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7)
- 2023(11683)
- 2022(9362)
- 2021(8497)
- 2020(7057)
- 2019(16069)
- 2018(15349)
- 2017(29070)
- 2016(15456)
- 2015(17427)
- 2014(16931)
- 2013(17149)
- 2012(15632)
- 2011(13893)
- 2010(13938)
- 2009(13141)
- 2008(13463)
- 2007(11907)
- 2006(10390)
- 2005(9888)
- 学科
- 业(81218)
- 济(76753)
- 经济(76674)
- 企(74062)
- 企业(74062)
- 管理(64098)
- 方法(34246)
- 财(27886)
- 农(27744)
- 业经(27358)
- 数学(26499)
- 数学方法(26408)
- 中国(21500)
- 务(20617)
- 财务(20609)
- 财务管理(20593)
- 贸(19767)
- 贸易(19753)
- 企业财务(19564)
- 易(19432)
- 农业(18288)
- 技术(16532)
- 制(15839)
- 策(14835)
- 划(14413)
- 和(13267)
- 出(13237)
- 体(12353)
- 企业经济(12086)
- 理论(11989)
- 机构
- 学院(231227)
- 大学(225452)
- 济(113366)
- 经济(111900)
- 管理(96010)
- 理学(82477)
- 理学院(81814)
- 管理学(81172)
- 管理学院(80755)
- 研究(74313)
- 中国(62746)
- 财(51969)
- 京(46505)
- 财经(41457)
- 科学(39007)
- 经(37941)
- 农(37367)
- 所(36012)
- 经济学(35827)
- 江(33943)
- 中心(33347)
- 经济学院(32506)
- 研究所(32118)
- 财经大学(30672)
- 业大(29825)
- 北京(29484)
- 农业(29425)
- 商学(28974)
- 商学院(28740)
- 经济管理(27497)
- 基金
- 项目(146818)
- 科学(119120)
- 基金(111339)
- 研究(110378)
- 家(95184)
- 国家(94372)
- 科学基金(83485)
- 社会(76063)
- 社会科(72495)
- 社会科学(72477)
- 基金项目(57829)
- 省(55273)
- 自然(51123)
- 自然科(50032)
- 自然科学(50023)
- 自然科学基金(49275)
- 教育(48959)
- 资助(45555)
- 划(44936)
- 编号(41979)
- 业(35839)
- 部(34533)
- 创(34106)
- 国家社会(33226)
- 重点(32433)
- 成果(32260)
- 发(32082)
- 创新(31039)
- 教育部(30360)
- 制(30138)
- 期刊
- 济(125517)
- 经济(125517)
- 研究(71120)
- 中国(43943)
- 财(43821)
- 管理(40819)
- 农(35729)
- 科学(29646)
- 学报(27653)
- 农业(25362)
- 融(22811)
- 金融(22811)
- 大学(22732)
- 财经(21957)
- 业经(21767)
- 学学(21756)
- 经济研究(21628)
- 技术(21529)
- 经(19105)
- 贸(17171)
- 业(17112)
- 问题(16723)
- 教育(16114)
- 世界(15585)
- 技术经济(14862)
- 国际(14557)
- 现代(11820)
- 财会(11723)
- 商业(11668)
- 会计(10781)
共检索到351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于欢
与大规模中间品进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仍然较低。文章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揭示出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总的样本来看,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促进效应,而资本品进口产生抑制效应,二者调节不利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2)区分产品差异化后发现,同质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更大,且同质中间品与异质资本品进口交互存在显著的负面调节效应。(3)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最强,而资本品进口对民营企业的抑制效应最强,且中间品与资本品进口交互对三类企业都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正是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结构失衡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才导致中国在大规模进口中间品的同时却出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处于低位现象。据此,在强调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的同时,需要区别重视、克服其通过资本品进口产生的不利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多元化 产品质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吴国杰
本文首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是否进口中间品,以及不同贸易类型的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不具有促进作用,与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相比,进料加工中间品进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和稳健;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的抑制效应减弱,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增强,进料加工中间品的影响呈"U"形关系。
关键词:
中间品 贸易类型 出口产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宋鹏 李瑞子
基于2000—2010年中国海关企业-产品层面的交易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并识别中间品进口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中间品进口的增加会加强这一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与中间品进口的共同作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产品技术以及出口目的地等异质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方式、低技术及出口到OECD国(地区)的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丰富了汇率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经验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优化升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胡鞍钢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中间品技术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此外,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显示,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集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胡鞍钢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中间品技术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此外,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显示,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质量提高的贡献高达55%,其在中间品进口促进行业出口质量提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康志勇
通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总署进口贸易数据库,就资本品进口与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及其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进口行为存在"进口中学习"效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进口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集中体现在资本品进口中而非中间品进口;进口来源国及进口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影响上述促进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资本品 中间品 进口贸易 企业研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国营 宋跃刚 吴耀国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微观匹配数据,在地区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研究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品进口通过"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质量效应"以及"中间品多元化效应"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提升效果会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中间品进口来源国、技术复杂度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制度环境改善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了中间品进口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中间品进口与制度环境在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互补性;(3)文章进一步从动态视角考察了进口持续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二者呈现"U"型关系,短期进口无法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持续进口以及适时进入可以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改善区域制度环境提供了理论与现实支撑。
关键词:
出口产品质量 中间品进口 制度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持续期与出口产品质量呈U型关系,短暂进口在质量提升上并不明显,适时进入以及持续进口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关键词:
进口 中间品 出口 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
关键词:
进口 中间品 出口 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采用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合并数据将中国出口总量增长分解为出口的扩展边际和出口的集约边际,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对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系数标准化发现,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分样本检验中,发现中间品进口来源国、贸易方式以及所有制类型会对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出口贸易扩展主要源于集约边际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与转型提拱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建新 贾圆圆 黄鹏
在生产链条高度细分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提高国际生产分割的融入程度是否能提高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呢?研究表明,国际生产分割比例与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单纯地进口国外的高质量中间投入品或单纯地引进技术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存在"拐点"。在产品水平质量差异很大的行业中,企业使用外国中间投入品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要小于产品水平质量差异小的行业。在加工贸易方式下,国际生产分割比例越高,企业使用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投入品则越多,其出口的产品质量也就越高。为了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政府不仅要鼓励企业进口国外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更重要地是要推动本国生产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的...
关键词:
国际生产分割 中间投入品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谷均怡 赵春明
本文使用含工具变量的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分析模型,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交易信息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企业持续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呈稳健的正向影响,且对内资、大中规模、技术密集型和高行业集中度企业的正向作用较为突出;基于成本加成机制,进一步验证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出口产品多元化企业表现更甚;此外,利用构建的生存分析模型识别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支撑。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本文首次测算了中国企业层面出口产品质量,并提炼了相关典型化事实。结论发现:由于持续出口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质量总体水平上升;质量升级效应主要发生在第二年;产品质量越高,出口持续时间越长、广度越大;由于生产低质量产品企业的大量进入,本土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下降,与外资企业差距扩大;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出口稳定性、持续时间、广度均劣于外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成为本土企业出口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
企业 质量 测算 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