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42)
2023(20419)
2022(17334)
2021(16199)
2020(13783)
2019(32031)
2018(31511)
2017(60394)
2016(32712)
2015(36940)
2014(36836)
2013(36605)
2012(33600)
2011(30295)
2010(30121)
2009(28114)
2008(28079)
2007(24724)
2006(21375)
2005(19117)
作者
(94424)
(78964)
(78283)
(74807)
(50216)
(37804)
(35841)
(30954)
(29806)
(28053)
(26718)
(26688)
(25051)
(24860)
(24371)
(24315)
(23697)
(23537)
(22672)
(22587)
(19446)
(19307)
(19111)
(18035)
(17663)
(17532)
(17480)
(17386)
(15828)
(15652)
学科
(139235)
经济(139082)
(110549)
管理(103592)
(96182)
企业(96182)
方法(64897)
数学(54287)
数学方法(53641)
(41703)
(39989)
业经(36876)
中国(36026)
(28331)
贸易(28320)
农业(27767)
(27578)
(27358)
财务(27277)
财务管理(27225)
(26731)
(25997)
企业财务(25779)
地方(25355)
理论(23322)
技术(23314)
(23303)
(20886)
环境(20187)
(20099)
机构
学院(472800)
大学(470761)
(195287)
经济(191319)
管理(188706)
理学(163015)
理学院(161265)
管理学(158566)
管理学院(157710)
研究(155639)
中国(119599)
(100058)
科学(95814)
(88994)
(79094)
(78195)
财经(71636)
研究所(71100)
中心(71021)
业大(70098)
(69045)
(65185)
北京(63141)
农业(62244)
(59769)
师范(59209)
经济学(59023)
(56603)
(55465)
经济学院(53417)
基金
项目(317620)
科学(250497)
基金(231929)
研究(231249)
(201756)
国家(200069)
科学基金(172735)
社会(146605)
社会科(139020)
社会科学(138983)
(123218)
基金项目(122771)
自然(112727)
自然科(110149)
自然科学(110119)
自然科学基金(108164)
教育(105789)
(103209)
资助(95995)
编号(93895)
成果(75229)
重点(70675)
(70367)
(67393)
(66706)
课题(63909)
创新(61926)
科研(61042)
国家社会(60574)
教育部(60320)
期刊
(213531)
经济(213531)
研究(136775)
中国(85130)
学报(72513)
(72468)
(70864)
管理(70777)
科学(67775)
大学(55120)
学学(52021)
农业(50131)
教育(46164)
技术(42555)
(39095)
金融(39095)
业经(36476)
财经(35084)
经济研究(34402)
(30169)
(28584)
问题(28205)
技术经济(25044)
(23639)
统计(22225)
图书(22178)
(22026)
商业(21875)
现代(21848)
科技(21502)
共检索到689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贝贝  靳玉英  姚海华  王开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本文旨在对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及其背后竞争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企业层面的平均产品密度指标,从产品要素禀赋视角揭示企业进行产品转换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出口产品转换行为是否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研究表明:企业出口产品的既有要素禀赋和在产品空间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企业出口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平均产品密度通过对产品转换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带动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娜娜  
产品转换是有效配置企业内部资源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分析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外资进入促进本土企业进行出口产品转换,在外资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共同影响下,企业倾向于选择既增加新产品种类又减少旧产品种类的方式进行产品转换,考虑不同外资进入指标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稳健;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和行业技术机会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机会企业,外资进入对民营企业和低技术机会企业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更大;外资进入降低了本土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集中度,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殷晓鹏  仪珊珊  王哲  
基于多产品企业假定的异质性贸易理论,本文利用中国微观企业出口数据从动态角度考察了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通过将出口增长在不同贸易边际上进行分解,揭示了出口产品转换的贸易增长贡献,并从产品特征、企业特征和企业-产品特征入手考察了出口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我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非常普遍且频繁,这种企业内的扩展边际不仅主导了出口产品种类的变化,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出口产品层面的冲击、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经验、企业-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出口持续期都是出口产品转换决策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明志  铁瑛  
本文将产品质量异质性和效率工资同时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了工资上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上升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受到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调节,只有在劳动生产率水平足够高时,工资上升才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控制了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影响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资的反向作用之后,工资上升会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工资上升会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陈榕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毅  陈虹  
本文借鉴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微观数据层面的梳理测算,获得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化的量化结果。再通过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进一步匹配,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数据库中企业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构建起2000—2007年跨年度的企业面板数据,以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不断提升的趋势,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补贴和无形资产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也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在企业规模和区域分布上具有一定差异,而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比来自港澳台的投资对出口产品质量更具明显的推动作用。从政策层面上,推动企业通过增效提质,加大开放引进高质量国际投资,通过政府符合市场竞争前提下的补贴,将对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真   韩璐爽   宗慧隽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突出。重点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整,同时,激烈的国内同业竞争和目的地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政策效应。除了影响受支持企业的出口行为,重点产业政策还能通过融资和创新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行业内非重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组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本文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结论发现:由于持续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上升;质量升级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年;产品质量越高,出口持续时间越长、广度越大;由于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下降,与外资企业差距扩大;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出口稳定性、持续时间、广度均劣于外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成为本土企业出口的更高追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周亚如  
基于中国各省份与国际人才来源地之间的双边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入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和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人才流入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调整中间品进口的种类和质量、提升企业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是国际人才流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来自于发达经济体、从事高级管理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在中国长期工作的国际人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国际人才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无论是出口至国际人才来源地还是非国际人才来源地,国际人才流入均增加了企业出口高质量产品的比重、提升了高质量新产品的出口规模;企业自身或流入地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强化国际人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本文揭示了国际人才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路径机制,为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张宇鹏  
本文重点讨论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的理论机制,并分析了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管是从全球出口层面还是出口目的地层面看,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会显著降低核心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融资约束加剧通过削减企业的中间投入规模和研发投入费用显著降低企业核心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无论是对核心出口产品技术等级提升或大于第二大出口产品的企业,还是对核心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或大于第二大出口产品的企业,融资约束加剧都会使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显著下降。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和出口高质量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刘晨  方玉霞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瑞琴  王汀汀  胡翠  
本文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视角,实证检验了上游FDI对下游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区别探讨了上游制造业和上游服务业FDI的差异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对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下游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上游服务业FDI会较显著地提升下游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而上游制造业FDI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下游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上游综合FDI由于受中国引资结构问题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分样本看,上游FDI主要显著影响下游非纯加工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而对纯加工贸易企业、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琴  文俊  
中国工业企业的集聚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同产业集聚和基于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多样化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的结论有:(1)同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且这一结果不会因企业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但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2)上游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和非纯加工贸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下游产业集聚可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但作用弱于上游产业的集聚;且同样对高技术水平企业和非纯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更显著。因此,为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我们应更加注重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多样化集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代中强  阮冬芝  
本文基于2008—201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不公平进口调查信息系统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整理而得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美国知识产权调查对中国被诉企业出口产品转换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知识产权调查立案还是终裁,都会使我国被诉企业扩大其出口产品范围,并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同时还发现,我国被诉企业主要是通过“既增加又减少产品种类”的方式进行内部产品结构调整来应对美国知识产权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