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8)
2023(11287)
2022(9153)
2021(8572)
2020(7368)
2019(16447)
2018(15966)
2017(30745)
2016(16322)
2015(18505)
2014(18207)
2013(18267)
2012(16937)
2011(15233)
2010(15746)
2009(15218)
2008(14732)
2007(13085)
2006(11399)
2005(10995)
作者
(45200)
(37463)
(37442)
(35438)
(24236)
(17783)
(17137)
(14546)
(14278)
(13559)
(13017)
(12600)
(12246)
(11902)
(11894)
(11404)
(11277)
(10882)
(10595)
(10385)
(9275)
(9040)
(9005)
(8637)
(8449)
(8335)
(8318)
(8162)
(7514)
(7391)
学科
(79134)
(77873)
经济(77767)
(72110)
企业(72110)
管理(61458)
方法(34585)
(27724)
业经(26885)
数学(26756)
数学方法(26647)
(23851)
中国(22683)
(19720)
财务(19710)
财务管理(19684)
(18899)
贸易(18887)
企业财务(18615)
(18594)
(18288)
农业(17048)
技术(16710)
(15220)
(14282)
银行(14277)
(14069)
(13769)
(13756)
金融(13756)
机构
学院(240331)
大学(238382)
(115595)
经济(113887)
管理(97177)
理学(82138)
理学院(81400)
管理学(80646)
管理学院(80186)
研究(79959)
中国(70623)
(56139)
(50010)
财经(44011)
科学(41485)
(40349)
(39266)
经济学(37042)
中心(35989)
(35863)
(35572)
研究所(34874)
经济学院(33540)
财经大学(32782)
北京(32295)
业大(28863)
商学(28747)
商学院(28498)
(28321)
农业(27808)
基金
项目(148559)
科学(119941)
研究(112799)
基金(112443)
(95672)
国家(94840)
科学基金(83295)
社会(77300)
社会科(73406)
社会科学(73387)
基金项目(58054)
(54271)
自然(50455)
教育(50419)
自然科(49394)
自然科学(49381)
自然科学基金(48642)
资助(46639)
(45135)
编号(43246)
(35602)
成果(35001)
(34598)
(33844)
国家社会(33446)
重点(32717)
教育部(31536)
(31513)
创新(30853)
(30759)
期刊
(130134)
经济(130134)
研究(79174)
中国(48153)
(46601)
管理(41572)
(33896)
(30727)
金融(30727)
科学(30491)
学报(28446)
大学(23744)
农业(23622)
财经(23079)
学学(22467)
经济研究(21648)
技术(21282)
业经(20019)
(19977)
教育(18958)
(17806)
问题(16861)
世界(16433)
国际(16360)
(15947)
技术经济(14793)
现代(12472)
财会(12203)
会计(11435)
统计(11070)
共检索到379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燕  
利比亚危机给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如何应对政治风险具有案例式的启示作用。文章认为,应加强我国国外投资企业的政治风险评估和政治风险预警,通过制定亏损准备金制度、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保证协定和建立完善问责机制等措施规避政治风险,同时妥善处理好政治风险善后问题,化被动为主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桑林  姚琦  
一、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及类别海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府的行为而对在当地经营的国际企业及其经济利益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由于政治风险往往是由于该国政府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谷广朝  
近些年来,我国在海外的投资项目接连出现问题。2001年,3名中国工人在菲律宾遭绑架;2004年6月,阿富汗的11名中国建筑工人死于恐怖主义的枪口下;2004年我国两名工程技术人员在巴基斯坦被绑架;2005年1月,8名中国人在伊拉克被绑架;2007年1月,先后有5名和9名中国工人在尼日利亚南部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遭到武装分子劫持。中国人员在国外遭遇抢劫、绑架,甚至遇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介绍,2005年外交部参与处理的各类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为2.9万件,而2006年已经超过3万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忠阳  
我国银行"走出去",一方面要参与和适应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创新和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参与全球金融风险的分配体系和传递过程。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参与全球金融风险配置体系的挑战性,并做好相应的人才和技术准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霖  
自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以来,海外投资与并购之路一直布满了荆棘。从联想"吞下"IBM之后的消化不良,到上汽收购双龙后的尾大不掉,再到中海油收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欧债危机为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投资也面临企业跨文化冲突、缺乏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等挑战。因此,政府部门要助力企业"走出去",提升其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并在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投资风险防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楠  吴国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境外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由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较晚,缺少跨国投资与经营的丰富经验,在“走出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遭受到各种风险。其中,“政策风险”是企业在“走出去”中遇到的最大风险。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风险类型以及遭遇政策风险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政策风险的措施,无疑将对促进我国企业成功“走出去”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开智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投资环境,尤其是税收环境复杂多变,给我国"走出去"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本文就"走出去"企业如何有效防范涉税风险作了探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新凯  
我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面临被控侵犯知识产权、遭遇知识产权壁垒、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在并购过程中遭受知识产权损害、遭受知识产权合同陷阱等风险。原因在于企业事先准备不够、境外知识产权储备不足、没有认真对待境外侵权指控、境外企业的刻意遏制及外部支持不力等。要有效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做好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及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科学布局海外知识产权,积极组建海外知识产权联盟,有效利用多种外部资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新凯  
我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面临被控侵犯知识产权、遭遇知识产权壁垒、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在并购过程中遭受知识产权损害、遭受知识产权合同陷阱等风险。原因在于企业事先准备不够、境外知识产权储备不足、没有认真对待境外侵权指控、境外企业的刻意遏制及外部支持不力等。要有效防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做好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及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科学布局海外知识产权,积极组建海外知识产权联盟,有效利用多种外部资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妮娜  
2017年4月21日,中国税务学会、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以下简称"两会")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税收服务报告会。此次报告会以社会公益活动的形式邀请专家为七十多家"走出去"的中央企业和各省市企业代表、社会各界研究"一带一路"税收问题人士、有关学术类社会团体代表等作专题报告,提供税收资讯服务。此次报告会专门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规划和进展情况,围绕充分应用双边税收协定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妮娜  
2017年4月21日,中国税务学会、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以下简称"两会")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税收服务报告会。此次报告会以社会公益活动的形式邀请专家为七十多家"走出去"的中央企业和各省市企业代表、社会各界研究"一带一路"税收问题人士、有关学术类社会团体代表等作专题报告,提供税收资讯服务。此次报告会专门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规划和进展情况,围绕充分应用双边税收协定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波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为响应世界创造价值的机会已经重新分配各地的各种活动,但他们保留其本国身份和他们的总部活动仍然捆绑在自己的国家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保根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世界排名"坐二望一",与各国经济融合空前加深,但面临的风险随之也在逐渐加大。对此,我们要有理性认识,既要增强风险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又要认识到企业"最大的风险就是不冒风险",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在风险中捕捉和运用机遇,以积极姿态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更好地促进互利共赢。一、"走出去"风险的必然性及新动向"投资有风险",到境外相对陌生和复杂的环境开展投资合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行业和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数据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数量从2004年的5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565亿美元;投资行业扩大到能源、通信、机电、轻纺、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投资方式也不再以劳务和服务输出为主,而大量出现跨国资产并购等复杂形式。由于税收与企业经营投资密切相关,因此税收风险也贯穿于企业境外投资的全过程。从企业内部因素看,"走出去"企业的税收风险主要产生在事前对外投资决策环节、事中对外投资执行环节以及事后境外投资收益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