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5)
- 2023(14037)
- 2022(12066)
- 2021(11577)
- 2020(9923)
- 2019(23592)
- 2018(23153)
- 2017(43433)
- 2016(23275)
- 2015(26479)
- 2014(26334)
- 2013(26146)
- 2012(24106)
- 2011(21825)
- 2010(21519)
- 2009(20115)
- 2008(19943)
- 2007(17148)
- 2006(14558)
- 2005(13216)
- 学科
- 济(103252)
- 经济(103161)
- 管理(63970)
- 业(61255)
- 方法(51227)
- 企(49969)
- 企业(49969)
- 数学(45663)
- 数学方法(45174)
- 贸(28933)
- 贸易(28921)
- 中国(28371)
- 易(28154)
- 财(26361)
- 农(25809)
- 业经(19809)
- 学(19647)
- 制(18160)
- 地方(17839)
- 农业(16161)
- 务(15955)
- 财务(15911)
- 财务管理(15870)
- 出(15174)
- 企业财务(14962)
- 银(14791)
- 银行(14757)
- 融(14740)
- 金融(14737)
- 和(14430)
- 机构
- 大学(335418)
- 学院(331438)
- 济(149112)
- 经济(146559)
- 管理(128917)
- 研究(115452)
- 理学(111944)
- 理学院(110700)
- 管理学(108798)
- 管理学院(108190)
- 中国(88731)
- 京(70305)
- 科学(68028)
- 财(65345)
- 所(57565)
- 农(53704)
- 财经(52929)
- 中心(52924)
- 研究所(52562)
- 经(48428)
- 业大(48084)
- 经济学(47534)
- 江(46961)
- 北京(44306)
- 经济学院(43048)
- 农业(42497)
- 院(41747)
- 范(41454)
- 师范(41031)
- 财经大学(39569)
- 基金
- 项目(224518)
- 科学(177916)
- 基金(167600)
- 研究(160987)
- 家(146837)
- 国家(145737)
- 科学基金(124933)
- 社会(104778)
- 社会科(99649)
- 社会科学(99624)
- 基金项目(87846)
- 省(83700)
- 自然(81038)
- 自然科(79254)
- 自然科学(79230)
- 自然科学基金(77871)
- 教育(73801)
- 划(71995)
- 资助(70126)
- 编号(63100)
- 部(51525)
- 重点(50895)
- 成果(50548)
- 发(47719)
- 创(46354)
- 国家社会(45019)
- 教育部(44428)
- 科研(44197)
- 创新(43576)
- 大学(42689)
- 期刊
- 济(152160)
- 经济(152160)
- 研究(96163)
- 中国(59632)
- 学报(51968)
- 财(50780)
- 科学(48067)
- 农(46519)
- 管理(45772)
- 大学(39649)
- 学学(37268)
- 农业(31862)
- 技术(28406)
- 融(28261)
- 金融(28261)
- 教育(27864)
- 经济研究(26929)
- 财经(26240)
- 贸(24292)
- 业经(22996)
- 经(22628)
- 问题(21506)
- 国际(21166)
- 统计(18342)
- 业(18311)
- 世界(17565)
- 理论(17143)
- 技术经济(16896)
- 策(15995)
- 图书(15509)
共检索到489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霄 郭沛
根据SITC将中国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将初级产品按照用途分为食品类原料、非燃料原料和燃料,将工业制成品按照部门分为纺织服装类产品、化学产品、机械及交通运输产品、金属冶炼产品及电子产品等。利用2001—2008年的季度数据,计算各分类产品在中国出口金额中的比重,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其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均呈现恶化的趋势。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上升是总体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燃料出口比重上升对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起主要作用,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和电子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对工业制成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孙旭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模型对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上升是造成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结构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祖谊
对中国在1992-2012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统计数据从需求角度重新分类计算,发现出口商品中的投资品比例不断上升,进口商品中投资品的比例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这种投资型进出口商品结构体现出贸易战略的产业发展目标,即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产业转换,最终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参数纳入贸易条件模型,利用同时期中美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计算中美贸易条件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以产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贸易转换战略,付出了贸易条件长时期恶化的代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铮 胡小环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并存的现象,对中国现实的贸易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初级产品及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减均与价格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接着,文章设立了一个引入产品内分工概念的数理模型,说明以上悖论源自于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均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从而造成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假象。最后,在以上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我国贸易利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强 杨丽华 陆士群
随着技术创新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作用日渐突出,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对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转变、对外贸易的转型及商品外部竞争力的提高越发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商品显示技术附加值作为判别技术含量差异的方式,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并测算其贸易条件指数,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各分类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效应,发现尽管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商品仍集中在资源型、中技术产品领域,但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力度最大。同时,经济水平、税收等因素对不同技术含量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当贸易条件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同一影响因素的作用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娟 刘钻石
基于2001-2008年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仓储转口货物4种贸易方式下的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分析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研究发现,我国与6大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不对等。我国进出口产品贸易结构已实现了高度化,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比较分散,表现出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特征。4种贸易方式下,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是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趋于提高,我国能够从对外贸易中获取贸易利益。我国商品出口贸易结构的高度化与价格贸易条件正相关,但是我国在不同贸易方式下获取贸易利益的水平不同。
