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8)
2023(10719)
2022(8612)
2021(7993)
2020(6932)
2019(15376)
2018(14895)
2017(28575)
2016(15165)
2015(17182)
2014(16884)
2013(16978)
2012(15604)
2011(13695)
2010(13812)
2009(13297)
2008(13892)
2007(12406)
2006(10912)
2005(10461)
作者
(41899)
(34784)
(34695)
(33019)
(22526)
(16386)
(15773)
(13496)
(13322)
(12526)
(12110)
(11656)
(11442)
(11084)
(10975)
(10555)
(10510)
(10125)
(9828)
(9725)
(8619)
(8434)
(8360)
(7965)
(7916)
(7724)
(7681)
(7624)
(6962)
(6810)
学科
(82047)
(74273)
企业(74273)
(72447)
经济(72357)
管理(63169)
方法(32539)
(28794)
业经(26719)
数学(24809)
数学方法(24715)
(24028)
(22725)
财务(22718)
财务管理(22675)
中国(22325)
企业财务(21497)
农业(17718)
(17413)
技术(15951)
(14737)
贸易(14727)
(14678)
(14478)
(13574)
(13173)
银行(13171)
(12959)
(12615)
(12482)
机构
学院(224813)
大学(220779)
(107466)
经济(105903)
管理(92265)
理学(77965)
理学院(77314)
管理学(76660)
管理学院(76230)
研究(71294)
中国(64879)
(54031)
(46231)
财经(42212)
(38563)
科学(36960)
(35130)
经济学(34068)
(33700)
(32916)
中心(32510)
财经大学(31257)
研究所(30935)
经济学院(30749)
北京(29839)
商学(27588)
商学院(27350)
业大(26673)
(26041)
农业(25535)
基金
项目(137620)
科学(111384)
基金(104678)
研究(104373)
(88922)
国家(88140)
科学基金(78051)
社会(71963)
社会科(68331)
社会科学(68313)
基金项目(54203)
(50425)
自然(47487)
自然科(46483)
自然科学(46470)
自然科学基金(45790)
教育(45682)
资助(43375)
(41509)
编号(39958)
(33420)
(32555)
成果(31650)
(31603)
国家社会(31278)
重点(30082)
(29044)
(28866)
教育部(28802)
创新(28728)
期刊
(122543)
经济(122543)
研究(72635)
(47670)
中国(45725)
管理(39440)
(31668)
科学(28288)
(28040)
金融(28040)
学报(25777)
财经(22511)
农业(21834)
大学(21314)
学学(20464)
经济研究(20023)
技术(19868)
业经(19747)
(19425)
问题(15593)
(14868)
(14717)
世界(14330)
技术经济(14317)
财会(13976)
国际(13421)
教育(13402)
会计(13274)
现代(11578)
统计(10338)
共检索到353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齐香真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根据有关规定,通过协商签订有关的协议,把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使其在用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下提供劳动的用工方式。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从实践来看,劳务派遣用工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企业如果不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势必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企业对于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更要认真防范,利用优势,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畅  张军  尹松梅  杨杰  薛孝东  
劳务派遣这一用人方式最早起源于日本、美国。它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招人不用人”,用人单位“用人不招人”,是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用工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新一代求职者就业观念的变化,劳务派遣开始在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得到发展,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使用。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劳务派遣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的过程中该如何防范可能面临的风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泽瀚  李敏  
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实际上面临着很高的法律风险。本文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依据一些典型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实践,指出在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对策。希望在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下,帮助用人单位降低用工风险,加深对劳务派遣的认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伟  廖慧珍  林瑶  
日本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历经了近三十年的沿革,与之伴随的是劳务派遣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旨在分析日本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对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探究劳务派遣规制与更加灵活雇用方式的关联性。首先,评述日本劳动关系传统模式的特点以及传统模式的衰落;其次,分析日本非正式雇佣的兴起;再次,评析劳务派遣的现状及问题,并回顾日本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沿革;最后,分析日本企业对法律规制的回应,探究日本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结论是,近期日本劳务派遣规制对企业用工决策的影响,并不符合传统智慧。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加强并没有导致日本企业转而选择正式雇用,或者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妙英  
劳务派遣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使用。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些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纠纷。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探讨如何使用劳务派遣,以降低法律风险,实现用工单位、派遣机构和派遣人员的三方共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长军  
煤矿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对煤矿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增加用工灵活性、调节用工供求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些煤矿企业在非"三性"岗位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对劳务派遣工权益保障不力,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需要对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法律及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科学界定煤矿企业接受劳务派遣工的标准,完善煤矿企业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保障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加大劳务派遣的监察力度,规范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秩序,全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晶  张昊玥  
《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劳务派遣工因职务犯罪行为导致的民事责任赔偿主体,没有规定法律责任。《侵权责任法》也只是对劳务派遣工执行工作任务的侵权进行了责任分配。随着劳务派遣工在用工单位涉嫌的职务犯罪逐渐增多,因刑事案件引发的民事责任承担主体常常产生争议,如何合理地分配民事赔偿责任成为实践中的难题。应当建立以劳务派遣工赔偿为主,具有监督过失的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具有过错的派遣单位承担补充责任的赔,并加强劳务派遣工和用工方的刑事风险防控,从源头上减少职务犯罪发生机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巧燕  
劳务派遣立法应以减少使用劳务派遣这种非正规用工方式为宗旨,实施性的具体规定应当均衡劳务派遣用工与正规用工的使用成本与程序,同时细化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使用范围和社会保险待遇的规定,同时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责任承担作出更明确的要求,减除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冲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坚  汪丽华  屠聂华  
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与运用。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推动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健康、和谐、科学地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雄飞  
《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从严规制的法律条文没能遏制其爆发性增长,形成了一个劳务派遣的制度困局。西方上百年的发展史表明劳务派遣是一种企业正式用工的补充形式。要解决劳务派遣的制度困局,除从制度层面把劳务派遣限定为企业正式用工的补充形式外,更要从体制层面上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用疏导的方式使劳务派遣卸下其不应承担的重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丹  
长期以来,劳务派遣用工一直是企业缓解缺员压力、降低人工成本、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用工方式。2012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集中就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的规定进行修改,劳务派遣用工面临更为严格的法律环境。后劳务派遣时代,企业究竟该如何优化用工方式、降低劳动风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建荣  
本文以X公司为例,分别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派遣工三个视角剖析该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雄飞  
劳务派遣业的非正常繁荣表明已经制定的有关严格规制的法律制度的失当,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认清劳务派遣的性质。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展现的劳务派遣性质可以厘清我国劳务派遣困局的真正原因:由于政府的缺位,使劳务派遣的发展偏离了其性质所决定的路径。必须重新构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使其回到其性质所决定的正确路径上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家桔  
从目前实践来看,《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并未真正解决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界定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借鉴域外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可以通过转变法律规制重心,改变界定适用范围方式,明确不符合规定的派遣员工的相关出路和完善配套制度等,完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