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0)
2023(16546)
2022(13661)
2021(12507)
2020(10955)
2019(25027)
2018(24496)
2017(47223)
2016(25542)
2015(29034)
2014(28942)
2013(29088)
2012(26946)
2011(24311)
2010(24426)
2009(23384)
2008(23788)
2007(21408)
2006(18701)
2005(17325)
作者
(73875)
(61860)
(61693)
(58919)
(39631)
(29580)
(28081)
(23984)
(23418)
(22055)
(21284)
(20710)
(20071)
(19563)
(19514)
(19089)
(18344)
(18267)
(17995)
(17709)
(15343)
(15155)
(15098)
(14032)
(13971)
(13912)
(13794)
(13555)
(12361)
(12241)
学科
(117533)
经济(117365)
(100323)
管理(90414)
(88155)
企业(88155)
方法(55524)
数学(46274)
数学方法(45935)
(39110)
(34321)
业经(32754)
中国(31570)
(28344)
(26223)
财务(26189)
财务管理(26140)
企业财务(24820)
农业(23323)
(22934)
贸易(22923)
(22360)
(20646)
银行(20618)
技术(20091)
(19633)
(19468)
(19253)
金融(19249)
(19099)
机构
学院(379760)
大学(378960)
(170227)
经济(167166)
管理(151569)
理学(129643)
理学院(128354)
管理学(126693)
管理学院(125958)
研究(124722)
中国(103168)
(83894)
(78615)
科学(70859)
财经(66038)
(62605)
(62009)
(60066)
中心(57565)
(57378)
研究所(55972)
经济学(53707)
业大(51809)
北京(49898)
财经大学(49013)
农业(48730)
经济学院(48639)
(44592)
(44379)
(43422)
基金
项目(242718)
科学(193847)
基金(181420)
研究(178236)
(156404)
国家(155083)
科学基金(134759)
社会(118245)
社会科(112254)
社会科学(112227)
基金项目(95088)
(92004)
自然(85302)
自然科(83404)
自然科学(83379)
自然科学基金(82034)
教育(81022)
(77180)
资助(74926)
编号(69855)
成果(56491)
(56148)
重点(54099)
(52564)
(51025)
国家社会(50288)
(49523)
教育部(48941)
创新(48628)
课题(47651)
期刊
(188918)
经济(188918)
研究(116831)
中国(73735)
(69122)
管理(59210)
(57157)
学报(52917)
科学(52106)
(42572)
金融(42572)
大学(41279)
学学(39296)
农业(38309)
财经(34266)
技术(32798)
经济研究(30818)
业经(30020)
教育(30020)
(29422)
问题(24995)
(23278)
(22126)
技术经济(21671)
世界(19580)
统计(19135)
国际(18854)
财会(18348)
现代(17748)
(17729)
共检索到576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震林  王亚柯  
本文利用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我们估算了企业职工家庭的养老金财产对其家庭其他形式财产分布的影响,以考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本文分析认为,养老金财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内职工家庭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并使得少数极富有家庭占有的财产向大多数中低财产家庭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德浩  
文章借助于"黄金律"的概念,将养老保险计划再分配效应的效率量化,从而建立一个可操作的效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对如何实现"黄金率"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搭配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上的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祁祥  林山君  
以现收现付制为基本运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有其重要作用,但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它的可持续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一个生命周期模型里分析了现收现付制缴费率和制度回报率对其收入再分配效应和劳动供给的扭曲效应的影响,并针对中国的现行制度给出了一个调整方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长庚  张松彪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是我国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收入再分配功能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为此,本文基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采用统计模拟和精算方法,分别从利率、缴费年限和参保者寿命对我国三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革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逆向收入转移效应,1997年改革方案具有较强的代内再分配效应,2005年的改革方案普遍提高了各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险待遇,但可能加重下一代养老负担。最后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勇  
再分配是养老保险的核心功能,本文运用终生收入法构建了我国基础养老金的精算模型,得到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以及与支付能力的内在关系,并根据国家城调总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工资收入越低者,基础养老金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大;实施《国发[2005]38号》后,高收入者再分配效应的增量高于低收入者;财务上出现支付能力不足,资金缺口大幅增加,不具有内在财务可持续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志  邢华彬  肖夏璐  
文章通过建立精算模型,运用净转移额和转移率两个测算指标,测算了利率、工资增长率、入职年龄、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的变动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利率水平越高,职工获得的养老保险收益就越小,代际间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弱;工资增长率越高,职工获得收益的人数就会越多,收益程度也就越大,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就越强;入职年龄的大小与养老保险收益负相关,缴费年限与养老金收益正相关,这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设计初衷;职工在养老保险中获得的终生收益与退休年龄的早晚直接相关,退休年龄推迟的越晚,职工获得的终生收益就越小,再分配程度就越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志  邢华彬  肖夏璐  