关键词:
贸易方式 贸易结构 贸易条件 贸易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怡 孙文远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南北贸易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影响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影响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与理论假说基本一致:南北贸易引发的技术追赶对促进南方沿海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要显著大于内陆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能显著扩大内陆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而对沿海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总体上拉动了全国层面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但其对沿海和内陆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拉动作用存在明显区别,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显著提高了沿海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但其对内陆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根据SITC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并按目的不同将入境旅游分为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利用2001—2008年的月度调整数据,分析中国不同目的的入境旅游与不同类别对外贸易的关系。具体步骤是:首先对相关变量的序列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并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然后通过格兰杰检验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初级产品的出口随时间平稳增长,对外贸易进口和商务旅游之间没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工业产品出口、对外贸易出口和入境旅游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他入境旅游各类别和对外贸易各产品类别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并针对中国当前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对外贸易 协整 格兰杰检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琼 董鸿安
运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平稳性检验和GARCH模型,以1997-2014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与贸易出口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出结论:非贸易品-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比及净对外资产占GDP的比率与实际有效汇率成正向关系,相对贸易条件和贸易开放度与实际有效汇率成反向关系。贸易伙伴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会对我国的贸易出口产生正面影响,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性对出口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建议从扩大内需、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推行跨境人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黎 谭忠真 刘纯阳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5—2009年湖南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贸易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湖南出口贸易增长强关联的出口商品构成几乎都是传统的一般贸易商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科技含量高的商品关联度相对偏低,名牌产品极少。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增加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保持传统出口商品的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贸易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锦明
汇率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要素之一,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非常必要。文章依据1995年第4季度-2009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利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长期内,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国外需求和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影响,对于汇率水平的变化不敏感,中国的进口贸易在长期内主要受国内收入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的影响。在短期,只有进口贸易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变动 中国进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锋 沈坤荣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出口商品结构的演进及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发展方式不断转型。工业制成品处于优势地位,经过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整,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上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贸易增长方式表现为加工贸易占绝对比重,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逐渐形成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贸易发展方式 演进 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冬梅 郑尊信 潘世明
本文从出口企业微观定价的角度,采用高度分解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针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由深圳港出口美国的部分8位数HS编码商品月度单价,研究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效应、汇率传递在不同商品上的异质性以及出口厂商定价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所研究出口商品的平均汇率传递率较高,接近完全传递,但传递率因商品类别而有重大差异。纺织服装等简单技术出口商品存在不完全传递,机电产品等中高技术商品则有过度传递现象。此外,汇制改革对部分出口厂商的定价行为确实产生了影响。边际成本和汇率变化是影响出口价格的重要因素,但两者对不同商品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别。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红霞 舒丽媛
基于1993-2017年月度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三大贸易条件指数(2010=100)中价格贸易条件上下波动明显,标准差为6.0;收入贸易条件长期稳步上升,近三年相对于最高点下降了15%~20%;要素贸易条件一直呈上升趋势,标准差为66.2。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大幅度变动时,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变动。人民币显著升值时,价格贸易条件马上明显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随后又发生逆转。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导致价格贸易条件长期恶化有一定的时滞。国外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而中国宏观经济较稳定发展期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为此,我国应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汇率靠拢,针对性地采取限产计划,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从根本上改善贸易条件和增加经济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