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3)
2023(14270)
2022(11644)
2021(10947)
2020(9243)
2019(21138)
2018(20554)
2017(39425)
2016(20467)
2015(22936)
2014(22300)
2013(22068)
2012(19796)
2011(17403)
2010(17011)
2009(15701)
2008(15234)
2007(12994)
2006(10936)
2005(9904)
作者
(53938)
(45173)
(44822)
(42687)
(28749)
(21329)
(20308)
(17613)
(17124)
(15683)
(15283)
(15181)
(14205)
(13942)
(13793)
(13734)
(13554)
(12923)
(12878)
(12771)
(10907)
(10756)
(10646)
(10450)
(10057)
(10044)
(9842)
(9493)
(8854)
(8677)
学科
(95502)
经济(95402)
(87552)
(79660)
企业(79660)
管理(73887)
方法(45924)
数学(37761)
数学方法(37403)
(30636)
业经(29839)
(28809)
中国(24872)
(21865)
财务(21832)
财务管理(21803)
(20837)
贸易(20827)
企业财务(20651)
(20439)
农业(20385)
技术(18714)
(17421)
(16195)
(16125)
(16107)
理论(14569)
(13834)
(13532)
地方(13375)
机构
学院(290048)
大学(285835)
(135203)
经济(133310)
管理(123243)
理学(107125)
理学院(106224)
管理学(104991)
管理学院(104428)
研究(89545)
中国(73191)
(60741)
(57801)
财经(49401)
科学(48636)
(45407)
经济学(42677)
中心(41841)
(41543)
(41386)
(40445)
经济学院(38761)
业大(37760)
研究所(37370)
财经大学(36970)
北京(35721)
商学(34870)
商学院(34559)
经济管理(33911)
(32557)
基金
项目(197072)
科学(160417)
基金(149963)
研究(147485)
(128201)
国家(127128)
科学基金(113345)
社会(100162)
社会科(95381)
社会科学(95361)
基金项目(79013)
(73962)
自然(71088)
自然科(69597)
自然科学(69581)
自然科学基金(68439)
教育(66600)
(61455)
资助(60408)
编号(57209)
(45753)
(44344)
成果(43533)
国家社会(43520)
重点(43410)
(42302)
创新(40746)
(40543)
教育部(40537)
人文(39976)
期刊
(141960)
经济(141960)
研究(83848)
(50065)
管理(49627)
中国(49054)
(38061)
科学(37311)
学报(34144)
大学(28525)
技术(28039)
学学(27259)
农业(26854)
(25124)
金融(25124)
财经(25013)
业经(24240)
经济研究(23969)
(21710)
教育(20647)
问题(19024)
(17807)
技术经济(17376)
(17180)
世界(16099)
国际(15000)
统计(14396)
财会(14313)
现代(14283)
商业(13687)
共检索到418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中国企业出口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内价格。这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从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中国出口价格过低的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并且,长期的出口退税、补贴政策,以及出口企业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是导致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从而解释了我国企业的低价出口之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明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系统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加成率,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和非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差异,以验证中国"出口低加成率"是否真实存在。进一步地,在动态OP方法基础上对出口企业加成率进行分解,从资源配置角度挖掘中国出口低加成率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始终低于非出口企业,平均相差0.03,中国存在典型的"出口低加成率"现象;企业内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对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89%、22.11%,依靠企业自身技术进步带来的加成率增长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长期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使大量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涌入出口市场,出口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这是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余骁  
文章基于扩展的MO模型,将企业出口模式选择和出口动态效应引入该模型加以讨论,论证了不同出口模式选择下加成率的效应,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出口模式可能对企业加成率动态的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渠道。文章认为出口模式选择通过"出口中学效应"和"需求冲击适应效应"分别从成本渠道和价格渠道影响企业加成率。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静态来看,直接出口企业加成率高于间接出口企业;(2)动态来看,企业间接出口后加成率下降,而直接出口后企业加成率提升;(3)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民营企业表现出更大的动态"加成率效应";(4)针对理论模型中影响渠道的检验显示,直接出口企业的正向"出口中学效应"和"需求冲击适应效应"均显著超过间接出口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世民  沈琪  
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已被经验研究所广泛证实,但至今仍未有理论层面的解释。本文通过修正企业异质性理论假设,加入针对中国转轨经济的特点,构建了两国三区垄断竞争模型,开创性地将市场分割和融资约束纳入到统一框架中,证明了市场分割下会产生出"重出口而轻内销"的中国特有的特殊企业类型,融资约束会加剧贸易扭曲现象,并直接形成过度出口,进而最终导致形成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尹志超  路晓蒙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企业产权视角研究了中国企业的高储蓄率问题。本文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储蓄率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迅速是公司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非国有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也使公司的储蓄率显著增加。此外,本文发现,受融资约束影响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率也明显较高,这和公司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一致。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中国企业的高储蓄率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晴  张源媛  
近期的经验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由于与经典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主要预测不一致,这一经验事实被称为"生产率之谜"。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现有研究"生产率之谜"的理论和经验文献,梳理了文献在研究时间和研究议题上的逻辑关系,比较了文献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异同,并尝试性地提出未来的研究思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觅  余淼杰  Madhura Maitra  
