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4)
- 2023(9942)
- 2022(8013)
- 2021(7468)
- 2020(6515)
- 2019(14457)
- 2018(14099)
- 2017(27219)
- 2016(14316)
- 2015(16119)
- 2014(15816)
- 2013(15905)
- 2012(14504)
- 2011(12815)
- 2010(12859)
- 2009(12368)
- 2008(12983)
- 2007(11527)
- 2006(10067)
- 2005(9689)
- 学科
- 业(80018)
- 企(74029)
- 企业(74029)
- 济(69750)
- 经济(69666)
- 管理(61029)
- 方法(32034)
- 财(28409)
- 业经(25874)
- 数学(24515)
- 数学方法(24444)
- 务(22893)
- 财务(22890)
- 财务管理(22852)
- 农(21888)
- 企业财务(21750)
- 中国(20415)
- 制(16702)
- 农业(15787)
- 技术(15510)
- 策(14515)
- 贸(14212)
- 贸易(14203)
- 易(13956)
- 划(13289)
- 银(13078)
- 银行(13078)
- 和(12564)
- 体(12392)
- 行(12327)
- 机构
- 学院(211425)
- 大学(206837)
- 济(103193)
- 经济(101777)
- 管理(88377)
- 理学(74802)
- 理学院(74205)
- 管理学(73668)
- 管理学院(73263)
- 研究(66782)
- 中国(62073)
- 财(52189)
- 京(43085)
- 财经(40644)
- 经(37142)
- 科学(34014)
- 经济学(32651)
- 所(32475)
- 江(31112)
- 农(30628)
- 中心(30467)
- 财经大学(30166)
- 经济学院(29574)
- 研究所(28655)
- 北京(27747)
- 商学(26922)
- 商学院(26696)
- 业大(24847)
- 经济管理(24315)
- 州(24218)
- 基金
- 项目(129252)
- 科学(105323)
- 基金(99284)
- 研究(97757)
- 家(84069)
- 国家(83328)
- 科学基金(74375)
- 社会(67853)
- 社会科(64533)
- 社会科学(64517)
- 基金项目(51518)
- 省(47460)
- 自然(45628)
- 自然科(44658)
- 自然科学(44646)
- 自然科学基金(43999)
- 教育(42675)
- 资助(41254)
- 划(38897)
- 编号(36960)
- 业(32501)
- 部(30817)
- 创(30221)
- 国家社会(29535)
- 成果(28769)
- 重点(28318)
- 创新(27411)
- 教育部(27386)
- 发(27346)
- 制(27242)
- 期刊
- 济(116157)
- 经济(116157)
- 研究(69056)
- 财(46390)
- 中国(39968)
- 管理(37959)
- 农(29187)
- 融(28060)
- 金融(28060)
- 科学(25862)
- 学报(22716)
- 财经(21440)
- 农业(20154)
- 经济研究(19426)
- 大学(19022)
- 技术(18707)
- 业经(18581)
- 经(18471)
- 学学(18422)
- 问题(14728)
- 贸(14197)
- 财会(14015)
- 技术经济(13936)
- 业(13886)
- 世界(13819)
- 会计(13027)
- 国际(12984)
- 现代(11175)
- 教育(10427)
- 统计(10022)
共检索到329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爽
经济硬着陆风险的逐渐消退促使去杠杆被提上政策议程,政府已着手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和加强监管力度以推动金融去杠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为去杠杆提供了窗口期。银行表内及表外的贷款业务扩张导致实体经济杠杆上升,流动性的收紧导致债券和贷款利率上升,进而加重实体经济负担。由于金融去杠杆将导致利率上升、信贷增长放缓和金融活动减少,预计将拖累经济增长,因此去杠杆将循序渐进,企业负债率平坦化或将花费数年时间。
关键词:
去杠杆 企业债务 金融杠杆 影子银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爽
经济硬着陆风险的逐渐消退促使去杠杆被提上政策议程,政府已着手通过收紧货币政策和加强监管力度以推动金融去杠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为去杠杆提供了窗口期。银行表内及表外的贷款业务扩张导致实体经济杠杆上升,流动性的收紧导致债券和贷款利率上升,进而加重实体经济负担。由于金融去杠杆将导致利率上升、信贷增长放缓和金融活动减少,预计将拖累经济增长,因此去杠杆将循序渐进,企业负债率平坦化或将花费数年时间。
关键词:
去杠杆 企业债务 金融杠杆 影子银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彬 周彩
本文以2004—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地级城市的土地出让等城市和宏观层面数据,试图捕捉土地财政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杠杆率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存度增加会提高企业的过度负债概率,在依次引入可能对估计结果产生干扰的控制变量和使用工具变量方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结论依然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土地财政与企业偿债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发现土地财政依存度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与未来偿债压力,同时降低过度负债企业的盈利与持续发展能力。这种现象在房地产抵押物价值较低地区企业、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等负债程度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现象与债务风险的防范化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企业杠杆率 过度负债 债务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晓莉 张冰涛 张栋浩
在去杠杆政策背景下,2021年中国恒大等26家百强房企陷入财务困境,探究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百强房企及其所属的1044个楼盘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三道红线”(去杠杆政策)对房企销售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而从经营视角解释了房企的财务困境。研究发现,“三道红线”显著提高了国有房企的销售额,降低了民营房企的销售额。楼盘层面的数据能较好地控制住房需求因素的影响,也支持上述结果;在对两组样本进行匹配或者重新分组后,上述结果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三道红线”主要通过限制房企的融资而限制了可售存货的供应和销售的增长;此外,在购房者认识到房企的债务风险后房企的档次也能作为一种风险识别信号抑制购房需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下过严的融资限制会恶化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反而提高企业的债务风险。这为现有政策的优化和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建伟
企业杠杆率过高可能导致企业债务风险及金融系统的不稳定,而近年来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已经上升到全球最高的国家之列,企业去杠杆迫在眉捷。在企业去杠杆的方法上,目前市场上的四种主要方法在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笔者认为杠杆率高企问题主要出在旧的经济增长模式上,因此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根本之策在于中国经济转型,在主动调降并淡化GDP增长目标的同时,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增长动能转换,消除企业杠杆率上升的宏观环境。同时通过金融和国企改革来建立去杠杆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消除杠杆率持续上升的土壤。
关键词:
企业杠杆率 去杠杆 经济转型 国企改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菊香
