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65)
- 2023(19904)
- 2022(16813)
- 2021(15509)
- 2020(13125)
- 2019(29648)
- 2018(29102)
- 2017(55236)
- 2016(30265)
- 2015(33739)
- 2014(32758)
- 2013(32758)
- 2012(30151)
- 2011(27243)
- 2010(26954)
- 2009(24890)
- 2008(24635)
- 2007(21752)
- 2006(19114)
- 2005(17105)
- 学科
- 济(126886)
- 经济(126749)
- 业(105405)
- 管理(98084)
- 企(93179)
- 企业(93179)
- 方法(58070)
- 数学(47773)
- 数学方法(47349)
- 农(36681)
- 财(36165)
- 业经(35703)
- 中国(34200)
- 农业(25538)
- 务(25261)
- 技术(25218)
- 财务(25195)
- 财务管理(25165)
- 学(25103)
- 贸(24701)
- 贸易(24686)
- 易(24014)
- 企业财务(23887)
- 制(23855)
- 地方(22181)
- 理论(21892)
- 和(21720)
- 环境(20723)
- 划(20416)
- 策(18890)
- 机构
- 学院(432240)
- 大学(431334)
- 济(179446)
- 经济(176077)
- 管理(171605)
- 理学(148371)
- 理学院(146782)
- 研究(146460)
- 管理学(144527)
- 管理学院(143754)
- 中国(111860)
- 京(92468)
- 科学(91056)
- 财(80388)
- 农(78366)
- 所(74258)
- 业大(68148)
- 研究所(67783)
- 中心(65370)
- 财经(64875)
- 江(63214)
- 农业(61960)
- 经(59319)
- 北京(58326)
- 经济学(54373)
- 范(52935)
- 院(52668)
- 师范(52316)
- 州(50401)
- 经济学院(49234)
- 基金
- 项目(293954)
- 科学(231398)
- 基金(214581)
- 研究(211319)
- 家(189398)
- 国家(187811)
- 科学基金(160799)
- 社会(134923)
- 社会科(128060)
- 社会科学(128028)
- 省(114362)
- 基金项目(113450)
- 自然(105232)
- 自然科(102832)
- 自然科学(102803)
- 自然科学基金(101057)
- 划(96226)
- 教育(95696)
- 资助(88028)
- 编号(83546)
- 重点(66275)
- 成果(66236)
- 创(64635)
- 部(64591)
- 发(62961)
- 创新(59842)
- 课题(57567)
- 国家社会(56344)
- 科研(56267)
- 业(55289)
- 期刊
- 济(194501)
- 经济(194501)
- 研究(125661)
- 中国(83044)
- 学报(72494)
- 农(71128)
- 管理(66667)
- 科学(66049)
- 财(63124)
- 大学(54508)
- 学学(51717)
- 农业(49270)
- 教育(43631)
- 技术(38585)
- 融(37183)
- 金融(37183)
- 财经(32514)
- 业经(32417)
- 经济研究(31907)
- 业(29089)
- 经(28041)
- 问题(25250)
- 技术经济(23721)
- 科技(22571)
- 贸(21238)
- 版(20622)
- 现代(19924)
- 商业(19509)
- 世界(19481)
- 图书(19271)
共检索到636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时丹丹
低碳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基于中国企业角度提出了低碳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设,以246家中国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低碳技术研发费用投入、IT研发技术投入、低碳技术研发人员投入、企业家精神、创新战略以及动态环境等内、外部因素对中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动态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红
本文使用中国30个省市(不包括西藏)工业企业1996—200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滞后1或2期的R&D投入强度以及专利授权数量有显著的正效应,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二者分别增加0.12%和0.30%。表明环境规制在中长期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波特假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证实。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波特假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莹莹 綦良群 徐晓微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是快速有效的途径。为了探究影响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研究框架,提炼影响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六个主范畴:低碳技术创新采纳收益、流行性规范压力、制造企业间相互作用、政府规制、中介机构参与行为和低碳技术创新采纳障碍,并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间的关系、主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阐释,最后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为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决策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倩茹 许向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阶段,而企业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尤为重要。碳市场是碳配额和碳汇交易的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在波特假说和创新补偿效应理论基础上,对2014-2021年62个林业上市公司的493个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微观层面探讨碳价波动影响因素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碳价和汇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即国际碳价和汇率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和0.28。(2)煤炭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由于区域发展差异,汇率对深圳市影响程度更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湖北省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汇率对深圳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比湖北省多0.17;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对湖北省影响更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深圳市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3点政策启示:(1)完善碳市场机制,减小外部影响;(2)激励企业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同良 皮建才
企业既可以选择降低成本的创新,也可以选择提高质量的创新。研究发现:只有当成本降低的程度相对于质量提高的程度足够大时,或者成本降低的程度相对于质量提高的程度处于适度范围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上才会存在一个企业选择进行降低成本的创新活动而另一个企业则选择提高质量的创新活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有当成本降低的程度相对于质量提高的程度处于另外一种适度范围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上才会存在两个企业同时选择降低成本的创新活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只有当成本降低的程度相对于质量提高的程度足够小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上才会存在两个企业同时选择提高质量的创新活动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最后,基于模型分析提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庆瑞,王伟强,吕燕
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灾难,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摆脱这一困境的唯一希望就是将技术创新与环境联系起来。当然,这里指的技术创新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而主要指的是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环源技术创新(EnvironmentallySoundTechnology,简写ESTS)。本文对环境创新源、环读创新与扩散的成败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锦 孙玉涛 刘凤朝
