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8)
2023(4063)
2022(3403)
2021(3399)
2020(2830)
2019(6687)
2018(6390)
2017(12041)
2016(6372)
2015(7368)
2014(7003)
2013(7081)
2012(6777)
2011(6302)
2010(6001)
2009(5533)
2008(5264)
2007(4338)
2006(3857)
2005(3657)
作者
(17136)
(14496)
(14378)
(13906)
(9234)
(6868)
(6450)
(5768)
(5640)
(5150)
(4974)
(4859)
(4739)
(4699)
(4575)
(4491)
(4316)
(4229)
(4165)
(3823)
(3732)
(3466)
(3445)
(3368)
(3254)
(3217)
(3070)
(2940)
(2888)
(2873)
学科
(32117)
经济(32089)
方法(16022)
数学(14982)
数学方法(14908)
管理(14490)
(13369)
中国(12760)
(9331)
贸易(9326)
(9282)
企业(9282)
(9239)
(6887)
(6410)
(5657)
(5357)
关系(5356)
(5167)
银行(5164)
(5081)
(4929)
金融(4929)
环境(4610)
出口(4529)
出口贸易(4529)
(4529)
(4521)
(4504)
业经(4414)
机构
大学(94680)
学院(90762)
(51350)
经济(50882)
研究(38328)
管理(32887)
中国(30520)
理学(28433)
理学院(28108)
管理学(27809)
管理学院(27628)
(21023)
(20513)
科学(20068)
(19266)
经济学(18526)
研究所(17701)
财经(17523)
经济学院(16789)
(16351)
中心(16016)
(14036)
北京(13748)
财经大学(13304)
(13165)
科学院(12483)
研究中心(11349)
农业(11146)
业大(11137)
(10611)
基金
项目(61419)
科学(49531)
基金(48880)
研究(44069)
(43769)
国家(43532)
科学基金(36308)
社会(32053)
社会科(30697)
社会科学(30691)
基金项目(24565)
自然(21681)
自然科(21249)
自然科学(21241)
资助(21216)
自然科学基金(20919)
教育(19645)
(19018)
(17867)
中国(16753)
(16187)
国家社会(15546)
编号(14532)
重点(14375)
教育部(14171)
(13440)
人文(12774)
(12650)
重大(12353)
大学(12208)
期刊
(49061)
经济(49061)
研究(31850)
中国(17313)
(14461)
学报(13902)
科学(13715)
(12456)
管理(12374)
大学(10687)
学学(10063)
经济研究(9967)
财经(9372)
(9148)
农业(8943)
(8879)
金融(8879)
统计(8765)
国际(8432)
世界(8429)
(8253)
问题(7264)
(6462)
(6239)
决策(6101)
技术(6028)
教育(5498)
业经(5030)
技术经济(4808)
(4370)
共检索到13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旭青  李周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分析林业统计年鉴中人造板产量的统计偏差。结果表明,人造板总产量统计偏差率为47%。其中胶合板统计偏差率高达60%;山西等省的统计偏差率高于80%。统计口径范围不全、统计方法不完善和统计力量投入不足是造成人造板产量统计偏差的主要原因。利用趋势离差法对1996~2003年中国人造板历史产量数据进行了修订。最后,提出树立全行业全口径统计观念等完善林业统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张蕊  朱震锋  
基于2010—2019年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回归模型对人造板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影响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人造板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梯度差异,且形成比较稳定的空间格局;人造板产业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最显著;人造板产业竞争力受多重因素共同驱动,除研发经费数、研发人员数以及货物出口额对中国人造板产业竞争力具有负向驱动作用外,其他因素均具有正向驱动;林业系统制造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对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正向驱动最为显著。因此,为提升中国人造板产业竞争力,各区域需分工明确、互联互通,同时还要补齐联系需求与供给的中间生产环节存在的技术水平低、投资不足、人才短缺等短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国春  冯雪  田刚  
采用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的出口份额作为原始数据,用MCR指数、HHI指数、D指数、E指数对中国2004到2012年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比较集中、出口市场风险仍较大,但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总体上呈优化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小标  杨红强  
从全球均衡市场角度,使用GFPM模型对2010~2030年中国人造板演化趋势进行动态模拟,通过引入GFPM约束的GDP增速、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三个宏观经济外生变量,从产量、消费和进出口三个方面对中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研究表明:1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宏观环境将降低对传统GDP增长的追逐,人造板产业同样将出现增速放缓的走势;2就人造板产业结构来看,传统原材料和劳动力密集的胶合板比重将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相对较高的刨花板比重将得以提高;3中国人造板的传统比较优势可能会出现较大下滑,贸易顺差不断收紧,内需驱动将成为人造板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4人造板产业尤其是胶合板产业这种对资源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冉  宋维明  
文章运用拓展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1997~2011年中国人造板出口大幅增长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人造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并直接推动了中国人造板出口的增长;世界市场需求的增长对人造板出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起到较小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国人造板企业应通过拓宽出口渠道、优化市场结构、提升技术水平等措施,巩固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稳定增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新生  宋维明  王玮  
