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61)
2023(17694)
2022(15397)
2021(14639)
2020(12382)
2019(29147)
2018(28845)
2017(55430)
2016(30129)
2015(34384)
2014(34498)
2013(34367)
2012(31565)
2011(28527)
2010(28314)
2009(26227)
2008(26046)
2007(22984)
2006(19757)
2005(17533)
作者
(87375)
(72931)
(72478)
(69273)
(46302)
(34991)
(33163)
(28668)
(27699)
(25858)
(24657)
(24647)
(23087)
(22963)
(22706)
(22458)
(22113)
(21658)
(20945)
(20899)
(18018)
(17893)
(17674)
(16507)
(16295)
(16186)
(16058)
(16047)
(14689)
(14431)
学科
(125376)
经济(125245)
管理(86431)
(83369)
(68447)
企业(68447)
方法(61098)
数学(53609)
数学方法(52968)
中国(33865)
(33759)
(31844)
业经(26335)
(26286)
(25178)
贸易(25165)
(24486)
地方(23033)
农业(22336)
(22166)
(20456)
财务(20371)
财务管理(20324)
理论(19684)
(19471)
企业财务(19101)
(18544)
银行(18485)
环境(18194)
技术(17866)
机构
大学(434783)
学院(432054)
(179028)
经济(175336)
管理(170903)
理学(148322)
理学院(146694)
研究(146534)
管理学(144073)
管理学院(143308)
中国(110030)
(92579)
科学(90360)
(79586)
(74162)
(70847)
研究所(67825)
中心(66593)
业大(64864)
财经(64639)
(61764)
(58871)
北京(58780)
(55904)
农业(55832)
师范(55373)
经济学(54611)
(53015)
(49641)
经济学院(49367)
基金
项目(294468)
科学(231236)
基金(214980)
研究(212834)
(187598)
国家(186119)
科学基金(159567)
社会(134063)
社会科(127084)
社会科学(127051)
基金项目(113682)
(113054)
自然(104729)
自然科(102308)
自然科学(102278)
自然科学基金(100457)
教育(98090)
(95876)
资助(90166)
编号(86261)
成果(69734)
重点(65824)
(65746)
(61891)
(60262)
课题(58980)
科研(56839)
教育部(56326)
创新(56320)
大学(55344)
期刊
(189121)
经济(189121)
研究(124285)
中国(79119)
学报(69094)
科学(63313)
(63186)
(61335)
管理(60828)
大学(52161)
学学(49059)
农业(43923)
教育(43923)
技术(37770)
(34940)
金融(34940)
经济研究(31316)
财经(31297)
业经(29780)
(26821)
问题(24762)
(23825)
技术经济(21640)
理论(21627)
图书(21577)
(20997)
统计(20696)
(20358)
实践(19621)
(19621)
共检索到62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薇  任若恩  
本文采用时变贸易权重以及IMF提供的方法,对1980至2007年21个国家的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测算。在测算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制造业贸易格局的基本变化,并将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状况与同样在制造业贸易中表现突出的爱尔兰进行了比较。最后,估算了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到不同水平对贸易竞争优势带来的折损程度。依赖于相对可靠的数据与完善的方法论模型,本文测算的结果提供了一个在多边环境中研究中国国际竞争力以及汇率问题的工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丹  许少强  
采用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UnitLaborCost,ULC)测算的一国实际有效汇率(REER-ULC)经常被用来衡量该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鉴于此,本文首先测算了1980 ̄2002年期间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然后采用该指数测算了同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慧敏  任若恩  王惠文  
自1983年以来,IMF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开发了信息通知系统(INS),以促进对基金组织成员国汇率政策的监督。修改后的INS(Zanello和Desruelle,1997)为在多边框架内测算一国的竞争力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其后,Turner和Golub(1997)扩大了国家范围,他们基于相对单位劳动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ULCs)指标就是根据该系统计算出来的。基于制造业部门的单位劳动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被认为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有用指标。本文意在沿着Zanello和Desruelle(1997),Turner和Golub(1997)的思路,根据IMF的信息通知系统估计中国的竞争力,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文溥  郑建清  林金霞  
本文通过计算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ULC)考察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趋势,发现2009年我国制造业ULC甚至低于1999年;与我国FDI主要来源地、主要贸易伙伴国以及FDI、产品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发现:我国制造业ULC低于上述国家或地区,而且优势在进一步强化。通过计算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ULC,发现近十年来,约一半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ULC正在上升,其余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大部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UCL则在下降。然而,近十年来,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更快增长,随着劳动报酬的提高,制造业的企业利润在增长,企业利润率在提高,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慧卿  郝枫  
文章通过回顾国家竞争力概念的发展,对竞争力不同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在严格区分ULC测度的国家竞争力之成本含义与分配含义的基础上,重点测度中国国际竞争力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就此展开国际比较。最终,得出若干基本结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倪红福  龚六堂  夏杰长  
基于全球价值链有效汇率理论,本文首次定义了全球价值链分行业出口实际有效汇率,并进一步拓展到双边国家分行业出口(或进口)实际有效汇率的新概念和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从2005年汇改到2009年期间,受名义汇率升值和相对成本优势减弱双重影响,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价格竞争力优势逐步消失。未来靠低成本优势抵消汇率升值以保持价格竞争力的产业条件不复存在。②全球价值链双边分行业出口实际有效汇率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汇率指标,且较好地解决了"汇率升值减少中国进口"悖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东麒  桑百川  