本研究从市场化和全球化两个层面,阐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双重主体地位的内涵,并从规模和效率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难以通过"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来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创新尚没有成为国有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驱动;私营企业研发活动发展较快,研发效率较高,但是发展空间受限制;外资企业研发活动市场化导向强、效率高。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双重主体 规模-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申朴 刘康兵
分析发现,国内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制度改进能有效地促进FDI技术溢出效率,这说明FDI对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其与市场化进程的交互关系得到发挥和增强;当市场化进程超过某个临界水平后,FDI对创新的总量效应为正,也说明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是FDI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发挥积极作用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FDI 市场化进程 技术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重 邓可斌
一般认为经济周期与技术创新周期存在逆周期性。为此,对2007年持续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是否存在这种逆周期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下的虚拟变量检验模型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明显提升;尽管金融危机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出,但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意愿没有产生正面影响,反而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主导的转型经济技术创新环境下,金融危机虽然能够使得外部环境更重视对企业的创新支持,但却未有效提升其自发的创新意愿与动机。因而,技术创新的逆经济周期特性在我国呈现出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逆周期 技术创新 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寿鹏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基础及实证研究——福建、甘肃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总报告“技术创新研究”课题组本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根据不同的假设和定义,测度经济增长中各基本投入要素的贡献,发现发达国家40~90%的经济增长,可以归因于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和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浩 韩维贺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价值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文献回顾,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价值实现的衡量标准,构建了知识价值实现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10条基本假设。作者对12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有效数据,结果发现学习型文化、组织距离、群体激励、知识差距和信任水平是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价值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学习型文化和组织距离对目标变量影响最为显著,最后,对研究结论做了解释。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婷婷 史安娜
文章对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的研究运用了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对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微观层面因素,集群中观层面因素,区域宏观层面因素进行分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得出了假设。然后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选择可操作性的量化定义指标,梳理出了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最终确定计量模型。最后设计了三种方案对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面板数据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红 王娟 徐彦峰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旨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就是在企业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保持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论文从地级市企业技术创新层面展开研究,以国家统计局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迄今为止公布的36个低碳试点城市和随机选取的85个对照样本城市进行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扩大了试点城市和样本城市在企业技术创新值上的差距,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影响大于对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影响;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故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的实施不仅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缩小不同等级城市间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为未来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华 赖明勇 柒江艺
将外商直接投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同时纳入本文分析框架,充分考虑包括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特征等异质性问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Probit随机效应模型控制个体非观测异质性可能带来的估计偏误,本文采用中国1548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决定机制。不同于大量采用宏观数据的研究结论,本文并没有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证据;相比之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对中国企业自生能力的培育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外资占比较高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匮乏;而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扮演着中国经济转型阶段技术创新的主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纪平
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农业是排除了迂回环节的狭义农业,具有很强的自然生命特征,因而分工水平低而且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互补性弱。另一方面,与企业相比较,家庭作为经济组织更适合分工水平低且对生产要素之间匹配要求不高的生产活动。因此,家庭是比企业更经济的农业生产组织。中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空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农业生产企业化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