影响人造板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众多。以波特理论为基础,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为了尽可能全面反映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避免丢失重要信息,又为防止评价指标数量过多,采用极大不相关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和剔除,构建较为合理的人造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全球主要人造板生产和贸易国家进行比较分析。考虑到综合评价结果的非一致性,主要运用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等客观赋权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各国人造板国际竞争力,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为提升我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丹丹  
人造板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种类,近年来出口增速不断下滑,乃至当前遭遇滞困境状。究其原因,主要存在木材合法性、产品质量安全、"双反"贸易壁垒及世界其它生产国竞争等制约因素。需实施绿色采购政策,健全森林认证体系;修订国家标准,鼓励生态板发展;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快产业转移,提供产业高端的服务出口;开拓新兴市场,降低过度集中风险。以绿色发展理念,保障出口贸易的长远良性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爽  赵金龙  田明华  
中国人造板贸易在林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通过G-L指数和GHM法计算发现:我国刨花板产业和纤维板产业以产业内贸易形式为主,而胶合板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人造板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运用H-K和F-K模型测算发现:规模经济因素、产品水平差异对刨花板产业内贸易影响显著,人均资本量的相对差异、产品垂直差异对纤维板产业内贸易影响显著,资源禀赋差异、规模经济对胶合板产业内贸易影响显著。从经营规模化、产品差异化等方面入手,提升我国人造板产业内贸易水平,增强竞争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丹丹  
人造板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种类,近年来出口增速不断下滑,乃至当前遭遇滞困境状。究其原因,主要存在木材合法性、产品质量安全、"双反"贸易壁垒及世界其它生产国竞争等制约因素。需实施绿色采购政策,健全森林认证体系;修订国家标准,鼓励生态板发展;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国际话语权;加快产业转移,提供产业高端的服务出口;开拓新兴市场,降低过度集中风险。以绿色发展理念,保障出口贸易的长远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文溥,陈永杰  
本文对中国目前的实际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估算。在不同方法估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国际比较,认为中国目前的实际人口城市化水平仅仅略微偏低正常值10%左右。但是,中国的城市化产业内部结构与世界同类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偏差。实证分析证明,从城市化角度看,城市化产业结构严重偏差是由于近20年来,中国侧重发展小城市,小城市比重上升使服务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市场空间。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降低了城市效率,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珊珊  张寒  杨红强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碳足迹评估被广泛应用于量化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减排承诺背景下,林业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贡献。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造板生产和出口国,人造板行业的碳足迹和能源耗用问题,是评价林业产业环境影响的重要领域。本文依据ISO 14067标准,测度了中国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行业"从摇篮到大门"系统界限的碳足迹,通过对比国内外人造板行业的能源耗用,评估了中国人造板行业的节能潜力,结合量化改进方案的减排效果,提出了人造板行业减排和市场结构改善的建议措施。研究发现:①中国现有人造板行业的碳足迹结构中,纤维板最大(708.74 kg CO_2e),胶合板最小(312.08 kg CO_2e),刨花板居中(410.79 kg CO_2e)。其中原材料获取对碳足迹贡献最大,化工材料如脲醛树脂胶的生产和使用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②对标国际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中国人造板行业的能源耗用可减少13.27%~47.99%;③用木质燃料替代化石能源,对人造板行业的温室气体减排可实现11.53%~42.30%的提升空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永务  余建辉  
在运用RTA指数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依据一般化双钻石模型构建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并利用34个国家2000—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但中国人造板产业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森林资源数量、木质原材料进口、劳动力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技术创新、国内需求规模与质量、国际需求规模、交通运输业、人造板机械制造和外国投资限制是决定后危机时代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珍  郑义  刘燕娜  
采用显示性技术附加值原理,融入技术附加值测度中国人造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与传统进出口数据评价法的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人造板产业主要出口技术附加值低的产品,进口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考虑技术附加值后,中国人造板竞争力并不强;融入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更能反映新常态下中国人造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质的竞争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刘燕娜  余建辉  
以"波特—邓宁的钻石模型"为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结构、战略与同业竞争4个方面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人造板出口具有重要贡献,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人造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永务  余建辉  刘燕娜  
基于 UNcomtrade 数据库的人造板贸易数据,采用 G-L 指数法对 1992—2010 年期间中国人造板产业内的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及国际比较,并采用双对数多元回归模型从国家特征视角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人造板产业内贸易水平低,对外贸易方式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森林资源和人均收入水平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