文章通过建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评价体系,对中国10类产业部门入世以来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能源密集型产业以外,其他类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均高于入世之前;工业制成品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增幅要大于初级产品产业部门;竞争优势增长是推动各产业国际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动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增长最强的部门。虽然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但未来仍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挑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永红  程丽媛  
以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我国煤层气价格竞争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得出能源经济成本的逐步下降是提高价格竞争力的根本,在能源经济成本既定的条件下,环境成本是能源价格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对比煤层气发电和燃煤发电成本,测算出煤层气的价格竞争力。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环境成本的条件下,我国煤层气发电的成本约为0.3元/千瓦时0.6元/千瓦时,高于火力发电的0.325元/千瓦时,表明煤层气缺乏价格竞争力。如果把煤层气和火力发电所产生的环境成本货币化,煤层气发电将具备一定的价格竞争力。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逐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未无  
利用2004~2007年的月度数据,首先算出劳动密集型行业实际汇率指数,然后实证检验影响该行业出口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该行业实际汇率却全部贬值,行业实际汇率比实际有效汇率更能反映该行业稳步上升的出口竞争力。在此期间,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不是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获得的,行业实际汇率贬值对出口竞争力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弓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和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生变化,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使得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带来的矛盾凸显。客观评估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成本情况,对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综合成本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8年制造业劳动力要素相关数据,开展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的比较研究,评估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成本竞争力情况,得出中国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生产率与发达国家有所差距、劳动力成本效率具备优势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制造业"降成本"工作、提升劳动效率、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燕武  李文溥  李晓静  
计算、比较中国与主要出口竞争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发现中国制造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原因是多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快于工资增速,使单位劳动成本保持下降趋势。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的比较结果显示,即使不考虑提高工资将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国内市场、政治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在现有劳动生产率水平上,中国制造业仍能够承受约50%的劳动报酬上升。用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ULC数据说明,尽管汇率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但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这种附加优势已基本消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赵安平  王晓东  张学彪  杨春  
美国和德国在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向区域化、组织化和专业化生产转变,推动了产业链纵向和横向高度整合,实现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同步提升,提高了生猪成本竞争力。本文介绍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当前面临的环保问题,提出要实现生猪区域化产能的平稳转移、保障猪价稳定,需要探索优势产区多样化的生产和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其饲料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降低刚性生产成本,引导和培养猪肉深加工能力,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金融支持等,提升我国猪肉价格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伟光  
本文对中国与韩国的主要水果——苹果和柑橘的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水果业与韩国相比在生产成本、价格方面优势非常明显,韩国苹果和柑橘在单位生产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要把我国水果成本价格优势转化为对韩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晓磊  谢建国  张二震  
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外资进入对中国本土企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强度上升显著推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这一方面是由于外资进入强度上升带来的正向工资溢出效应,推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人均工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外资进入强度上升通过产品市场份额挤占和劳动力市场竞争两种机制带来的负向技术挤出效应,拉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人均产值。因此,我国急需改变引进外资模式,避免引进外资对本土制造业企业竞争力造成损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新奎  
本文试图通过对战后日本制造业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价值的相对变化趋势,及其对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的实证性研究,剖析劳动力价格水平与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