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9)
2023(7180)
2022(5941)
2021(5844)
2020(4794)
2019(11092)
2018(10929)
2017(19617)
2016(10873)
2015(12888)
2014(12834)
2013(12475)
2012(11658)
2011(10885)
2010(10780)
2009(9908)
2008(9825)
2007(8714)
2006(7695)
2005(7018)
作者
(31833)
(26604)
(26535)
(25455)
(16993)
(12674)
(11915)
(10560)
(10403)
(9409)
(9310)
(8956)
(8750)
(8704)
(8674)
(8215)
(7921)
(7814)
(7602)
(7489)
(6901)
(6537)
(6466)
(6127)
(5995)
(5905)
(5874)
(5774)
(5553)
(5494)
学科
(44551)
经济(44500)
管理(27812)
(23726)
(19145)
企业(19145)
方法(18637)
中国(17290)
数学(16213)
数学方法(16094)
(11312)
贸易(11303)
(11189)
(11120)
(10813)
(9945)
(9768)
(8919)
业经(8875)
理论(8702)
(8387)
银行(8366)
(8184)
(7713)
金融(7706)
(7131)
(6874)
关系(6855)
地方(6835)
农业(6738)
机构
大学(157287)
学院(155896)
(69831)
经济(68613)
研究(62261)
管理(54871)
中国(48142)
理学(46303)
理学院(45726)
管理学(45041)
管理学院(44737)
科学(36333)
(35215)
(31926)
(30971)
研究所(29244)
(27156)
中心(26683)
财经(24413)
经济学(22793)
(22789)
北京(22782)
(22782)
(22513)
业大(21784)
农业(21475)
(20458)
经济学院(20447)
师范(20203)
科学院(18798)
基金
项目(103504)
科学(81093)
研究(77085)
基金(75062)
(67090)
国家(66589)
科学基金(55204)
社会(49183)
社会科(46654)
社会科学(46646)
基金项目(38271)
(38086)
教育(35991)
自然(33623)
(33361)
自然科(32905)
自然科学(32888)
自然科学基金(32342)
资助(31647)
编号(30216)
成果(26088)
重点(24169)
(24070)
课题(22696)
(22568)
中国(22554)
国家社会(21696)
(21459)
教育部(20570)
创新(20174)
期刊
(75982)
经济(75982)
研究(49991)
中国(38193)
学报(26756)
(24761)
科学(24305)
(23184)
管理(21824)
教育(21669)
大学(20146)
学学(18840)
农业(17161)
(14154)
金融(14154)
技术(14026)
经济研究(13701)
财经(12866)
(11380)
(11239)
(10548)
问题(10466)
业经(10384)
世界(10351)
国际(10296)
统计(7499)
(7445)
论坛(7445)
(7273)
职业(7186)
共检索到245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晓园  吉宏  舒晓村  
人才资源是指杰出的人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或科技实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这部分人的多寡和能力的发挥程度。加入WTO后,外国企业和外国人才中介机构大量进入我国,外资企业人才的本土化和本土人才流动自由化,使中国人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当前全国各地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正形成热点,但是至今缺乏一套用于定量评价人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本文从国际人才竞争的高度及江西具体情况出发,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经验,架构起中国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的建立,对各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及管理起着先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阳毅  李廉水  
文章对国内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五个方面即人才的界定与度量、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指标体系以及权重设置等总结了国内主要经典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对此进行了评价。文章的最后对将来本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阿平,郭海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姬便便  王忠贤  
正确评价保险公司竞争力,对于公司有目的地实施竞争战略,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竞争力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反映和影响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它由现实竞争力指标和潜在竞争力指标构成,其中现实竞争力指标由保险公司规模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赔付、费用指标,偿付能力指标和投资能力指标构成,潜在竞争力指标由保险公司服务质量指标、信息吸收能力指标、人力资本指标和开发创新能力指标构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进财  左小德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此,从企业内部与外部发展的关联性出发,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将科学性、效用性与可操作性、广泛性作为目标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就该目标体系的具体构成要素做了详细的描述,为进一步在实践中运用该评价指体系做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亦文  黄静寅  
金融竞争力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竞争实力,为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的健康、高效、有序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持。文章利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AHP)构建了综合评价金融竞争力要素指标体系,为我国提高金融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愿清  史军  
基于低碳竞争力内涵与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低碳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低碳生产竞争力、低碳科技竞争力、低碳生活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所组成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概念模型与量化分析中均具备明显意义,可以为低碳竞争力的评价提供较为可靠的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剑  李飞飞  
文章以产业集群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南通和绍兴市建筑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规模和效率是影响建筑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数量密度和企业家精神等也对建筑产业集群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南通和绍兴市建筑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不同,在不断扩大集群规模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途径发掘集群的潜在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华  杨全良  贺立龙  陈中伟  查建平  
文章将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述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以及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等主要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轶男  
在现代的市场竞争模式下,品牌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必要手段,因此,建立全面、有效的品牌竞争力测评体系对于企业开展品牌战略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述了前人对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兼顾市场、企业以及中间层面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各指标体系所代表的涵义,为品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艳  周洪宇  黄晶  
文章结合当今时代全球教育发展现状,运用CIPP模型和Delphi法系统设计了教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38个国家的教育竞争力指数并使用聚类分析法进行了等级划分。结果表明:38个国家的教育竞争力指数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由高到低呈现“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非洲”的走向,中国教育竞争力指数居中;此外,中国教育竞争力水平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仍有显著差距,亟待提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冬  
本文根据统计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理,针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钰  康灿华  
作为国际竞争力的一部分,传媒竞争力问题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传媒竞争力实证研究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传媒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远未健全,研究方法缺失;因此完全有必要构建能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竞争力综合评估体系。文章根据传媒业的双层属性及设计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设计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媒竞争力综合评估体系,并依据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权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蕾  吴小根  丁洁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评价城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潜力,构建特定区域的旅游地域系统,帮助城市更好地参与国内和国际旅游竞争的重要依据。文章从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环境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经济竞争力、设施竞争力、业绩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在内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测算了指标权重,并采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修正,以避免专家打分时因循环导致标度把握不准丢失信息,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