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在特定行业与所有制中低于非出口企业,存在"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本文通过对2000—2006年企业—海关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现象完全是由中国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导致的。在中国,近20%的出口企业完全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低10%~22%。剔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回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传统结论中。本文说明区分加工与非加工贸易企业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出口企业的表现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萍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较多地采用低价出口的方式,并使“made in chain”产品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然而,单一出口方式已经或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企业自身微观层面上说,应对的主要策略就是适时转变跨国经营方式,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同时,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努力塑造世界名牌,以推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深入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谷均怡  赵春明  
本文使用含工具变量的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分析模型,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交易信息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企业持续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呈稳健的正向影响,且对内资、大中规模、技术密集型和高行业集中度企业的正向作用较为突出;基于成本加成机制,进一步验证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出口产品多元化企业表现更甚;此外,利用构建的生存分析模型识别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支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先海  诸竹君  宋学印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中间品进口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发现的奇怪现象是:中间品进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进口企业。这违背现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基本结果,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大难题。通过引入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全球价值链地位下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1)较低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是造成中国中间品进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2)企业内生选择较低全球价值链地位进口中间品的重要外因是融资约束。从而解释了上述谜题,并为破解该谜题提供了突破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系统考察了企业财务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通过运用面板Probit模型我们发现,财务约束是导致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外资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则不受财务约束的影响。目前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高速增长是畸形且不可持续的,不仅不利于我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开展与自主品牌的构建,而且可能限制其有效利用本土市场效应来获得发展的空间,从而固化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间竞争力的差距。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段连杰  鲁晓东  滕飞  
本文采用Cloglog离散时间模型探讨了出口临界生产率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生产率门槛的提高将显著缩短企业的出口持续期,且这一论断得到了包括工具变量估计在内的多重稳健性检验的支持。另外,异质性检验表明生产率门槛提高对企业出口持续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所有制与区域异质性。再者,加入WTO并没有弱化企业出口持续的门槛效应,反而强化了这一效应;另外,当企业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这一效应亦会得到强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谷克鉴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计数模型考察了出口频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企业出口频率普遍较低,中位出口频率为1次,平均出口频率为2.49次;企业、出口产品及目的国特征因素对出口频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在出口产品特征上。企业出口规模、目的国不确定性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产品核心程度增加均能显著提高企业出口频率。此外,本文还基于中国加入WTO对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作用差异证实了出口频率能够作为出口增长边际的事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谷克鉴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计数模型考察了出口频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企业出口频率普遍较低,中位出口频率为1次,平均出口频率为2.49次;企业、出口产品及目的国特征因素对出口频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体现在出口产品特征上。企业出口规模、目的国不确定性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产品核心程度增加均能显著提高企业出口频率。此外,本文还基于中国加入WTO对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作用差异证实了出口频率能够作为出口增长边际的事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玲  高翔  黄建忠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成本加成视角剖析了企业俘获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加成率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DVAR,这一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后续的机制分析也验证了以下理论预期:一方面,加成率通过提升产品定价能力抬高了出口产品价格,进而提升了企业出口DVAR,即"产品价格效应";另一方面,加成率提升带来的生产效率改进降低了企业边际成本,同样也提升了企业出口DVAR,即"边际成本效应",且"边际成本效应"要大于"产品价格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