证实了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时间依赖特征,且贸易关系存在异质性,即资本技术密集型、高出口密集度和高生产率的企业具有更长的出口持续时间。此后利用多种实证方案也发现: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水平,即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且资本技术密集型、低出口密集度的企业通过持续出口获取的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劳动力密集型、高出口密集度企业则相对较小。基于生产率动态分解的分析也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引致的优胜劣汰。因此,稳定...
关键词:
出口持续时间 外贸竞争优势 中国与全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