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06)
2023(17027)
2022(14489)
2021(13614)
2020(11444)
2019(26299)
2018(25854)
2017(49441)
2016(26907)
2015(30379)
2014(30030)
2013(30034)
2012(27706)
2011(25461)
2010(25321)
2009(23350)
2008(22960)
2007(20074)
2006(17839)
2005(15542)
作者
(81491)
(68423)
(67635)
(64304)
(43110)
(32685)
(30542)
(26906)
(25892)
(24123)
(23303)
(23048)
(21688)
(21499)
(21073)
(20707)
(20495)
(20128)
(19551)
(19268)
(17225)
(16875)
(16432)
(15553)
(15271)
(15049)
(15035)
(15011)
(13920)
(13683)
学科
(111341)
经济(111217)
(75013)
管理(69728)
(52377)
企业(52377)
(49311)
方法(49132)
数学(42773)
数学方法(42350)
农业(32569)
中国(30310)
(28912)
贸易(28898)
(28121)
业经(26684)
(25056)
(24161)
地方(21213)
(20494)
环境(16893)
技术(16730)
(16548)
银行(16472)
理论(16163)
(15811)
(15716)
金融(15714)
(15651)
(15466)
机构
大学(394549)
学院(392619)
(162885)
经济(159857)
管理(150265)
研究(140587)
理学(131333)
理学院(129824)
管理学(127533)
管理学院(126866)
中国(103955)
科学(89467)
(87728)
(84053)
(72838)
农业(68575)
业大(68440)
(67708)
研究所(67246)
中心(62131)
(55774)
财经(55481)
北京(52715)
(51444)
(50904)
师范(50859)
(49626)
经济学(49004)
(44671)
经济学院(44409)
基金
项目(273362)
科学(213177)
基金(199115)
研究(194292)
(177383)
国家(175918)
科学基金(147891)
社会(123155)
社会科(116443)
社会科学(116411)
基金项目(105737)
(105316)
自然(97292)
自然科(95031)
自然科学(94998)
自然科学基金(93317)
(89685)
教育(87411)
资助(81618)
编号(77532)
成果(62555)
重点(61817)
(60849)
(59194)
(56530)
课题(53178)
创新(52901)
科研(52671)
国家社会(51241)
教育部(51036)
期刊
(176883)
经济(176883)
研究(112874)
(85903)
学报(72845)
中国(71726)
科学(64325)
农业(58639)
大学(54137)
学学(51512)
管理(50197)
(46759)
教育(37658)
(33804)
金融(33804)
业经(32647)
技术(29725)
(29117)
经济研究(28149)
财经(26240)
问题(25207)
(22676)
(22490)
(21340)
世界(20546)
业大(20374)
国际(20001)
科技(19991)
技术经济(18486)
图书(18100)
共检索到569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葛涛  李金叶  
借鉴Hummels&Klenow(胡梅尔斯和克莱诺,2005)的三元边际分解框架,采用2003年2015年国际贸易数据,考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进口中亚农产品三元边际的特征事实和影响因素。从总体特征来看,拓展边际是中国对中亚进口增长的主要方式,价格边际贡献次之,数量边际反而有所下降。从动态分布演进来看,中国从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的拓展边际有所提高,但国家间差距呈波浪上升状;价格边际从趋同到趋异,差异不断扩大;数量边际平稳与剧烈并存,变动趋势不一。从影响因素来看,特征变量对三元边际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新蜀  张晓倩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克热木   阿斯耶姆·尤力瓦斯   布娲鹣·阿布拉  
[目的]文章基于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剖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格局,侧重于农产品出口,从互联互通视角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贸易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指数计算法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尽管中国在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在逐渐提升,但其进出口贸易规模仍然相对较小;(2)在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规模和中亚国家经济总量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比之下,中国经济总量、中亚国家人口规模和共同边界则与农产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然而,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弱,其带动作用有限;(3)从互联互通视角来看,政府效能指数、铁路货物运输、货币自由度和文化距离均对农产品出口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然而,贸易自由度对贸易效率具有负向影响;(4)虽然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出逐年增强的态势。[结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巨大,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俭  布娲鹣·阿布拉  陈彤  
本文基于比较优势和技术构成两个方面运用统计描述、指数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均发生了变化。中亚五国农产品在中国市场比较优势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出口日益向低技术附加值农产品集中;中国农产品在中亚五国市场整体竞争力恶化,出口日益向中等技术附加值农产品集中,且整体技术水平呈现下降。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形成的这种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改进空间,短期来看这种状态仍将持续,长期来看将会发生大的改变,中国当积极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晓辉  刘亿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标分析中国与中亚5国2004—201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从整体来看,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产业内贸易增量全部来源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与各国农产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4大类农产品上看,中国与中亚5国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另外3类农产品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超静  
中国与中亚五国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近年来农业贸易合作程度日益提升,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农产品比较优势,以此为纽带强化双方经贸合作的同时发挥良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同时也必须深入分析和探讨双边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困境,如复杂程序影响顺利通关,基础设施建设亟须提升,贸易模式亟待优化。应持续完善双边的贸易规章与技术标准对接,完善贸易规章与技术标准对接,持续优化双边贸易模式亟待,从而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实现平稳尽快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东梅  游美  田東明  
本文使用1996-2011年进出口贸易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以及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贸易条件的汇率、FDI、关税、出口数量、经济增长等七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注重农产品质量、调整关税结构、加大农业扶持等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吴碧波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中国新疆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新疆具备与中亚5国国际合作交流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口岸优势及农业生产技术优势,与中亚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形成了强烈的互补,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产业对接、要素配置、强化配套服务等国际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齐晓辉  刘亿  
本文从贸易发展状况、贸易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和GHM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进行测算,并对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严重的贸易不平衡;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其它四个国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四类农产品中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此外,平均市场规模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对外直接投资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秀红  
生鲜农产品作为生活品质在饮食方面的重要体现,其消费需求也与过去有了很大改变。在过去生鲜农产品在农产品消费额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是2011来其比重不但在逐年增加,而且消费者更加重视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健康、营养等方面。本文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网络化发展健全、分销能力强、经营成本低、管理方式灵活等优点的角度分析了生鲜农产品市场在我国的主要产品流通渠道,并逐条阐述了进口生鲜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从居民消费需求、国内农业产业结构、食品安全事件、农业成本增长、人民币汇率政策、自贸区发展、非法渠道封闭、跨境电商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影响进口生鲜农产品贸易的因素,并对未来生鲜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为未来进口生鲜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海峰  胡铁华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法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 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本文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降税对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效果明显,技术壁垒、贸易救济、动植物疫病疫情和双边及多边关系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降税步骤及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将迎来一个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曾寅初  吴金炎  夏薇  
本文以世贸组织成立以来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的农产品争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即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国家农业有效政治力量的不同,对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丰华  
2014年,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592.3亿美元。然而,中国在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造成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加之经贸往来发展不平衡、波动性较大等问题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维护地区稳定的不利因素。基于此,深入分析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并探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模式的提升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