文章通过建立精算模型,运用净转移额和转移率两个测算指标,测算了利率、工资增长率、入职年龄、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的变动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利率水平越高,职工获得的养老保险收益就越小,代际间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弱;工资增长率越高,职工获得收益的人数就会越多,收益程度也就越大,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就越强;入职年龄的大小与养老保险收益负相关,缴费年限与养老金收益正相关,这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设计初衷;职工在养老保险中获得的终生收益与退休年龄的早晚直接相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康博威  
针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有限,并且对不同就业类型人员采取有差别的制度安排等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扩大了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发展。那么,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收入再分配?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是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促进公平发展?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拟和精算方法,对不同就业类型人群、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不同性别人群、不同缴费年限人群以及不同寿命人群因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产生的收入再分配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志  王宇静  
文章将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分为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型和储蓄积累型三种类型,通过分析每种类型代表性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特征,概括总结三种类型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范围、资金来源、筹资方式、筹资原则、给付条件、保障水平、再分配效果等多个方面再分配效应上的特征。可以看到,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果最强,社会保险型居中,储蓄积累型最弱。尽管如此,三种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均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只是内容和特征上的差异,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之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本文对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利用精算方法与数据定量分析了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最后得到如下结论:与原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新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减弱了代内再分配效应,并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代际不公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进  
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及其对公平和效率的影响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焦点所在。本文以年龄和收入两个角度划分养老保险所涉及的利益群体 ,从其各自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出发 ,得到不同的群体对养老保险所具有的再分配功能的不同偏好。当人口增长率下降时 ,现收现付制的吸引力将随之下降 ;当工资增长率上升时 ,现收现付制将得到更多的拥护 ;在资金的收益率不断提高时 ,现收现付制可能会成为无效的制度 ;在一个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中 ,现收现付制会得到占多数的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对照中国的情况 ,现阶段一个具有再分配功能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但这一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关系对制度的顺利运行提出了挑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子兰  周熠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养老社会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度量方法和相关研究论。我们首先介绍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养老社会保险计划的代内和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结论,然后介绍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了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梅  姚露  
基于制度和个人两个维度,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内部收益率、养老金替代率差距三大指标,运用精算方法,定量分析了"并轨"改革后中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职工养老保险新制度可以发挥正向的代内再分配效应,也可能会引起代际不公平;收入再分配效应受到工资增长率、利率和缴费年限的综合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锐  刘倩  
利用苏州工业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文章构建了园区养老保险制度由公积金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的"反事实"微观评估模型,对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再分配过程进行事前评估;采用Theil-L与Theil-T指数测度公积金制及部分积累制下的再分配总体不平等,并遵照参保职工异质性特征,按子样本分解不平等,定量考察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对于再分配不平等的异质效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志涛  
本文基于终生收入法构建基础养老金的精算模型,通过测算净收益额与净收益率发现: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能够调节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公平差异化的工资增长率有利于强化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但现行缴费机制的"累退性"弱化了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甚至可能导致逆向调节效应;基本不存在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工资增长率和养老金待遇调整比例越高,受益企业越多且受益程度越大,代际再分配效应越强;如果利率大于养老金增长率,参保者都将遭受损失,对高收入企业尤为不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