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6)
2023(17517)
2022(14915)
2021(14081)
2020(11949)
2019(27385)
2018(26877)
2017(51231)
2016(27737)
2015(31236)
2014(30921)
2013(30560)
2012(27657)
2011(24517)
2010(24132)
2009(22307)
2008(21979)
2007(19012)
2006(16437)
2005(14563)
作者
(77670)
(64431)
(64131)
(61232)
(41284)
(30694)
(29296)
(25456)
(24541)
(22974)
(21936)
(21897)
(20549)
(20248)
(19894)
(19752)
(19305)
(19052)
(18497)
(18445)
(15857)
(15789)
(15450)
(14669)
(14340)
(14298)
(14232)
(14172)
(12863)
(12794)
学科
(113657)
经济(113522)
(97305)
管理(92652)
(90518)
企业(90518)
方法(55745)
数学(45978)
数学方法(45423)
(35397)
业经(31053)
中国(30556)
(27995)
(25750)
财务(25675)
财务管理(25638)
企业财务(24389)
(22199)
贸易(22184)
(21681)
(21462)
(20509)
(20489)
技术(20484)
理论(20061)
农业(18940)
(18514)
地方(18035)
(17049)
(16603)
机构
大学(389746)
学院(389311)
(162132)
管理(160194)
经济(159003)
理学(138869)
理学院(137471)
管理学(135209)
管理学院(134500)
研究(126413)
中国(98094)
(82593)
科学(76120)
(73812)
(62005)
财经(60132)
中心(58055)
(57403)
研究所(56590)
业大(55484)
(55139)
(54932)
北京(52019)
经济学(49388)
(48004)
师范(47568)
(46308)
财经大学(45028)
农业(44924)
经济学院(44669)
基金
项目(267699)
科学(212342)
基金(197366)
研究(196022)
(171454)
国家(170014)
科学基金(147788)
社会(125544)
社会科(119130)
社会科学(119098)
基金项目(104218)
(101986)
自然(96137)
自然科(94022)
自然科学(93997)
自然科学基金(92343)
教育(89591)
(86092)
资助(81689)
编号(79143)
成果(62847)
(59806)
重点(59181)
(56432)
(55784)
课题(52979)
创新(52644)
国家社会(52518)
教育部(51842)
科研(51540)
期刊
(171737)
经济(171737)
研究(111523)
中国(70983)
管理(62114)
(59596)
学报(58318)
科学(55353)
(50275)
大学(45078)
学学(42455)
教育(37559)
技术(35397)
农业(35334)
(31596)
金融(31596)
财经(29774)
经济研究(27960)
业经(27336)
(25613)
问题(21828)
(20578)
技术经济(20369)
图书(19271)
(18508)
理论(18248)
财会(17851)
科技(17813)
现代(17719)
统计(17676)
共检索到564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静  程延园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如何加强源头治理,在企业内部化解争议,日益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利用"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通过441家企业样本和4521名员工样本的调查,从4个维度16项指标全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状况。结果显示:企业内部传统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比例较低且效果欠佳,尤其是小型、私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滞后,影响力小;工会在沟通调解劳动争议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得到雇佣双方认可;员工希望通过内部制度化途径解决劳动争议的意愿比较普遍。说明加强企业内部预防调解劳动争议机制建设十分可行和急迫。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娇娇  王甫希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基于"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的劳资双方影响因素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所有制身份的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可能性不同。(2)不同户籍、教育程度和岗位类型的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可能性不同。(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显著地增加了劳动者就业安全感,降低了工作压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娇娇  王甫希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基于"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的劳资双方影响因素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所有制身份的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可能性不同。(2)不同户籍、教育程度和岗位类型的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可能性不同。(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显著地增加了劳动者就业安全感,降低了工作压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春燕  蔡瑶  
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微观数据,将中国出口增长从产品层面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检验了出口增长的不同边际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出口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对工资水平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出口工资溢价主要来自扩展边际。这一结论在剔除异常样本点、对出口增长从企业层面进行分解以及考虑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的检验中都是稳健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欣  邓大松  
现有文献认为,社保投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成本效应、激励效应两种不同的影响。由于大样本数据的缺乏,现阶段对于社会保险企业投入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其对企业生产的抑制效应。然而,本文运用随机分层抽样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进行了创新性地实证研究。基准回归表明,在充分剔除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社保投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更强。随着人均社保投入每增加10%,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3.5%。进一步地,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精神与管理效率是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激励效应的重要渠道;其中,与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相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与大部分基于发达经济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发现: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而言,社保投入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社会保险通过激励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昭辉  
为进一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提升企业自主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强化劳动争议处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选择部分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的通知》,选定42家企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青川  
