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0)
- 2023(12975)
- 2022(10705)
- 2021(9900)
- 2020(8545)
- 2019(19980)
- 2018(19371)
- 2017(37090)
- 2016(20149)
- 2015(22941)
- 2014(22756)
- 2013(23028)
- 2012(21565)
- 2011(19410)
- 2010(19598)
- 2009(18650)
- 2008(19122)
- 2007(17184)
- 2006(14935)
- 2005(14065)
- 学科
- 济(98737)
- 经济(98634)
- 业(86277)
- 企(78036)
- 企业(78036)
- 管理(72666)
- 方法(45108)
- 数学(36349)
- 数学方法(36145)
- 财(31408)
- 业经(29698)
- 农(29382)
- 中国(25713)
- 务(21832)
- 财务(21815)
- 财务管理(21781)
- 贸(21773)
- 贸易(21761)
- 易(21281)
- 企业财务(20601)
- 农业(20587)
- 制(19574)
- 技术(18317)
- 和(17261)
- 策(16641)
- 划(16230)
- 理论(15006)
- 地方(14961)
- 学(14911)
- 体(14652)
- 机构
- 学院(303388)
- 大学(301082)
- 济(139985)
- 经济(137665)
- 管理(120906)
- 理学(103486)
- 理学院(102456)
- 研究(102126)
- 管理学(101249)
- 管理学院(100669)
- 中国(82280)
- 财(64231)
- 京(63436)
- 科学(58260)
- 所(51633)
- 农(51270)
- 财经(51038)
- 经(46510)
- 研究所(46415)
- 中心(46094)
- 江(45718)
- 经济学(44077)
- 业大(41851)
- 农业(40447)
- 北京(40362)
- 经济学院(39999)
- 财经大学(37673)
- 院(36090)
- 州(35458)
- 范(35314)
- 基金
- 项目(192297)
- 科学(153729)
- 基金(143197)
- 研究(142158)
- 家(123490)
- 国家(122435)
- 科学基金(106178)
- 社会(94099)
- 社会科(89380)
- 社会科学(89356)
- 基金项目(75123)
- 省(73234)
- 自然(66662)
- 自然科(65194)
- 自然科学(65175)
- 自然科学基金(64149)
- 教育(63917)
- 划(61096)
- 资助(58783)
- 编号(55691)
- 部(44464)
- 成果(44429)
- 重点(43069)
- 创(42622)
- 发(41748)
- 业(41314)
- 国家社会(40018)
- 创新(39112)
- 教育部(38502)
- 课题(37811)
- 期刊
- 济(155944)
- 经济(155944)
- 研究(91943)
- 中国(57371)
- 财(53779)
- 管理(48248)
- 农(47342)
- 学报(42133)
- 科学(41842)
- 大学(32497)
- 农业(32297)
- 学学(30791)
- 融(29095)
- 金融(29095)
- 技术(27177)
- 财经(26680)
- 经济研究(25739)
- 业经(25319)
- 教育(24362)
- 经(23135)
- 问题(21161)
- 业(20816)
- 贸(20067)
- 技术经济(18709)
- 世界(17479)
- 国际(17151)
- 统计(14837)
- 现代(14650)
- 商业(14572)
- 财会(14411)
共检索到459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奇炼 黄梅波
一、引言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近年来,全球经济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媒介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和配置,有效提升了要素使用效率,优化了全球产业布局,形成了高效规范的市场运转模式。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加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参与国际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坚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邹欣
"走出去"是缓解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长,乃至人民币汇率升值和通货膨胀压力趋强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基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通过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和美国企业500强的对比分析,探寻了中国企业无法成功"走出去"的根本原因,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永胜
69.00元改革开放40余载,中国企业从弱到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学习到引领,再到跻身世界500强,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股强流。今天,面对愈发复杂和不确定的国际格局,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育能力、超越自我,实现高质量"走出去",并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时代主题,也是该书探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全球竞争力 高质量 “走出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迎秋 张亮 魏政
通过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的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省份的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就,也促成了一些有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总体看来,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走出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开展出口业务。"走出去"竞争力较强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少,生产产品附加值较低。对于那些着手实施海外投资的企业,多数从事的仍然是贸易领域以及矿产等资源开发领域,且投资规模仍...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走出去” 竞争力指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波 任飞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新机遇。文章运用数字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制造业企业出口等相关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走出去”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走出去”能够通过技术获取效应、市场获取效应、资源获取效应以及国内市场一体化效应显著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外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参与数字经济“走出去”活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东道国为高数字技术国家时,数字经济“走出去”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也更为明显。因此,中国应为数字经济“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扩大数字型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及发挥技术密集型企业示范作用,从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鼎 党印
竞争中性规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步开始推行的一项国际经贸规则。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在国际上推行各自主张的竞争中性规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压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发展,这使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使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中国需要采取接受竞争中性规则、加快国企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建立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服务体系等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频
国际产能合作应该是2014年上半年还没有做的题目,直到2014年底中央领导提出这个方式,我认为它现在是中国企业未来走出去升级版的重要形式。在这里跟大寮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一、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已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为什么说大规模走出去已经成为长期发展趋势?大家都知道,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发展非常快,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吸收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已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磊 于明言 冼国明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和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中国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理论模型发现本国相对外国最低工资的上升,将导致本国与外国资本利润差减小,进而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最低工资越高的城市,位于其中的企业将越早并且越多地对外直接投资。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每增加1%,会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增加1.94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具有较低工资水平的企业更易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最低工资的影响对研究开发型OFDI和垂直生产型OFDI的影响更大,对于资源寻求、水平生产和出口平台型OFDI的影响较小。最后,最低工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变化。在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之后的几年,最低工资对企业OFDI产生了最大的影响,之后逐步降低。文章对我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制定企业"走出去"政策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立帆
一、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相对于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时间较短,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达到901.7亿美元,继2012年继续成为世界对外投资三大国之一。不仅如此,中国企业正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是中国建设"强国"的必由之路。但如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
投资发展路径理论认为,一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水平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鉴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较大,从投资发展路径理论考察,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其客观必然性。现从考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基础出发,重点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于国外市场的可能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进勇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入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入世 中国企业 “走出去”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良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有成功的范本,也有失败的案例;既取得了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当前,随着国际政治中民粹主义的回潮和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的抬头,特别是美国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为主基调的"美国优
关键词:
走出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翔 韩剑 张二震
本文从地区专业化和行业集中度两个方面,对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表明,基于行业集聚的分工协作效应有助于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而源自行业集聚的企业所有权优势自我加强效应则有助于提升企业"走出去"能力,这是行业集聚优势影响企业"走出去"的本质。利用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据,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地区专业化还是行业集中度,两者所体现的集聚效应均对企业"走出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对本文理论机制分析给予了较好的经验验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集聚优势能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依托优势。上述研究对于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集聚优势 地区专业化 行业集中度 走出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