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3)
- 2023(5757)
- 2022(4923)
- 2021(5071)
- 2020(4099)
- 2019(10063)
- 2018(10009)
- 2017(18093)
- 2016(9917)
- 2015(11156)
- 2014(11113)
- 2013(10909)
- 2012(10319)
- 2011(9626)
- 2010(9453)
- 2009(8914)
- 2008(8774)
- 2007(7308)
- 2006(6638)
- 2005(6386)
- 学科
- 济(43130)
- 经济(43071)
- 管理(21681)
- 业(18834)
- 方法(18034)
- 数学(16749)
- 数学方法(16648)
- 中国(16304)
- 企(14525)
- 企业(14525)
- 农(11158)
- 贸(11070)
- 贸易(11065)
- 制(11056)
- 易(10914)
- 财(9144)
- 融(8523)
- 金融(8523)
- 银(8299)
- 银行(8294)
- 行(8153)
- 体(8125)
- 业经(7503)
- 体制(6878)
- 出(6519)
- 学(6515)
- 发(5993)
- 农业(5973)
- 关系(5937)
- 和(5379)
- 机构
- 大学(135555)
- 学院(129611)
- 济(68322)
- 经济(67398)
- 研究(56641)
- 管理(46800)
- 中国(46459)
- 理学(39463)
- 理学院(38954)
- 管理学(38508)
- 管理学院(38223)
- 财(31510)
- 京(30439)
- 科学(28664)
- 所(28369)
- 研究所(25469)
- 中心(24360)
- 财经(23932)
- 经济学(22917)
- 经(22289)
- 北京(20887)
- 经济学院(20489)
- 院(19991)
- 范(18590)
- 师范(18492)
- 农(18413)
- 财经大学(18114)
- 江(17711)
- 科学院(16621)
- 研究中心(15783)
- 基金
- 项目(80779)
- 科学(64930)
- 研究(62234)
- 基金(62013)
- 家(54244)
- 国家(53858)
- 科学基金(45097)
- 社会(42195)
- 社会科(40067)
- 社会科学(40060)
- 基金项目(31195)
- 教育(29022)
- 自然(26409)
- 资助(26387)
- 自然科(25813)
- 自然科学(25807)
- 省(25426)
- 自然科学基金(25413)
- 划(23916)
- 编号(23552)
- 部(21017)
- 成果(20854)
- 中国(20803)
- 国家社会(19320)
- 重点(18660)
- 教育部(18654)
- 发(17550)
- 课题(16744)
- 性(16723)
- 人文(16674)
共检索到222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振霞 温桂芳
价格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价格改革作为突破口,快速地打破僵化的计划体制,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价格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基本完成,资源配置逐步合理,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渐进增量的价格改革导致很多长期困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很多新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理论创新和深化改革。因此,总结价格改革40年的经验和教训,明确需要深化改革的领域和任务,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是当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价格改革 历史回顾 理论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荣章
六、多种价格形式并存有助于搞活经济。1、价格形式不同,作用也不同。目前我国的价格管理形式,从管理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调节价格三种形式。这三种价格管理形式各有各的特殊功能,相互无法取代。2、国家定价。是各级政府价格管理部门根据价格管理权限制定的价格,它主要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农业产品价格、运价和主要收费标准。国家实行定价的目的,在于保证工农业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国家定价,一切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荣章
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年来,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在价格体制改革上,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为了使今后的价格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有必要对走过的路进行回顾与反思。一、价格改革必须要解放思想,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1、革新经济体制,是“四化”建设的要求。建国后,为了集中地使用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我们在经济管理体制上,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方法。虽然也调整过几次中央和地方的权限,但未触动企业的管理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温桂芳
本文回顾了中国价格改革30年的进程、成就和经验,阐述了在新时期深化价格改革的任务以及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深化价格改革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和勇于创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京平 ,季也平 ,刘秋生 ,张朝煌
一、十年价格改革的回顾10年来,我国的价格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调为主的前期(1979~1984年);二是调放结合的后期(1985~1988年)。第一个阶段,国家以有计划地理顺价格为主,主要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这一阶段物价总水平基本上是低幅上升。第二个阶段,国家开始侧重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采取以有计划地调整价格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放开价格同时并举的措施,迈出了三次较大的步伐。继放开小商品价格之后,国家先后放开了部分轻纺工业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忠华 杜雪君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两岸土地改革的历程和经验,增进对土地改革的理解和启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1949年以来,大陆历经5阶段、台湾历经3阶段的土地改革;(2)两岸土地改革动力、阻力、本质、演进路径等相同;(3)两岸土地改革的思想渊源、改革方式、衍生问题等有所不同。研究结论:(1)两岸土地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供相互参考和借鉴;(2)土地改革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3)土地改革要协调各方利益,提供正确激励。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改革 比较 两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兴洲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伟大历程波澜壮阔、风云激荡,四十年筚路蓝缕,沧海桑田。四十而不惑。中国的价格改革也到了不惑的重要历史节点。认真梳理和总结四十年的历程和经验,认清不足和短板,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价格协会课题组 王永治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义奇
40年的国企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从改革初期一直到1992年前后;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并行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前后;三是大型央企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现在。国企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统领下,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渐进推动的,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已经证实国企改革的成效。但是,经济效率和活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海
今年12月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改革开放政策4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改革先驱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流通体制改革,也走过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硕果累累的40年。一、提出了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重要定位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意见明确指出:"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这是几代流通人呼吁多年、奋
关键词:
流通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桂芳
30年来,价格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通过逐步放开价格,为市场的发育、发展,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促进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投资、流通、外贸等方面体制的改革,对与价格相关的工资制度、财政税收体制、外汇管理制度等的改革,乃至对于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垄断产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权制度、竞争优化以及规制体系构建等方面均具有积极进展,尤其是产权制度中政企分开和竞争优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其改革仍然面临不完全、不彻底的问题:产权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大的空间;拆分措施促进竞争仍有局限,有效竞争依然不足;独立规制机构尚未真正建立,规制体系仍待理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背景下,垄断产业仍需在产权结构调整、有效竞争完善与重建规制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垄断产业改革,同时垄断产业改革与发展应该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以同时推进高质量发展与提升企业的全球市场竞争力。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项改革的载体,垄断产业改革经验有助于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生辐射作用,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发端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改革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我国成功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为世界一些国家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将对中国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作一个初步的回顾和总结,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基本看法,并围绕农村改革八个需要着力推进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常青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号角。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发轫,改革在华夏大地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展开,转瞬已届40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纵观整个改革历程,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探路者、排头兵,农产品价格改革是价格改革的先手棋、突破口。新疆农产品价格改革,在国家总体设计和正确指引下,和兄弟省区市一样,经历了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过程。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抚今追昔,感慨良多。我们深切地感到:改革殊属不易,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还在路上,改革未有穷期,改革不能停步,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改革 资源配置 棉花价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万君 李艳军 史清华
本文回顾了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原因,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后,农村市场化改革具备了物质、制度、社会和认知条件。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经历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五个阶段。通过改革,中国农村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运行机制逐渐完善,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品牌格局初步显现,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是重视农民、依法实施,尊重市场、适时调控,找准症结、平稳推进;教训是不当干预、徘徊反复和局部照搬等。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是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以后农民和政府为解决农村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剩余问题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是使“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实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相关主体基于客观需要和利益诉求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博弈互动的过程,核心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中国农村市场尚存在市场发育缓慢、一体化程度低、政府越位缺位、市场运行不畅和交易费用高昂等问题,原因在于改革难度加大、制度障碍突出、公权缺乏监督、市场环境欠佳和小农户经营的约束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