外汇债务已走进了不少中国企业财务管理之栏目,而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与多变,使外债所承担的金融风险日益增长。如何防范和管理外债风险,已成为中国企业经营运作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企业外债面临的风险状况,推介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期帮助中国企业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小静 张英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债务总体规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更突出的特点是债务增速较快。从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占比逐步提高,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去杠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去杠杆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困局,也不应仅仅是将债务问题延后至未来,而应本着长期化解债务风险的目的进行改革,这就需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负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小静 张英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债务总体规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更突出的特点是债务增速较快。从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占比逐步提高,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去杠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去杠杆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困局,也不应仅仅是将债务问题延后至未来,而应本着长期化解债务风险的目的进行改革,这就需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负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枫 李济广
债务与GDP的比率高估了中国企业负债率,中国企业平均负债率并不太高而且此指标意义不大,但企业偿债能力总体偏低,部分行业债务率和劣质债务率问题突出。控制好经济增长是处理企业债务问题的关键,要根据债务分布和债务质量去杠杆、控信贷,谨慎对待与科学实施化解债务的常见对策,构建负债监管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惠娴 耀友福
本文以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微观层面考察"去杠杆"政策实施后,不同产权性质的高杠杆企业的去杠杆途径及债务风险的变化,尝试评估"去杠杆"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去杠杆"政策压力下,高杠杆企业降低了其负债率,并且高杠杆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均有所降低。进一步分析"去杠杆"政策下企业的去杠杆途径,发现高杠杆企业债务偿还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变化。同时,高杠杆的非国有企业主要通过减少新增债务融资、增加内源融资来降低负债率,从而缓解债务风险;高杠杆的国有企业主要将债务隐藏到权益,能够在增加债务融资的同时实现形式上的去杠杆,导致债务风险上升。本文从微观企业的去杠杆途径和债务风险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去杠杆"政策的影响,这既是对已有政策效果的评估,更是为下一轮"去杠杆"改革提供经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灵 王大树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必然要涉及企业的债务处置,由于去产能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同,去产能后企业的资产结构、组织结构和债务结构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债务风险隐患随之出现。做好去产能企业的债务风险防范要注意区分企业的金融性负债与非金融性负债,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政府的宏观层面协同采取措施,实现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的有效化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杜善重 马连福
将微观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速度与宏观政策层面的“降成本”和“去杠杆”任务相结合,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速度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速度能够有效抑制代理风险、信息风险及声誉风险,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助于实现“降成本”的目标。对于非成熟期、供应链集成与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速度的“降成本”作用更明显。基于数字化转型速度优化的研究发现,一方面,相较于数字化转型匀速与减速,数字化转型加速显著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数字化转型减速提升债务融资成本的原因在于数字化转型的边际递减效应而非管理层自利行为;另一方面,反映外部数字化发展水平的“宽带中国”政策与内部数字化转型速度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基于“去杠杆”视角的债务结构优化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速度能够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及资本结构,从而实现“去杠杆”目标,其中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去杠杆”作用尤为突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玮滢 马新啸 王竹泉
高层次人才是微观企业和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实体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成为新时代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本文从中国企业财务风险创新指标“资本负债率”出发,以传统口径下整体杠杆水平“资产负债率”与其之间的差额测量杠杆偏离程度,研究后者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发现:杠杆偏离不仅能产生“实体效应”,提升企业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工作保障的动机和能力,而且可以发挥“感知效应”,促使高层次人才更好地感知和响应企业发出的积极信号,由此从企业端和人才端对人力资本结构产生优化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层次人才占比的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前述影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展、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竞争性行业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以及弥补人才居住环境较差的不足,但这需要较高的人才供需匹配效率来支撑。研究还发现,杠杆偏离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效应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本文表明,杠杆偏离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这不仅为党和国家更好地擘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重要参考,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微观企业杠杆偏离的社会经济后果做出理论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一林 蒲明
本文基于一个银行债务展期的理论框架,考察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债务展期决策和企业杠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会扭曲银行的债务展期决策,其后果是,当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对于一些资不抵债、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银行不但不对其提起破产清算,反而以债务展期的方式为其持续"输血",企业成为僵而不死的僵尸企业;另一方面,当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对于一些具备偿债能力的正常企业,银行反而对其实行信贷紧缩式的去杠杆,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基于银行债务融资的特性,只有当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时,银行才有充分的意愿执行"优胜劣汰"的去杠杆决策。反之,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很有可能出现僵尸企业僵而不死、正常企业被动去杠杆的困境。
关键词:
去杠杆 债务展期 僵尸企业 经济不确定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照江
以公司债务与投资的关系为研究视角,利用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数据,研究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上市公司的债务与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负债程度越高,投资对债务的敏感性越强;公司产权性质及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对债务与投资的关系有较大影响,同时,公司的现金流对二者的负相关关系有较大的抵消作用。
关键词:
债务杠杆 现金流量 企业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