笔者基于2012年雇员雇主匹配数据,以工会企业中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选择性偏差的逆米尔斯比率加权最小二乘法,回归估计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的工资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Blinder-Oaxaca分解,系统研究了工会会员效应下的工资溢价问题。研究发现,虽然工会身份对工资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影响,但工会通过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严格执法手段保护了雇员的劳动收入,提高了会员的谈判能力,解决了局部劳动力市场失灵,并减少了会员性别工资歧视的程度。在此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涛  曾湘泉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本文认为比较优势会提高员工培训可能性并带来更高工资回报,由此培训工资回报随着培训可能性上升而增加,这会加剧工资不平等。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使用Brand和Xie(2010)的匹配平滑法研究了企业在职培训对员工工资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除部分低工资员工外,总体上培训工资回报随着培训可能性上升而提高,其中培训可能性为0.7-0.8员工的工资回报最高,不低于8%,远高于培训平均工资回报的5.5%。此外还发现有稳定劳动合同、较高职位等级以及在大企业就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林祥  T.H.Gindling  李实  熊亮  
本文利用中国六省市2009年企业和员工匹配数据,深入分析了企业对最低工资政策的遵守问题。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月最低工资政策得到了良好遵守,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员工仅占2.1%—3.4%。但企业普遍不遵守与加班工资有关的法律规定,加班工资小于最低工资标准1.5倍的员工高达17%。另外,北京和江苏的企业没有很好遵守最低工资应是扣除个人缴纳相关社保费用后余额的规定。文章还分析了最低工资影响员工工资的机制。最低工资会对员工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产生显著影响,但业绩工资和津补贴对其影响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抵消,最终导致最低工资对员工小时工资的影响较小。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来说,最低工资不仅对...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虹  宁璐  
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企业劳动生产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对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年龄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样本总体和内资企业的年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企业不存在显著的企业年龄效应。经过计算,企业年龄在10年左右时劳动生产率达到最高水平。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鼓励企业加强对劳动力新技术应用的专业性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转变发展方式,打破对原始路径的依赖,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对冲企业年龄增长带来的劳动生产率负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永华  魏下海  吴春秀  
文章利用2016年广东南海"雇主-雇员"匹配数据,着重考察工会主席身份对员工留职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会主席身份对员工留职意愿有显著影响。工会主席越是来自基层管理者的企业,其员工留职意愿越强,且该结论不受员工特征、工会主席特征和企业(主)特征的影响。来自基层的工会主席主要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促使企业增加薪资、改善福利、按标准发放加班工资,促使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延长劳动合同期限以及提升员工安全感,以此来影响员工的留职意愿。这一研究发现可为新时期企业如何有效留住员工提供新的思路和政策洞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虹  李唐  
作为人力资本"非认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的重要因素,人格经济学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新兴热点。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基于微观一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而言,以开放性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格特征较为稀缺,其对于工资收入的边际贡献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开放性人格特征为例,选取处理效应的识别策略,就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因果效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估计结果表明,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于工资收入的促进效应均在至少5%显著性水平上满足因果推断的统计要求,而以员工冒险精神、风险偏好指数作为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替代变量,也得到了相似的估计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虹  李唐  
作为人力资本"非认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的重要因素,人格经济学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新兴热点。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基于微观一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而言,以开放性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格特征较为稀缺,其对于工资收入的边际贡献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开放性人格特征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娟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选择对人力资本进行激励这一微观视角,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绩效激励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的绩效激励程度平均提高10%,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提升0. 46%-1. 2%。这表明,绩效激励水平的提升是促进现阶段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进一步的回归发现,企业的开放性程度、配置水平显著影响绩效激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因此,本文建议企业在注重激励的同时,也须加强对交流环境和相应设施的改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连发  叶青青  王昇唯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数据,研究了建立企业党组织对于企业管理效率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建立企业党组织对于企业管理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变换企业管理效率的不同评价指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企业党组织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三种可能路径是:提升员工稳定性、促进工资集体协商以及改善员工福利。企业党组织对于企业管理效率的影响效应,在未建立董事会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中更大,说明在企业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时,企业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优势。因而,企业党组织不仅承担团结群众等政治功能,而且对于企业管理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提供了实证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